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知夏完全不知道自己封官,對榮國女性地位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這會兒,她随着官員們一起入了金銮殿,站在了屬于自己的位置。
沒過一會兒,太監便領了皇帝的旨意,傳唱“宣新科進士入殿!
”
楊志安他們這些新科進士在外面早就排好了隊,魚貫而入,前邊到合适位置後,跪下行禮,司禮太監在一邊喊口令,若不然這麼多人,不整齊便不好看了。
“學生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平身!
”
楊志安餘光可以瞥見他旁邊的大人們,瞧見站在官員隊裡的顧知夏,夫妻兩個相視而笑。
其實,這麼多天以來,楊志安也想明白了,其實自家娘子能得皇帝看中也是一件好事。
女子為官又怎樣,大不了自己以後多努力一點,争取不在自家娘子之下,這樣夫妻二人一同在朝為官,不隻不會讓人覺得沒有男人尊嚴,反而有可能會被傳為佳話。
“召新科貢士開封府陳臨榮!
”
第一個果然是恩科第一名,恩科會元陳臨榮,開封人士,書香世家,今年二十九。
皇帝例行問了幾個問題,能夠考上會元的,學問自然是過硬的,皇帝聽了點點頭,遂封其為狀元,讓陳臨榮入翰林院當值。
接着便是恩科第二名,“召新科貢士山東府沈林!
”
像陳臨榮一樣,皇帝同樣問了沈林幾個問題,沈林回答得中規中規中矩,但這沈林背後靠着世家,皇帝為了平衡世家勢力,便也封了個榜眼,同樣入翰林院當值。
楊志安正以為第三個會是第三名,冷不丁就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新科進士曲縣楊志安出列!
”
楊志安差點沒反應過來,趕緊出列,腦海裡還在想怎麼就叫到他了。
他連忙走出列,走到大殿正下方,下跪,“學生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平身。
”
站在這兒,楊志安站起來,就聽到皇帝的聲音了,低沉渾厚,皇帝如今大概有四十多歲了,他想。
楊志安雖站着,但眼神還是不敢直視皇帝,“謝皇上。
”
同樣的,皇帝也問了和前面兩個一樣的問題,題目是,“一人兩人,有心無心,善惡,懲獎,貧富,陰陽,”
前面狀元和榜眼所選主題為善惡和陰陽,楊志安便選了懲獎。
答道:“一人兩人,有心無心,獎罰,以小見大……”
這個答案比起前面兩個人來,角度倒是新穎,不止是皇帝覺得不錯,就是連方才在殿外說過顧知夏牝雞司晨的内閣大學士和幾個難搞的老學究都覺得不錯,大力誇贊。
皇帝倒是很意外,這幫老學究倒是很少誇人的,他看着下面的楊志安,道“擡起頭來給朕看看。
”
楊志安微微擡頭,眼睛還是往下的,不敢直視,但是擡頭的時候還是會瞟到一眼。
“按你這相貌,倒是探花之相。
”皇帝笑着說道。
聞言,楊志安心理砰砰直跳,什麼意思,難道是要點他做探花郎,他該怎麼回答
楊志安道:“謝皇上贊賞,學生惶恐。
”
皇帝卻搖搖頭,“愛卿生得如此俊美,當得探花之名……”
皇帝話還沒說完呢,就聽得站在顧知夏身邊的刑部侍郎輕咳了一聲。
皇帝見狀道:“刑部侍郎可是嗓子不舒服?
要不要朕給你找太醫看看?
”
刑部侍郎:“……”有一個看不懂眼色的皇帝實在是太難了。
“回陛下,微臣無礙。
”
說着,刑部侍郎眨了眨眼睛,像皇帝示意。
皇帝這才注意到,刑部侍郎身邊就站着顧知夏。
對上顧知夏的眼睛,皇帝心裡咯噔一下,當日被顧知夏指着腦門罵的經曆浮上心頭,頓時心中哆嗦了一下。
皇帝忍不住反思自己,他方才好像沒說錯什麼話啊。
怎的,封她夫君為探花還不好?
莫非她是覺得這探花身份太低了?
