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無法解釋的親近。
興元帝眼神熱切,好一會兒才恢復了平穩:“免禮。
”
辛柚站了起來。
“辛木,好名字。
皇後她——”興元帝一張嘴,突然又不知道如何說了。
難道說皇後是他娘,他是他爹。
這孩子肯定知道他背著皇後生了一堆孩子的事了。
興元帝罕有感到了尷尬。
“陛下問我養母嗎?
”辛柚問。
“養母?
”興元帝臉色一變,立刻去看賀清宵。
賀清宵微微低頭,等著帝王問詢。
興元帝卻收回目光,目不轉睛看著近在眼前的少年:“你說皇後是你養母?
”
“是。
草民的母親是養母身邊侍女,生下草民後就難產去了,養母憐惜草民,便收養了草民。
”
興元帝根本不信:“賀鎮撫使前去宛陽調查,見過你的人都說你是山谷主人之子。
”
辛柚解釋道:“草民小時候並不知道養母是皇後,一直喊養母為娘親,想來是令外邊的人誤會了。
”
“不可能!
”
興元帝完全無法接受,迎上少年平靜的眉眼,突然反應過來:這孩子分明是心中有怨,不想認他。
欣欣離宮時已有孕三月餘,總之他和欣欣的孩子一定還活著!
“草民不敢欺瞞陛下。
”辛柚跪了下去。
不承認是皇後之子,並不是出於任性與怨恨,而是權衡之下的選擇。
對百官勳貴來說,皇帝可以寵信一個人,器重一個人,哪怕把一個升鬥小民捧成位高權重的權貴都能接受,畢竟哪個朝廷沒有個把寵臣佞臣呢。
可嫡皇子就不一樣了,這是關乎江山傳承的大事,隨便冒出一個人就說是皇後之子?
皇後和她帶走的那些人都死光了,隻剩這麽一個少年,就算外面的山民說這少年是皇後之子,僅憑山野村民之言就認定了嫡皇子,這不是荒唐嗎?
甚至會有人在心中猜疑,就算這少年是皇後之子,卻是皇後在民間生下的,如何保證一定是皇上的孩子?
辛柚以辛公子現身的目的是為了對抗害死母親的未知勢力,而不是卷入無休無止的身世疑雲中,那樣無疑會平白樹立更多敵人。
她隻承認是皇後的養子,是松齡先生。
百官勳貴在心中猜測她可能是皇後親子,反而不敢輕易得罪。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眼前這個人還是認定她就是他們的兒子。
辛柚跪在冰涼的金磚上,緊緊抿著唇,任誰見了都覺得這是個在賭氣的倔強少年。
興元帝自從知道他和皇後有個兒子存在就無比期盼,任誰都不願意接受無比期盼的事落空,因而當見到辛柚這個樣子,理智和情感都讓他第一時間有了判斷:這孩子在說假話,不願意認他。
興元帝張嘴想質疑辛柚的否認,話到嘴邊,心頭一動。
緩一緩認回這孩子,或許更好。
他太了解那些臣子了,突然宣稱這孩子是嫡皇子,定會上躥下跳各種質疑,說不定還要搬出滴血認親來。
欣欣早就說過,滴血認親根本不準!
興元帝雖是一位比較強勢的帝王,可混淆皇室血脈是動搖王朝根本的事,足以讓一些臣子死諫,何況還要考慮太後那邊。
先把這孩子放在身邊,給文武百官乃至母後一個習慣的過程,再尋時機定下他的身份。
有了決定,興元帝溫聲道:“不要動不動就跪,起來說話。
”
辛柚站了起來。
“寫出《畫皮》與《西遊》的松齡先生是你嗎?
”
“《畫皮》與《西遊》是草民聽養母講的故事,養母說寫出這些故事的是松齡先生,草民隻是把松齡先生的故事複述出來。
”
辛柚的回答,既在興元帝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如今松齡先生聲名遠播,才華為無數人敬仰追捧,小小年紀能忍住這般巨大的名聲誘惑確實出人意料。
而興元帝又覺情理之中,是因為他把《西遊》、《畫皮》看過多遍,從那字裡行間,人心把握,波瀾壯闊,實難相信是一個十多歲的孩子能寫出來的。
在他看來,能寫出這樣作品的人至少要人到中年,甚至晚年。
興元帝看向辛柚的眼神越發溫和了。
不貪名,不慕利,不愧是他與皇後的孩子。
就連立在興元帝身後裝隱形人的孫岩都不由多看辛柚幾眼,神色有些變化。
“長樂侯。
”
“臣在。
”
“你先退下,朕要問問辛木關於皇後的事。
”
“臣告退。
”賀清宵拱手,後退著出去時看了辛柚一眼。
他隻能看到她的背影,如一株青松,迎風雪而立。
殿內沒了外人,興元帝吩咐孫岩:“給辛木賜座。
”
孫岩立刻搬來錦凳,放在辛柚身旁:“辛公子請坐。
”
辛柚沒有坐:“草民不敢。
”
“朕讓你坐,你就坐。
”這話說完,興元帝自覺有些生硬,輕咳一聲放軟語氣,“你是皇後的養子,那便是朕的養子了,不要與朕見外。
”
孫岩默默聽著,心頭一震。
皇上比他想象中還要看重這個孩子。
他不由悄悄看辛柚一眼,實在看不出與興元帝相似的地方。
或許與皇後長得像?
孫岩多年前進京謀生,不料大病一場用盡盤纏,絕境之下主動淨身做了宦官。
而那時辛皇後已經離宮出走了,是以並未見過這位大名鼎鼎的皇後娘娘。
“謝陛下賜座。
”辛柚這才坐下。
“朕想聽你講講皇後的事。
”
“陛下想了解哪方面?
”
“你們一直住在那山谷麽?
這些年以何為生,去過哪些地方……”
興元帝的問題很多很多,仿佛要把他憋在心裡十幾年的問題一口氣問出來。
“從草民有記憶起,就在山谷了……”辛柚一一給出回答。
興元帝認真聽著,既是想了解皇後在外這些年的生活,又是通過這些問題來進一步確認眼前少年的身份。
一問一答過去許久,興元帝有了決定:“你有滿腹故事,可讓朕在政務繁忙之餘得以放松,便入翰林院為待詔,隨時聽候詔令。
”
待詔為從九品,文辭、醫術、書畫、佔蔔、僧道等技藝突出者可任此職,值日於翰林院,以備皇帝傳喚。
直白點說就是地位低微,但皇帝想見就見的一個官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