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使絆子
古瑄笑著火上澆油:“別說不買,就是買慢了……”
就是買慢了,都會惹到君心猜疑。
為什麽猶猶豫豫拖到現在才買?
向君主表個忠心,還需要思前想後嗎?
是不是要先在君上和監國之間做一番取舍啊?
當即有人定了定神,都對古瑄道:“家中有事,我先回去,諸位慢聊。
”
他們前腳剛走,就有官員反應過來:“啊喲,那廝必定去買精舍了!
”
“狡猾!
”當即又有兩人告辭而去。
餘下的人也沒了談話的乾勁,都是心事重重。
古瑄笑而不語。
他知道,多數官員都不想選邊站。
爻王和青陽監國之間爭的是大權,無論最後誰贏,跟他們有什麽關系?
他們不是還打這份工麽?
爻王此舉,卻要逼著他們做出選擇。
非黑即白,沒有中間選項。
討好爻王的代價,是得罪青陽監國,很可能給以後埋下隱患;但現在不向爻王表態,恐怕就會被劃入對方陣營。
被自己的國君記恨,那還能有什麽好下場?
難啊,對於有心騎牆的官員來說,這題實在太難了。
看清這裡面的玄虛之後,今夜也不知道有多少權貴失眠。
……
造辦處給賀靈川新出的難題,是施工隊伍的資質。
仰善在閃金平原中西部經營得遍地開花,但在天水城還立足未穩,沒有自己的施工隊伍,隻能現招現用。
蓋十幾棟精舍嘛,高低也就是兩三層,既不是高樓大廈、也不是浮屠寶塔,能有多難?
民間蓋房,隻要請幾個木匠、泥瓦匠就行了,有的甚至是自己蓋,都用不著別人。
官邸精舍的工藝也隻是複雜一些。
然而不行。
造辦處告訴仰善商會,在王族領地動土非同小可,不是隨便拉個草台班子就能上馬開工的。
那支隊伍至少要有三次以上修造王府官邸的資歷,人均十年以上建造豪屋的經驗。
這是規定。
有理有據。
賀靈川拿到這個要求,聳了聳肩,去找宇文胥了。
宇文家搶買了幽湖別苑的紙上精舍,就是搶先遞交了投名狀,表明自己是堅定的保王黨。
賀靈川有什麽困難,他得想辦法幫著解決。
哪怕是宇文家原本辦不到的事,現在也可以了。
所以宇文胥聽了賀靈川的要求就連連點頭:“可以,不難!
正在給我家做修繕的隊伍,還給另外五六家豪門改過門面、做過花園、改過廂房,甚至給遊榮之遊大人擴建了半個府邸。
他們的資歷完全合格,全員都是技藝精湛的老師傅,你帶過去吧。
”
賀靈川謝過。
當天下午,這支隊伍就從宇文家趕了過來,約莫十來人,比賀靈川預計的少。
人少更好哇。
班頭姓管,不到四十,但已經有二十多年的建築經驗。
他是天水城郊人,少年時就帶著村人進城討活兒乾,因為手藝精湛,漸漸打響了名氣。
不過他現在很少親自動手了,主要是接活兒、督工、置辦材料、協調現場。
賀靈川和他聊了幾刻鍾,就知道宇文胥為什麽推薦這個人給他了。
管班頭在道上混得開,人緣好,明裡暗裡的規矩、上上下下該怎麽打點,各種路數都摸得門兒清。
他也是這支隊伍的靈魂人物,少了他,就像銅林記少了屠元紅,根本就玩不轉。
賀靈川空手套白狼,接了那麽個大活兒,尤其還要在王族的領地上動土,的確很需要管班頭這樣一位幫手。
管班頭看完圖紙和審批、聽完賀靈川的要求,搓著下巴道:“也就是先蓋門樓先修路,房子暫時不能造?
”
“對。
”賀靈川笑道,“牢記要精工細造。
慢工才能出細活兒。
”
“慢”字咬重音。
管班頭立刻啊了一聲,若有所悟。
“這個門樓——”也就是別苑的正大門,“高度要有六丈六?
”
“不錯。
要豪華氣派,盡顯官家風流。
”到時候這裡群官薈萃,住戶都是有身份有格調的人物,幽湖別苑的大門當然要越氣派越好,越精美越好。
“不能再高了,否則比神廟的塔樓還高,是要冒犯神明招忌諱的。
”
“管班頭果然熟悉本地風土,我請你來,真是請對了。
”賀靈川順手送他一記高帽,才接著道,“所以你給我把大門底下的地面墊高,墊成一座小山丘。
”
門樓高度加不上去,他就加地面高度。
沒人規定地面不能擡高,對吧?
“……”管班頭囧然,“墊高地面,再建好門樓,那高度就會超過對面的幽湖小築了。
”
“有什麽問題?
”說明這邊的“地位”比對面高,很好嘛,爻王聽了包準高興。
“呃……”這位賀島主膽子很渾厚啊,難不成真是一條過江龍?
是的,賀靈川的過往,他也聽說了。
“確實有個問題。
”管班頭嚴肅道,“雕琢門樓要用青方石,石料塊頭越大才越氣派。
可麻煩的是,眼下我們搞不到大石。
”
賀靈川奇道:“為什麽?
”
“天水城的青方石市場不大,來路本來就單一,基本是北邊的白崗縣、西邊的赫鄉出產,切割之後再運到城裡。
”管班頭解釋,“修官邸修豪宅本來也不著急,一修十幾年多的是,所以一貫以來的流程都是我們這裡評估石料用量,那兩個鄉縣接到訂單再去開采加工。
石頭嘛,粗笨厚重,先采出來也沒地方放。
”
“所以說,沒有現成的青方石?
”
“我來之前就打聽過了,符合您要求的規格,現在沒有。
其實李家兩個月前訂下一批石材,規格都是七尺見方,但李家的官員隨後就被監國檢舉,鋃鐺入獄,還抄了不少家產,也就沒法子再修他們的別院。
”他撓了撓頭,“這批石材拿來蓋門樓很合適。
但我去問,三天前被人買走了。
奇怪的是,我問不到買家的消息,也不知道這批石材究竟運到哪裡去了。
鄉裡隻說,對方自己出車隊拉走。
”
作為資深業內人士,他打聽不到消息本身就有點古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