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知夏之前便覺得這個小少爺脾氣十分不好,但若當真是動了他,隻怕宋老将軍定然不會是善罷甘休,更别說是告老還鄉了。
故而她不僅放了他,還為他平了那些對他怨言頗深的公子哥。
但,有些東西果真是别人幫不得的,該他承擔的還是隻能他自己承擔。
顧知夏對楊志安使了眼色,兩人便心領神會,兩人便行動了。
顧知夏負責吸引這宋小少爺的注意力,楊志安負責帶頭從牆後翻過,一擊即中,但不能讓他死了。
他雖然有罪,但還罪不至死。
楊志安自然知曉顧知夏的想法,她是堅決不會殺人的。
但就在此時,一陣熟悉的聲音傳來。
“孫兒!
你這是做什麼!
”
衆人看過去,見是宋老将軍,楊志安也便停下了動作,靜觀其變。
“你是不是忘了,我曾教過你什麼!
”他大聲質問着,蒼老的面容上浮現出了心痛。
他心痛自己的孫子,竟然是走上了這麼一條路!
“爺爺!
我已經是沒有别的退路了!
我的爹娘都死在了戰場上,從小我便是和你相依為命,誰也不懂我,我現在也什麼都沒有了,那些人現在都敢來欺負我了!
接下來我是該怎麼辦!
”說完,他忍不住是哭起來。
宋老将軍肯定是不想是再讓宋小少爺做什麼傻事了,他哄着他,道,“你隻要放了這個孩子,爺爺會保護你一輩子,不會再讓任何人欺負你!
”
宋老将軍很少會對他孫子這般溫情表達,故而他孫子也是閃過了一瞬間的動容。
但當他的眼神轉向了顧知夏後,眼神卻又一冷,“不可能!
我現在已經是沒有回頭路了!
你們都别過來!
”
說時遲那時快,顧知夏隻覺得眼前有什麼東西一閃,随即便見宋小少爺的胸口處已經是紮着一隻匕首。
宋老将軍發出匕首的手緩緩放下,眼神裡面閃過心痛。
宋小少爺不敢置信,瞪大一雙眸子,團子正要是從他的手中掉落下來,楊志安及時上前一步将孩子給接住了。
他快步又将孩子給抱到了顧知夏面前,顧知夏忙是抱住了團子,不想是松開。
隻見宋老将軍一步一步上前,将宋小少爺胸口處的匕首給抽了出來,又忙是給他上了藥,小心翼翼的将他抱了起來。
“是爺爺沒有把你教好,以為寵着你,給你權勢和保護,就是對你最好的!
”宋老将軍歎息一聲。
他抱着宋小少爺,一步一步離開了這裡。
顧知夏見狀,心中也是不由心生同情。
這就是一個教育的悲哀例子,自己更加堅定了以後要好好教育團子,不要讓她最終走上歧途。
甯願平平淡淡過完這一生罷了。
皇上知道了團子被找回來後,又知曉了是宋老将軍的孫子所為,本還想是秉公辦理,但想到兇手已經是受傷了,便也不再是追究責任了。
但為了補償顧知夏,他便破例封了小團子為百戶縣主,且這隻是一個名頭,更為關鍵的是,他給小團子配置了一個暗衛隊,要知道,這怎麼說也是要宮裡世子級别才能配置上的。
如今,團子一個小嬰兒便已然是有了,她這已然是赢在了起跑線上。
想着為了團子的安全考慮,顧知夏還是接受了。
楊張氏這下是再也不敢大意了,同時,顧知夏将整個府中的侍衛又加了一層,這才是放心。
素質教育也開始推行了,相應年齡的,到對應的年級入學,一時之間,大榮國掀起了入校狂潮。
且讀書也是免費的,為衆多窮苦人家少了許多經濟負擔。
顧知夏這個做法受到了一些文人大家的批評,雖然他們沒有走上朝堂,但通過文章宣傳,卻也有作勢的效果。
他們認為,讀書應該是貴族子弟才能接受的,而貧苦子弟便隻能是通過勞力還創造價值。
一人這般說後,許多文人大家也表達了看法,認為的确如此,教育隻能是上流社會的子弟給接受的。
畢竟,從奴隸社會以來,下層民衆的确沒有接受權利的權利和資格。
但顧知夏卻不苟同,她可是接受過現代主義思想,什麼窮人就不能讀書,通通一邊去。
她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治國之道》,從教育方面闡述了全民教育對治國理政方面的好處,并在全國各地銷售,且在書的末尾注明,“若有不足之處,恭候指正。
”
這一本書一時之間火遍全國,同時引起了更多貧民子弟的贊同,還有一些教育家的欽佩。
從未想到,一個女子的思想竟能如此先進,且說的有理有據!
