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渣男逃婚,她轉身嫁給了太子

第272章 人性如此

  可錢管事,還是高估了李富的為人。

  更沒有想到,小荷到死都沒有說出,其實她不是下人的事情。

  李富一直以為小荷是下人,為了娶她,他自己也變成了下人。

  心裡有怨,硬是把小荷蹉磨至死。

  本該恩愛的兩人,最後是如此收場。

  感情裡的兩大忌,試探和欺騙,可真是磨人。

  國公夫人領他們到了院子裡後,從屋裡那些提前讓人送回府的物件中,取出一個小箱子。

  把箱子放入錢管事的手中,很是沉重難受地道:“我對不起你們夫妻倆,沒給小荷選個好歸宿,也沒有照顧好她。”

  錢管事夫妻兩人看着手中的箱子,眼眶一下子紅了。

  對國公夫人搖了搖頭,“夫人,事情我都聽說了,此事不怪夫人。小荷…也算是為當日的犟,付出了代價。”

  錢管事雖然心裡也是無比的難受,卻是個講理的人。

  “當初,你跟我們夫妻說過,那李富不是個可靠的。知道自己要上戰場,若是不想去,分明可以直白地說出來,國公府自然會給他安排去别處,可他卻想用婚事來擺脫此事。”錢管事想起當日之事,滿心的後悔和苦澀。

  “分明是不想擔責,又想要好名聲。不是個可靠的,不可托付終身,我們夫妻雖然相信夫人的話,卻沒有犟過小荷,讓他們成了家。”

  “更沒有想到那李富是這麼個不是人的東西。”錢管事一瞬間像是老了許多。

  “老錢,你們倆節哀……想想榮哥兒,開春後,他可是要考功名的。不要讓小荷的事情,太過影響到他才是。”國公夫人難受地抹了下濕潤的眼眶。

  盡責地提醒他們不要影響到另一個孩子。

  “我們知道,謝謝夫人。”錢管事兩人淚如珠下。

  打開箱子後,看到裡面隻有一個小小的黑色小壇,和一個鏽迹斑斑的荷包,淚更是再也止不住。

  夫妻兩人抱頭哭了一場後,看向那黑色的小壇子。

  “夫人,這…小荷的骨灰,怎麼就隻有這麼點?”錢管事擡起渾濁的雙眼,眼中有些迷茫。

  “小荷她,讓李富那狗東西,在冬日裡趕到山裡去,我們趕到時,那屍身補野獸啃得隻剩下一小半…冬日裡,尋不到好地葬下,我便做主讓人燒了,把骨灰帶回,也算是落葉歸根,回到自小生活的地兒……”國公夫人說到這裡,再也無法往下說。

  心裡極不是滋味,小荷也算是自小在自己眼前長成。

  卻被李富那樣的狗東西,那樣糟蹋害得屍骨無存,心裡也是又怨又難受。

  “謝謝夫人。”錢管事雙眼通紅,哽咽地道。

  若是這事發生在往前幾年,他還年輕力壯之時。

  定是二話不說,提刀就上門把那狗東西砍成幾段。

  如今不行啰,老了,提不動刀了。

  錢管事抱着箱子,從院子裡離去……

  李富一事後,鐘晚意沒有問結果,隻知道安國公府原先在外查賬的幾個管事,都被處理了,想來手腳都不夠幹淨。

  雖然李富不問,但是鐘晚意還是從京裡的熱議中知道了結果。

  李富居然不是主管放利子錢一事,他那新娶的妻子黃婧才是個中提供門道之人。

  幸好國公夫人沒有成全她休夫離去。

  隻是在大理寺的人,想從她口中問出,門道從何而來時,那黃婧卻是直接撞死在了大理寺内,線索至此斷了。

  國公夫人管家不力,被下人貪了萬餘兩銀子,近來閉門謝客的事情,不知為何傳遍了整個京城,卻也讓國公府避開了京中的募捐,此事,還需要從前兩日,大雪停了之後說起。

  今年的天氣,尤其怪異,大雪停了之後,便是大雨,許多地方,直接淹了。

  管水利的官員,更是連夜便去處理此事。

  一連郡城管水利的官員,因為治水不力,直接被降了罪。

  那些水災的災民,因聽說京中有人施粥,施衣,一時間便都湧進了京城。

  鐘晚意還能聽到院子裡的小丫頭議論,分明尚未到春節,可如今,一走到街上,擠得很,都是那些難民。

  那些由京中貴夫人設下的施粥棚,這幾日施粥的數量是越發的少了。

  許多難民都領不到粥,隻能餓倒在大街上,乞讨求得幾分活下去的機會。

  鐘晚意聞言坐在案桌後,對賬的動作頓了頓。

  從李富那裡搜得的那一筆銀子,她一直在想着,如何才是用在刀尖上。

  卻一直沒有頭緒,短短幾日,沒想到京中居然亂成了這般模樣。

  因為安國公府被下人貪了大筆銀子一事,在京中鬧得沸沸揚揚,京中所有的募捐都識趣地避開了國公府。

  國公府倒是清閑不少。

  最重要的是,那些放利子錢的人,像是一早收到了風聲,在京中消失無蹤,大理寺也無從查起。

  不如出去看看吧!鐘晚意看了眼外面難得的晴天。

  “阿曼,随我出去走走。”鐘晚意放下手中的賬本,這賬總歸一日是看不完的。

  “是,小姐。”阿曼看了眼那磊成小山的賬本,小姐出去透透氣也好。

  京裡外面如今亂成一團,多帶兩個侍衛便是了。

  往日在皇城衛的管理下有序的街道,如今出攤的人并不多,多是賣些絹花之類的小攤子,也極少有人停留光顧。

  當真是如院子的小丫鬟所說的那般,街上人擠人,大都是難民。

  鐘晚意出來時,倒是正好遇到京中施粥棚施粥的時間。

  “甯遠候府的棚子開始施粥了,大家快些去,晚了可就沒有了。”随着一聲高聲的叫喚,街上的人,非常有默契地往一個方向趕去。

  鐘晚意有些好奇地跟了過去,隻見甯遠候府開的茶樓,聞音樓前搭起了一個小棚子。

  甯遠候府的侍衛,擡出一桶還冒着熱氣的稀粥,丫鬟和婆子正拿着勺子在給難民們分稀粥和雜糧餅。

  “今兒甯遠候家還有饅頭,是極良心了。”

  雖然是雜糧餅,幹得難以下咽,隻有配着稀粥才能勉強咽下。

  可是它能飽腹,對于遇災離開家鄉的他們來說,能飽腹一頓,已然是不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