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侯門醫妃有點毒

第三卷 第419章 興旺

侯門醫妃有點毒 我吃元寶 11748 2025-02-24 13:56

  工地複工。

  流民們有了收入,又燃起買房的熱情。

  東家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将朱家給幹翻。得知消息的流民們像是被注入了強心針一樣,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買房熱情。

  靠着東家有肉吃,有房住。

  東家實力強,買東家的房子肯定沒事。

  這是對強者的信心和信任。

  售樓處從門可羅雀到人流如織,夥計們忙得腳不沾地。

  少府錢莊的賬房們坐鎮财務室,為流民們辦理房貸。

  這一回,不用擔心有人雇人冒名買房。

  被抓的那四五百人,就是前車之鑒。

  王建根辦完了手續,拿到了鑰匙,笑得見牙不見眼。

  王家人都等在門外。

  看見他出來,王連氏忙問道:“老大,鑰匙拿到了嗎?”

  “拿到了,鑰匙在這裡。”

  他像是呵護珍寶一樣,小心翼翼拿出三把黃銅鑰匙。

  兩把是房屋鑰匙,一把是院門鑰匙。

  王家人湊在他跟前,盯着鑰匙啧啧稱歎。

  “真好看啊!”

  “東家做的鑰匙都這麼好看。”

  “大哥,我能摸一下嗎?”

  “摸吧!”

  王二根伸出手,輕輕摸了一下。黃銅鑰匙,手感極好。他咧嘴一笑,眉梢眼角都是喜氣洋洋。

  王連氏也伸出手,小心翼翼摸了下,眼眶瞬間濕潤,“總算在京城安家了。改明兒給你爹上柱香,告訴他我們安家了。”

  王建根笑了起來,“剛才管事說了,過段時間,衙門會來做戶口登記。從今以後,我們就是正兒八經的京城人。”

  “我們真的可以做京城人嗎?”

  “房子都買了,難道還有假?三根好好讀書,以後考科舉,就直接在京城考。我聽人說,京城考科舉比别的地方容易。”

  三根懵懂無知,“科舉是什麼?”

  王建根有點心塞,“等你去讀書,你就知道了。”

  一家人昂首挺胸,喜笑顔開,前往新房。

  路上,與他們一樣的人很多。

  大家手裡都拿着剛領到的新房鑰匙,一改過去卑微的形象,個個精氣神十足。

  用鑰匙打開新房,刷了大白牆的房屋,比上次看起來上了幾個檔次。

  “還刷了大白牆?”王連氏不敢置信。

  上次來看房的時候,牆壁灰撲撲的,光線也不透亮。

  即便是灰撲撲的牆壁,那也是極好的房子。

  沒想到今日竟然有意外之喜。

  王建根咧嘴笑起來,“我早就聽人說,東家安排工匠在刷大白牆。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王建根沒技術,刷牆的活輪不到他。

  “聽說刷牆的工匠,一天有三十文的工錢。”

  “這麼多啊!老大,要不你也學着刷牆吧。”

  “有幾位師傅倒是願意收學徒。隻是做學徒隻管吃,沒有工錢,三年學徒三年幫工,我去做學徒家裡就沒了收入。不如讓二根去做學徒。”

  二根搖頭,搖得跟撥浪鼓似得,“我不做學徒。我要掙錢養家。”

  “你每天三個銅闆的工錢養什麼家。”王建根惱火,擡手在二根頭上捶了一拳頭。

  二根捂着頭,“大哥要還房貸,好歹等房貸還清了我再去做學徒。”

  王建根歎了一口氣,沒說别的。

  王四妞看着新房,眼睛亮晶晶,“娘,我可以和你睡一屋嗎?”

  王連氏點頭,“找幾塊木闆,把外面這間屋隔成兩間,我和四妞睡裡面。二根和三根睡外面。裡面那間屋,給你大哥做新房。”

  “在哪裡做飯呢?”王四妞問道。

  王建根忙說道:“有廚房。”

  每棟宅院都有一間公用廚房。

  廚房裡面,挨着牆根砌了四個土竈。他們這個宅院一共住了四家人,剛好一家一個土竈。

  十棟宅院共用一口水井。

  王建根買房的時候,沒搶到帶水井的院子,有些遺憾。

  王連氏摸着自家的土竈,心裡頭歡喜得不行。

  真好!

  她忍着淚意,“明兒去找木匠,給老大打張床,打個櫃子,兩張椅子。選個黃道吉日,把婚事辦了。”

  王建根咧嘴一笑,“再打張桌子,幾張條凳。”

  王連氏重重點頭。

  整個上午,王家人都逗留在新房,舍不得離去。

  咚咚咚!