那些不認字的,要麼拜托會認字的幫忙念一下,要麼就專門跑到說書先生那裡去聽,一旦這本書說書先生開講,便引發了萬人空巷。
全都聚集到了說書先生那裡去!
衆人連連贊同書中的内容。
讀書,永遠不能隻是富人的事。
鄰國的皇帝非常贊同顧知夏所說,還特意是到了大榮國來,準備是照搬這個政策回去。
别人再怎麼抹黑都沒有用,是好東西,自然是會有人欣賞并且用的。
而顧知夏也沒有是獨享,獨享不如衆享,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其他國家紛紛也實行了這個政策,唯獨那麼幾個,當真是害怕民衆受了教育,不好掌控,便怎麼也都不實行。
這種皇帝,對于百姓,并非是對看待自己的子民一般愛惜,更多的,是當成一種金錢的剝削。
而這些國家裡的子民,看到了其他國家都在實行這個政策,而他們皇上的自私清晰可見,便紛紛出逃,沒過多久竟跑了十中一二。
這對他們的國力損失也是夠大的。
且大榮國來者不拒,還免費為逃過來的民衆發放身份牌與編制戶口,還為他們提供了安置房先安頓下來,并且讓他們的子女也就近入學。
這般下來,大榮國大口大增。
衆國對于大榮國也隻能是望其項背了,尤其是這幾年,大榮國的變化之大,實在讓人不敢相信。
在商業上,大榮國如今是屈指一數,在教育上也是獨樹一幟。
那些原本還批評顧知夏的文壇大家,最終也臨陣倒戈,認為顧知夏所言再是正确不過了。
見着他們轉變的如此之快,不禁引得顧知夏一陣好笑,這就是所謂的文壇大家,不過如此。
她想到,現在是該改進一下生産力的時候了。
這日,楊志安剛是收工回府,便見着顧知夏是在搗鼓什麼,且還有鋒利的刀片,他上前道,“娘子,你這小心一點。
”
“你看,這是我發明的稻谷機,怎麼樣?
”顧知夏特意是讓開一步,展示給楊志安看。
楊志安微颦眉,道,“我不明白,稻谷機?
”
顧知夏點頭而道,“沒錯,就是稻谷機,你看,這裡是不是很多刀片,等這裡一轉動起來,就會帶動軸鍊,讓這些刀片轉動起來,然後将收割到的稻谷全部落入它下面的空間之中,大概是可以收半畝田稻谷的空間左右。
”
楊志安驚訝不已,沒想到,顧知夏還有這種發明才能。
就在此時,顧知夏讓制造局做的自行車也已經是運回來了。
顧知夏隻是畫了一張圖紙,将軸鍊的關系交代清楚與外形,沒想到,這麼快便做了出來。
當顧知夏騎上了自行車在院子裡跑了一圈時,楊志安不敢置信。
竟然是沒用這麼方便輕巧的代步工具!
“娘子,這叫什麼東西?
”楊志安已經是躍躍欲試了。
“這叫自行車,且也不需要花什麼來維持它的前進動力,可以一直使用。
”顧知夏這般說完後,楊志安再是忍不住要傾佩顧知夏了。
“我試試!
”楊志安剛是坐上去,聽着顧知夏的叮囑,且旁邊有兩個下人給他扶着,他越發覺得新奇不已。
不敢相信,這東西竟然是真的可以自己行動!
“娘子,這東西恐又能是下個爆品吧!
”楊志安跟着顧知夏,都學了不少的現代詞彙。
“你現在眼裡面隻有錢,都沒有我了。
”顧知夏故作不悅道。
楊志安練着自行車,笑得像個憨憨。
“娘子,你學這個自行車學了多久?
”
顧知夏想了一下,“一天吧,我平衡能力還好。
”
楊志安聽了後,也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标,“好,明天這個時候,為夫一定要将這個自行車學會!
”
顧知夏微挑眉,裡面滿滿的帶着不可思議。
但也不好是打擊他,隻得是道,“行,我相信你!
”
有了顧知夏的信任後,楊志安更有信心了,而接下來的結果便很容易預料到了,楊志安摔的胳膊和腿都是青塊,顧知夏給他擦拭藥酒,不禁是輕笑道,“急功近利自是不好的,你知道這個道理還來。
”
楊志安略帶不服氣,卻又轉瞬無辜,“為夫隻是想跟上娘子的步伐而已。
”
顧知夏坐下,故作無奈道,“有時候,不得不是要信這個東西。
”說完,顧知夏指着腦袋,楊志安一臉好奇,“什麼?
”
“智商啊!
楊志安,聽不出來嗎,我這是在說你笨呢!
”顧知夏解釋完了過後,楊志安很是生氣,伸手便去撓顧知夏的癢癢,兩人好一陣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