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侯門醫妃有點毒

第四卷 第557章 吊打戶部

侯門醫妃有點毒 我吃元寶 7279 2025-02-24 13:56

  戶部尚書趙大人,帶着戶曹,後面還跟着幾個小吏擡着幾籮筐戶籍文書,急匆匆趕到興慶宮。

  陛下一張嘴,下面跑斷腿。

  光是開庫房拿文書,就花費了不少時間。

  戶口統計,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戶籍文書,早就丢在庫房不知哪個角落裡面。

  還是靠着稅曹幫忙,才把文書湊齊。

  大冬天,戶部尚書趙大人愣是走出了一身汗。

  到了興慶宮,一看,媽呀,诏夫人竟然也在,肯定沒好事。

  就算是好事,也是伴随着風險。

  先是見禮,接着說起正事。

  “陛下,京畿地區下轄各縣戶籍文書皆在此。”

  文德帝說道:“顧玖說,她知道京畿地區每個村的情況。你随便翻一本,考一考她。”

  戶部尚書趙大人瞪圓了眼睛,盯着顧玖,“诏夫人沒說大話?”

  “這等大事,豈敢說大話。大人盡管問,我盡力回答。”

  戶部尚書趙大人半信半疑,示意戶曹挑選一本最偏遠縣的戶籍文書。

  戶曹心領神會,從籮筐最下面挑選了一本,“道濟縣麻花村。”

  顧玖張口就來,“麻花村是個雜姓村,足有十個姓氏。其中姓白的人的最多,裡正就姓白,是上一代裡正的兒子,度過三年書,能寫會算。麻花村,共計八十二戶,人口四百七十八人。其中五十以上老人……”

  “不對,文書上登記麻花村共計六十四戶,人口不足四百。”戶曹出聲打斷顧玖的話。

  顧玖:呵呵!

  “敢問你這文書上登記的情況是哪一年的?”

  戶曹說道:“開耀十二年統計過一回,開耀二十五年又補充過一回。”

  顧玖含笑說道:“你那都是十幾年前的老皇曆。而我所說的數據,來自于去年的統計。據我所知,去年年底的時候,麻花村有四個孕婦,不出意外,今年麻花村又添了四口人丁。”

  戶曹張口結舌。

  文德帝眼睛發亮,心情突然變得很美。

  戶部尚書趙大人同樣心情很美,而且很激動。

  他直接撇開戶曹,随意地從籮筐裡挑選了一本戶籍文書。

  “道濟縣下溪村。”

  顧玖侃侃而談,“下溪村兩姓雜居,是個大村落,而且靠近水源,比較富庶。但是兩姓争鬥從未斷絕,以至于下溪村裡正都是一年一換,兩姓輪流……”

  “山頂村。”

  “山頂村顧名思義,位于大山深處。全村共計三十二戶,人口合計……”

  “平遙村。”

  “平遙村位于官道旁,全村共計……”

  戶部尚書趙大人一口氣提了十幾個村落。

  無論多偏,顧玖都是張口就來,沒有絲毫猶豫。

  她說她了解京畿地區每一個村落的情況,是真的,絕非說大話。

  戶部尚書趙大人激動得不能自已,“敢問诏夫人,你的數據,都是去年統計的?保證準确嗎?”

  顧玖說道:“部分村落是去年統計,部分是今年上半年統計的。”

  “能否将這份數據,借給戶部抄錄?”

  戶部最困難的工作,不是收稅,而是統計人口。

  這項工作真的好難好難。

  他萬萬沒想到,顧玖的夥計,花費幾年時間,竟然将京畿地區每個村落的情況都給摸透了。真是自愧不如啊。

  趙大人對顧玖生出了由衷的佩服。

  “诏夫人巾帼不讓須眉。”

  不,她比男人還要能幹。

  顧玖倒是爽快,“數據在商行那邊,明兒我讓人給戶部送去。”

  “多謝诏夫人。”趙大人十分感激。

  顧玖笑了笑,“大人客氣。”

  趙大人不由得感慨,顧大人那個死腦筋,竟然能生出這等聰慧的閨女,果然是蘇家的基因吧。

  聽聞蘇家已經有人出仕,要不要将蘇家那個小子弄到戶部當差。

  蘇政萬萬沒想到,好運從天而降。

  就因為沾了沾顧玖的光,他一下子就少奮鬥七八年。

  當然,以他的聰明才智,也不會辜負戶部尚書趙大人的提拔。

  關于蘇政,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大殿内,氣氛突然變得很興奮。

  就連文德帝也跟着興奮起來。

  他問道:“顧玖,你為何要派夥計調查京畿地區每個村落的情況?”

  顧玖老實回到,“一開始,是為了收購農産品。後來是為了推廣養殖業,再後來,是為了推銷工坊生産的小商品。”

  “哦!事情進展得如何?”