  等到下午,招人的鑼鼓敲響,東家又開始招工。

  整個窩棚區熱鬧得跟什麼似的。

  這回東家要招煤廠工。

  絕大部分流民,都弄不清楚什麼是煤廠,還以為是下礦挖煤。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

  下礦挖煤,就怕有命掙錢沒命花。

  等到馬小六解釋了半天,流民們才弄清楚煤廠不是煤礦。是在工坊裡面幹活,就是煤渣塵土比較大。

  更要命的是,煤廠還沒建起來。

  這回招工,先建廠房,之後轉為煤廠工人。

  一聽能轉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幹,還能常年幹下去,流民們踴躍報名。

  ……

  傍晚,一日喧嚣結束。

  馬小六帶着夥計,行走在窩棚區。

  有了衛生隊,窩棚區的衛生情況得到了極大改善。不用擔心走在路上,一不小心踩到粑粑。

  他敲響王家窩棚的房門。說是房門,其實就是一塊木闆。

  房門打開,王建根見到來人,瞬間緊張起來,“馬,馬管事。”

  馬小六面帶笑容,“不用緊張,我過來是通知你們一聲,最遲三日後搬家。”

  “三天?我們家當還沒置辦。”王建根很慌,木工打家具,怎麼着也要十天半月吧。三天還不夠刨木料。

  馬小六說道:“市集上新開了一家家具店,中低高檔各色家具都有。全都是為了新房量身打造,而且價格低廉,比起請木匠打家具劃算多了。

  你們抽時間去置辦家當,三日後,凡是買了房的人都必須搬出窩棚區。這是規定。誰敢拖延搬遷時期,工作沒了可别怨人。”

  “為,為什麼啊?”王建根很懵。

  馬小六嘿了一聲,“你們不搬遷,二期工程往哪裡建。二期工程不開工,你們到哪裡幹活?”

  王建根恍然大悟,盯着腳下,“這裡要修房子?”

  “廢話!記住,最遲三日後搬遷。逾期不搬,咱家會親自帶人來強拆。”

  說完,馬小六帶着人前往下一家通知。

  王建根站在門口,懵了一會。回過神來後,忙說道:“娘,把我前幾天拿回來的一兩銀子拿出來,我們去家具店看看。”

  緊挨着糧油店分店,開了一家規模極大的成品家具店。

  家具都比較小巧,沒有繁複的雕花,沒有各種工藝賣弄。但是勝在做工紮實,款式新穎,結實耐用。

  很早之前,顧玖就考慮到房屋配套的問題。

  裝修就免了,大家都沒錢裝修。

  但是家具是必不可少的。

  新村坊市的房屋,面積都比較小,家具最好量身定做。

  于是乎,她吩咐鄧存禮,将木匠們集中起來,等于是成立了一個木匠工坊,專門做成品家具。

  單是新村坊市的需求,就能夠讓木匠工坊順利開起來。

  今天,是流民拿鑰匙的日子,也是成品家具開業的第一天。

  流民們進進出出,各種挑剔審視。

  夥計熱情招呼。

  “你的房子買在哪一巷,哪一棟,幾号房?我給配家具,你放心,每種戶型,我們都有尺寸。”

  “我們這裡的家具,都是按照新房尺寸打的。你家房子是在十四巷,七十二棟,一号,二号,三号,對吧。找到了,和你家房子配套地家具都在這裡。”

  “你打算花多少錢置辦家具?八錢銀子?行,我幫你配一配,這三張床,這兩張桌子,四張條凳……”

  王建根一家人站在家具店内,目瞪口呆,有點回不過神來。

  家具還能這樣賣?

  和他同樣疑問的還有李勝。

  他也接到了三天搬遷的通知,趁着太陽還挂在西邊,匆匆來到家具店。

  偌大的賣場,人擠人,仿佛是到了菜市場。

  這也太誇張了。

  隔壁糧油店分店掌櫃林掌櫃站在門口打望,啧啧稱歎。

  夫人也太厲害了吧。

  賣家具都賣出了菜市場的感覺。

  果然夫人經手的生意,就沒有不賺錢的。

  他出聲叫住路過的夥計,“今兒生意怎麼樣?”

  “忙得腳不沾地。我今兒剛賣了四單,全部明天送貨。”

  夥計嘴裡抱怨忙,面上卻掩不住的喜意。

  身為家具店的夥計,除了固定的工錢外,還有提成拿。賣得多,提成就多。

  當然,提成最多的人是做家具的木匠師傅。

  師傅們做的家具,每賣出一件,就有相應的提成。

  林掌櫃啧啧兩聲,“看你們這生意多火紅啊,這個月能拿不少錢吧。”

  “哪能呢。收入再多也比不上林掌櫃您啊。”

  林掌櫃嘿嘿一笑,“一般一般。”

