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女有田:娘子,很彪悍

VIP卷 第四百九十七章 王家的誠意

  她回來的正是時候,王永富和媒人嬸子也是前腳剛到家。

  張婆子正拉着媒人嬸子問情況呢。

  媒人本就是個極為爽利的嬸子,一貫有啥說啥。

  正在跟張婆子說道:“我說永珠她娘,你們可真是有福氣,這眼光真好,那柳家,雖然是山裡的獵戶,可我看,是極為懂禮數的。人也實誠,那姑娘我也看了,大方,身子一看就是好生養的。”

  張婆子露出得意之色來:“那可不,我一眼就相中那姑娘了。”

  媒人這才笑着一一道來。

  他們到了中午才趕到沖子溝,還沒問路,就有認得王家馬車的孩子上來,看是陌生人,一問是王永平的大哥,找柳家的。

  都熱心極了,有人帶路,有的就提前跑回去報信去了。

  沒多久,王永平和柳家兩兄弟就迎了出來。

  一看馬車裡下來的是村裡有名的給人說媒的嬸子,王永平哪裡還不明白,隻會傻呵呵的笑了。

  還是王永富說明了來意,柳家兩兄弟忙将人請到家裡。

  柳父和柳母估摸着這些日子,王家要派媒人來,都沒進山,在家等着。

  聽到報信,才松了一口氣。

  等看到王永富又穩重又老實的樣子,柳父一聽介紹是大哥,那心就越發踏實了,這王家大哥一看就不是難相處的。

  說了幾句話,媒人就說明了來意。

  又用力的誇獎的柳小橋,表明了王家的心意,還恰如其分的将王永平誇贊了一回,将王家的情況也大略說了說,介紹了一番。

  算是讓柳家人心裡有個數。

  柳家人見王家人請來的這個媒人不像那些媒婆,拿了人家的錢,什麼話都敢說,把男方條件誇到天上去,一點缺點都沒有,半句話都不能信。

  反倒說得又中肯,話也好聽,王家條件是好,可兄弟姐妹多,不分家這些也沒隐瞞。

  倒是讓柳家人心裡越發踏實,王家這是真心來求娶的。

  柳母早就一百個一千個願意了,隻是還要拿拿架子,在媒人問父母意見的時候,還說要再想想。

  王永平在一旁一聽可就着急了,還想啥呀?

  急得恨不得沖出去問,幸好被王永富給拉住了。

  媒人見多識廣,知道這女家隻怕是千肯萬肯的,隻不過為了面子,也要這麼拿一下。

  不過她可是得了張婆子的許諾的,今日要是能讓柳家松口答應,交換庚帖,給她包個大紅包。

  這兩家一看就是孩子們都願意的,自己這個媒人不過是走個過場。

  當下也不着急,反倒跟柳母說些養孩子的事情,從自家說起,慢慢的再勸柳母,既然兩家都互相滿意,誠心做親,又何必拿架子呢?

  兩家距離這麼遠,上來一趟不容易,王家是真心聘柳家的姑娘,都在家列聘禮單子了。

  還将聘禮上拿得出手的禮品說了幾樣,最後還特特的說,張婆子喜歡柳家的姑娘,自己掏錢給柳家姑娘定了一對銀手镯。

  王家都表現出這麼大的誠意了,柳家何不也大方些?将來閨女畢竟是要嫁到王家過日子的,給婆家一個

  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00推薦閱讀:

  好印象,豈不是更好?

  這麼一勸一說,柳母的心就松動了幾分。

  尤其是聽說,張婆子還給自家閨女打了一對銀手镯,那更是再沒話說了。

  柳父一聽王家這麼真心實意,立刻拍闆,當場就收下了禮,算是答應了這門婚事,交換了庚帖。

  兩家又約好了下聘的日子,算是皆大歡喜順順利利的。

  柳家也高興,做了一桌子野味,請王永富和媒人吃了飯,臨了還送給媒人一隻山雞,才送下山。

  說完,媒人從懷裡掏出用紅紙包着的兩人的生辰八字,遞給了張婆子。

  這生辰八字隻需要在放在王家祠堂供奉幾日,如果這幾日家裡事事順利,沒什麼問題,那就是八字極合,再無不順,極好的因緣了。

  張婆子見媒人将事情辦得利落漂亮,也不小氣,掏出足足一兩銀子的謝媒紅包塞給了媒人。

  以後送聘禮的時候,接親的時候都需要媒人出面,媒人高興,這婚事也能順順利利的,張婆子從來不在這樣的地方省錢,如今手頭寬松,更是大方。

  媒人告辭,回去的路上就沒忍住打開紅包一看,足足一兩的碎銀子,那真是喜出望外,對王家老四的婚事後面需要她出面的時候,那是格外的爽快賣力不提。

  王永珠見事情辦得順利,張婆子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半天不用自己操心,也放下心來。

  第二天一大早,就駕着馬車,往鎮上趕。

  到了快到鎮上,瞅着前後無人,王永珠才将黃松菇從儲物箱裡取出來,放在準備好的空竹簍裡,扯了幾片樹葉子給蓋上,才趕着馬車繼續前進。

  到關一飛那裡的時候,宋重錦已經到了,正在和他說着什麼,見到馬車,忙迎上來。

  關一飛見馬車停穩了,也眼巴巴的看着,就等着黃松菇呢。

  王永珠從車廂裡,提溜出竹簍,進了院子,才将上面的樹葉給拿掉,露出一排排品相上佳,新鮮得好像剛采出來的黃松菇來。

  關一飛一見到黃松菇,眼睛都直了,小心的捧起一個到手裡,生怕力氣大一點,給捏傷了。

  仔仔細細查看一番,心中極為滿意,這正是上品的黃松菇了,大小适中,新鮮飽滿。

  一個個小心的取出來,稱了一下,就這麼小小的一竹簍,居然有一斤七兩。

  王永珠心裡有了數,剩下的那一批,想來也跟這個差不多,合起來超過三斤有餘了。

  稱完數量,關一飛小心點将黃松菇又原樣放回竹簍裡,鋪墊上松針和雜草。

  然後才拿出一張簽子上,在上面添了兩筆,然後遞給了王永珠。

  王永珠接過來一看,這簽子上寫明了哪年哪月哪日在何地收了王永珠送來的黃松菇一斤七兩,品相上佳,立此為據。

  “這是?”王永珠有些不太明白。

  “王家姑娘,這黃松菇品相佳,實乃上品。如今京城中黃松菇的價格猛漲,今日不知明日價,東家來信說過,隻要姑娘出手黃松菇,就寫這樣的字據給姑娘,至于價格,東家會在下雪前後親自到這裡,和姑娘結算。”關一飛解釋。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