  顧玖說道:“收購農産品這一塊,進展很順利。四海商行名下的肉菜店,已經擴大了三倍。養殖業進展一般,養殖家禽牲畜需要耗費糧食,鄉農們舍不得。不過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有辦法解決。”

  “什麼辦法?”

  “陛下可聽說過紅薯?”

  文德帝皺眉,他還真沒聽說過。

  他朝戶部尚書趙大人看去。

  趙大人點點頭,“老臣倒是知道紅薯。聽說這物什産量極高,而且極易成活,耐餓,就是吃多了脹肚子。老臣還聽說,紅薯最初是就出現在诏夫人的田莊。”

  不等顧玖說話,文德帝率先問道:“果真産量極高,極易成活嗎?産量具體有多高?”

  文德帝表情很嚴肅,眼睛卻在發亮。

  顧玖說道:“兒媳請人花了幾年時間,培育出适合在北方種植的紅薯種子,目前的畝産量大概能達到八百斤一畝,旱地坡地都能種,這東西耐旱。兒媳還準備繼續篩選培育種子,争取畝産能突破千斤。”

  文德帝和戶部尚書趙大人皆出現震驚的表情。

  這年頭,稻谷小麥畝産普遍在兩三百斤,粟米産量更低。

  上三百斤四百斤,那都是肥田,伺候得極好的莊稼,還要保證這一年風調雨順,水源充足。

  但凡有個旱災,水災,或是收割的時候遇到雨水天氣,就得減産。

  别說畝産千斤,畝産八百斤,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聽到畝産八百斤,已經吓了一跳。

  萬萬沒想到,繼續篩選培育種子,還蒙突破畝産千斤。這能不讓人震驚嗎?

  更美好的是,紅薯這東西竟然不挑土地,而且還耐旱。

  耐旱好啊!

  這年頭,就是缺少耐旱的農作物。

  無論是稻谷還是小麥,都離不開水源。

  春耕時,為了争奪水源發生的械鬥,年年上演,數不勝數。

  文德帝激動得破音,“快,快弄點紅薯進宮。朕要親自嘗嘗紅薯的味道。”

  常恩不由得朝顧玖看去。

  顧玖很幹脆,“王府還有兩籮筐紅薯。這東西耐儲藏。”

  常恩喜出望外,趕緊派人去王府,将兩筐紅薯都搬來。

  文德帝興奮難耐,興奮到不顧形象,雙手在空中揮舞。

  真想大吼一聲。

  畝産千斤是什麼概念?

  也就意味着,遇到災荒,不用擔心災民餓肚子。

  脹肚子算得了什麼,能飽肚子才是最要緊的。

  興奮了一陣,文德帝終于冷靜下來,“紅薯果真能達到畝産千斤?”

  顧玖說道:“紅薯種子,因海貿進入大周。最初隻是在沿海個别地方種植,當地人也不怎麼重視。

  故此多年來,都沒被推廣。前幾年,兒媳派人南下置辦田莊,很巧的就發現了紅薯這種農作物。

  一聽說産量很高,耐旱還不占地,兒媳就動了心思。于是花重金請人培育種子。

  耗費了許多銀錢,好多年時間,終于培育出能在北方種植的紅薯種子。去年小試了一回,今年多種了幾畝地,稱了稱重量,最高畝産八百斤,最低也有六百斤。不過還沒達到南方那邊的産量。

  兒媳想着,多培育幾年,篩選出更好的種子,應該也能像南邊一樣,畝産輕松突破千斤。”

  戶部尚書趙大人激動地說道:“诏夫人此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萬千百姓,都會記得你的功勞。”

  顧玖難得羞澀一笑,“趙大人謬贊了,我原本隻是想推廣養殖業,種紅薯不占地,喂養家禽牲畜很合适。養點家禽牲畜,也能給鄉農們增加點收入。”

  趙大人連連點頭,“诏夫人一心為民,本官自愧不如。”

  說完,竟然對着顧玖一拜。

  顧玖哪敢受他的禮,趕緊避開。

  “哈哈哈……”

  文德帝大笑出聲,“什麼是祥瑞,這就是祥瑞。”

  趙大人趕緊拍馬屁,“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有畝産千斤的紅薯,這是盛世吉兆啊!”

  文德帝又是一陣大笑,看得出來,他真的很興奮。

  他對顧玖說道:“此等大事,你沒能第一時間上報,有錯。但是念在你培育推廣紅薯這一作物,此乃大功一件。”

  “兒媳謝父皇不罪之恩。”

  唉呀媽呀,伴君如伴虎,果不其然。

  文德帝說道:“接下來,培育篩選種子的重任,由戶部和少府接管。老大媳婦,此事你不用操心。你放心,該你的功勞朕不會貪墨。”

  “兒媳不敢貪功。”

  “有功不賞,此為不公。朕沒那麼吝啬。你且等着,隻要紅薯果真如你說得那般,能有畝産八百斤,朕定會重重賞你。”

  畝産千斤的農作物,比什麼商稅重要多了。

  民以食為天,吃飽了肚子才不會造反。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