  哎呦,來客人了。

  林掌櫃趕緊回店裡面招呼。

  現如今,林掌櫃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别管生意大小,全都笑臉相迎。

  他就想着,多賣一點,年底他也能拿上百兩的獎金。成為街坊鄰居都羨慕的對象。

  ……

  一大早,城門一開,京城的主婦們紛紛朝南城門外湧來。

  每個人提着菜籃,或是背着背簍,嘻嘻哈哈,臉上都是對生活的美好期盼。

  大姑娘小媳婦們聚在一起,讨論着哪家珠花漂亮,哪家首飾好看。

  在她們身後,還有一群趕着牛車,驢車的中小商人。

  他們的目的,同樣是南城門外集市。

  主婦們湧入肉菜店,搶購新鮮便宜的肉菜。

  糧油店林掌櫃給夥計們訓話,叮囑每個夥計做好準備,迎接第一波高峰。

  家具店的夥計懶洋洋的。要等到中午,或是傍晚,工地下工後才會迎來銷售高峰。

  這個新建的集市,除了這三家店,其他鋪面隻完成了主體工程,離投入使用還有一段時間。

  而且街面石闆也沒鋪好,到處都堆放着建材。

  流民建築工在各個小隊長的帶領下,已經開始一天的工作。

  他們挖着溝渠,鋪着石闆,通着下水。

  鋪面裡面,工匠正在刷大白牆,做格擋,裝門框。

  一群中小商人,在晨曦中,走進這個尚未完工的集市工地。

  “喂,幹什麼的?這裡是工地,閑雜人等不準進來。出去,出去。”

  管事黑着臉趕人。

  一個面相精明的商人問道:“請問這些商鋪賣嗎?我們想買這裡的商鋪,在這裡做生意,該找誰?”

  “買商鋪的?”

  “對!你們這裡的商鋪什麼時候能建好?”

  “快了,快了。想買商鋪去新村坊市那邊找售樓處,這裡是工地,恕不接待。”

  “新村坊市在哪裡?”

  “你花一個銅闆,随便找個小孩給你帶路,很快就能找到。趕緊出去。萬一出了意外,誰負責。”

  管事不客氣地将商人們全都趕出去。

  商人們退出工地,看着被搶瘋的肉菜店,偌大的家具賣場,紛紛點頭。

  “這裡人氣很旺,在這裡開鋪子,肯定有的賺。”

  “我聽人說,這家新開的家具店,第一天開業就賣了近千兩。”

  “看來這些流民手裡頭還是有幾個錢的。”

  “新房都住上了,能沒錢嗎?”

  “既然住上的新房,棉被得置辦吧,鍋碗瓢盆得置辦吧,過冬的棉衣棉鞋都得置辦吧。這麼大個集市,糧油店才一家,不合适吧。”

  “有錢了,就想送孩子讀書識字,筆墨紙硯還是要置辦的。”

  “人總有個三災兩難,開個錢莊,按照少府定的利率貸款,還是有市場的。”

  “南來北往地商家多了,沒個像樣的茶樓酒樓不合适。”

  “聽說二期工程馬上就要開工,修的房子專門賣給京城小民。等這裡住上十萬人,需求就大了。”

  “人吃五谷雜糧,總有頭痛腦熱的時候。開了藥鋪應該可以。”

  “醬菜鋪子也不錯,下飯。”

  中小商人們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所以他們相約一起,趁早過來買下鋪面。不能買,租一間也好。早點将生意開起來,早點搶占市場。

  他們花了一個銅闆請了個小孩帶路,兜兜轉轉,總算來到位于新村坊市的售樓處。

  這群見多識廣的中小商人,首先是被一排排整齊的青磚黑瓦給鎮住了。

  “這是流民住的房子?”

  “流民住這麼好的房子?”

  “糟蹋啊!”

  “好房子怎麼就賣給流民?”

  “這麼好的房子,京城多少人搶着要啊。”

  “聽說一間屋才六七兩銀子。”

  “天啦,天啦。根本就是暴殄天物。”

  “這麼好的房子,就算價格再貴兩倍,也有大把人買啊。”

  “哎,這幫流民真是運氣好,竟然碰上了诏夫人。”

  “剛才誰說二期工程會對外出售?”

  “我聽我舅子家的二姨子的嫂嫂的兄弟說的。”

  “等二期開盤的時候,說什麼也要買兩套宅院。”

  “離着流民這麼近,不擔心嗎?”

  “流民住的坊市都被院牆圈起來,對外出售的房子圍牆隻會修得更高。”

  “就算自己不住,買來出租,租給那些外鄉人也好。”

  “對對對,這麼好的房子不愁租不出去。”

  “喂?幹什麼的?”徐有福帶着一群夥計,警惕地盯着張嘴不說人話的中小商人們。

  短短一段時間,徐有福已經混上了十人隊的小管事。畢竟做過甯王的筆墨小厮,本事是有的。

  商人們看着徐有福的派頭,估摸着他是個小管事,客氣道:“我們是來買房子的。”

  “這裡的房子不對外出售,回去吧。”徐有福一聽是買房的,語氣客氣了些。

  “不不不,管事誤會了。我們打算買集市上的鋪面。”

  “哦……原來是買鋪面啊。跟我來吧。你們來的巧,我家夫人昨天才定下鋪面租售制度。你們早來幾天,都不會有人接待你們。”

  “是是是,沒想到我們運氣這麼好。诏夫人睿智。”

  “我家夫人當然睿智。就這裡,進去吧。找馬管事,他負責給你們解說鋪面租售制度。”

  “好的,好的。謝謝管事。”

  本書由潇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