這下,皇帝陛下可犯難了,這狀元怎麼說也得是恩科第一名,否則難以服人心啊。
這榜眼,楊志安倒是當得,可是他需要這個榜眼的名頭來平衡朝堂。
禦前總管到底也是伺候皇帝十幾年的了,他見皇帝這樣子,知道皇帝是在為難什麼。
他忍不住貼在皇帝耳邊提醒,“皇上,這探花郎可是要代表新科進士們前去簪花的。
”
“哦。
”皇帝恍然大悟,原來這顧知夏是吃醋了啊。
這探花郎當屬新科進士中最俊美的,最受姑娘小姐們喜愛,往往榜下捉婿最愛捉的就是探花郎。
皇帝自覺察覺到問題所在,便也不再提封楊志安為探花郎的事了。
滿心想着都是“完了,朕又要挨罵了”的皇帝轉移了話題,與楊志安道道:“朕雖不知你容貌,卻是記得你”
皇帝此話一出,不光楊志安愣住了,下邊的大臣們也都低着頭面面相觑,在其中的顧知夏更是被周圍給了好幾個眼神。
楊志安道:“學生驽鈍,也不知道何德何能竟能讓皇上記住學生。
”
皇帝聞言,大笑起來,“哈哈,何德何能,隻憑你娶了一個好妻子就行了。
”
楊志安沒想到,皇帝記得自己竟然是因為自家娘子,頓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他都羞紅了臉,結結巴巴地道:“得妻如此,的确是學生之幸。
”
皇帝笑道:“顧言官聰慧伶俐,心懷天下黎民百姓,敢于直谏,有她,的确是你之幸,朕之幸,榮國百姓之幸。
”
底下大臣見皇帝如此,立即就有人恭維,“聖上慧眼識珠,不拘一格善用人才,實乃榮國之幸。
”
接着大臣們都十分有眼色的山呼,“皇上英明!
”
顧知夏本是昏昏欲睡,皇帝和楊志安在朝堂上談論她,她也沒聽見,反而是被大臣們的這一嗓子驚得回神。
看看上面的皇帝,又看看站在殿中央的楊志安發現沒什麼事,便大個哈欠,眼睛又忍不住眯了起來。
楊志安雖然面對着皇帝,但是一直在悄悄的關注着自家媳婦的狀态。
見狀,他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但是皇帝還在上頭坐着,他也不能當衆過去看看顧知夏到底怎麼了。
那邊,皇帝被群臣恭維得龍心大悅,問楊志安道:“你今年二十歲了?
”
問題又回到他這兒,楊志安忙将眼神從顧知夏身上移開,回答道:“回皇上,學生今年的确二十了。
”
“可有行及冠禮?
”皇帝又問。
“還未曾,因着學生生日正是殿試當天,因此還不曾行過及冠禮。
”
皇帝點點頭,“這倒是巧了,既然還未曾行過及冠禮,那也未取字,如此朕便賜你一個字。
”
聞言,楊志安再次下跪,道“能得皇上賜字,是學生的榮幸。
”
這可是天大的榮幸,楊志安能感受到在場無數人的豔羨和猜疑,連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不知道自家娘子到底對皇帝說了什麼,他也絕對想不到顧知夏隻不過是罵了皇帝,絲毫未曾提起他。
但是,現在這個局面很顯然對他有好處,皇上記住了他,似乎對他還挺滿意的。
楊志安便自發的将功勞歸結于自家娘子身上了。
皇帝想了想,道:“朕便為你賜字子平,你父母為你取名志安,朕也希望你平平安安的。
”
好管住你家那個牙尖嘴利的媳婦兒,莫要叫她來罵朕。
當然,這話皇帝不會傻到說出來的,楊志安自然也不會知道皇帝是這樣想的,此刻,他滿心激動的謝恩,“多謝皇上賜字。
”
皇帝點點頭,又問了他幾個無關緊要的問題,便讓他退下了。
楊志安依言退下,他整個背後都是汗濕的。
剛才他真是太緊張了,他竟然和皇帝說了這麼久的話,比剛才的第一名第二名說的都多,還被賜了字。
楊志安都還有一種不真實,恍惚地回到自己的位置,往自家媳婦那裡看了一眼,發現她居然又昏昏欲睡,幾乎想是要昏倒一樣。
他的心瞬間就提了起來,本能地覺得不對勁兒。
自家娘子莫非是生病了?
這樣想着,楊志安頓時就心不在焉的,連方才被皇帝賜字的喜悅都沒有了。
上頭皇帝繼續道:“楊志安,為二甲第一,賜進士出身,下放為安縣縣令。
”
這可是本屆進士中唯一下放的實權官員,連狀元和榜眼都比不上,相當的榮耀。
“恭喜啊,志安兄,哦不,子平兄!
”
楊志安旁邊的進士直接開口恭賀,還改了口,因為按規矩有了字之後,便不能再稱其名,這是非常不禮貌的。
楊志安旁邊的那位進士十分慶幸自己改口改得快,不然就該平白得罪人了。
同一屆考過試的,都是同年,是很重要的人脈關系,他可不想惹得楊志安不快。
畢竟,照這般看來,楊志安是指定有大出息的。
他可不想得罪他。
實際上,這位新科進士想得有點多,即便他改改不改口都沒有多大關系,因為楊志安根本就沒在聽他說話。
他的全部心神現在都在自家娘子身上,連皇帝喊他兩聲,他都沒聽見。
皇帝有些無語,果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夫妻兩個都一樣,也太不待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