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指認
此言一出,四下幾乎是立即沸騰了起來。
文武百官暗暗將此言在同僚間傳開,面上的驚詫之色遮掩不住。
雲妃這是反口了!
且聲稱是受了旁人‘挑唆’——是挑唆,而不是威脅,故而愈發值得人留意深思。
但饒是如此,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幾乎都是長春宮。
到底長春宮與太子之間的利益衝突,從來都不是秘密。
莫非是雲妃眼見事情出現了轉機,寧可舍下自身,也要護住太子,並將矛頭轉向長春宮嗎?
眾人心思各異地想著,皆在等著下文。
可雲妃接下來之言,卻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你的意思是,你受了旁人挑唆,做偽證汙蔑太子?
”昭豐帝亦是聽得意外之極。
他暫時還摸不透雲妃的意思與話中真假。
但若是真的,他真想撬開對方的腦袋好好瞧瞧,那裡頭裝得到底都是什麽東西。
“……”
聽昭豐帝用詞犀利尖銳,雲妃身形顫抖著猶豫了片刻。
做偽證汙蔑太子……
不,不是那樣的。
她的初衷是為了救既安。
“皇上在問你話,耳聾了不成?
”太後目光掃向雲妃,滿含著威壓之感。
雲妃將頭垂下,紅著眼睛道:“是……是臣妾做了偽證,汙蔑了太子清白。
”
昭豐帝沉默了一瞬,道:“說說原因吧。
”
他想聽。
想知道這背後究竟藏著怎樣曲折驚人的心路歷程。
“彼時東宮被汙蔑,臣妾見不得太子的面,心下擔憂之極,終日惶惶不安。
”雲妃說話間,目光緩緩落在祝又樘身上:“臣妾自知無能,想不出法子來為太子洗脫冤名,又因每日打探到的皆是令人恐慌的消息——遭人挑唆幾句,便想著……這太子之位不要也罷,寧可替太子認下這罪名,隻要能息事寧人,免於紛爭,保住太子一條性命,便知足了。
”
說到最後,已是淚如雨下。
她說這些,不知既安能夠體諒嗎?
可她等了許久,耳邊的議論聲一陣蓋過一陣,都未能從那少年人臉上看到一絲神情變動。
似乎並無怨恨怪責之意。
卻也不見半分體諒寬慰之色。
隻有深不見底的平靜……
這讓雲妃心底莫名痛極,幾乎無法呼吸。
“簡直荒唐之極。
”
昭豐帝斥責道:“儲君乃一國根本,你身為儲君生母,既明知太子是被冤枉的,不設法替其證明清白且罷,竟還做出如此愚昧之舉!
”
太子究竟是倒了什麽黴?
有他這麽個不能走心的父皇,已是十分不幸了,竟還攤上了這麽自私愚昧的母妃。
身為母親,就不能多疼疼自己的孩子嗎?
口口聲聲說是為了保住太子,依他看,分明是先前在開元寺被行刺之事還歷歷在目,生怕自己在這場紛爭之中,被牽連丟了性命才對吧?
昭豐帝歎了口氣,拿餘光悄悄看了一眼身邊的少年。
突然心裡就有些不是滋味。
“是臣妾愚昧無知,鑄下大錯……”
雲妃將頭叩在地上,已近要泣不成聲。
昭豐帝看向她,半點憐憫之情都生不出來:“你聲稱自己是受人挑唆,卻還未曾言明,究竟是受了何人挑唆——”
“是玉粹宮……瑜妃。
”
雲妃聲音顫顫地道。
事到如今,她甚至還無法相信這個事實。
“孫氏?
!
”昭豐帝大吃一驚。
竟不是長春宮嗎?
可震驚之後,卻覺得這個答案更多了一份可信。
若雲妃指向長春宮,他反而會覺得雲妃是在撒謊——到底近來他也在暗查長春宮,很清楚長春宮與雲妃幾乎不曾產生過任何交集。
反而是玉粹宮……
甚少踏出鹹福宮宮門的雲妃,去的最多的地方便是廢後那裡了。
“竟有此等事……”
大臣間低聲議論聲,眼神各異。
雲妃說是受了瑜妃挑唆……
可瑜妃為何要這麽做?
太子念著她的舊情,若太子順利登基,應當是對她有利無害才對。
但轉念一想,人的心思本就是難以揣摩的,尤其是女子之流——嫉妒眼熱,或暗中生出了嫌隙,要人性命都是有可能的。
再往深處挖,已涉及宮闈秘事,他們也無意過多探究。
然而,個人動機他們可以不細問,但證據總是要有的!
總不能雲妃說什麽便是什麽——空口無憑,難以令人信服。
“你說瑜妃挑唆你,有何憑據嗎?
”昭豐帝居高臨下地審視著雲妃。
他冷眼看著雲妃這腦子,別是瑜妃隨口寬慰了幾句話,她自己想多了,到頭來再怪到瑜妃頭上去——
昭豐帝對雲妃的腦回路深深地表示了質疑。
“起先臣妾也不曾多想,隻是臣妾此前前往養心殿脫簪請罪時,身邊的大宮女當場撞階自盡,著實蹊蹺……臣妾那時便疑心,她存有異心,有意斷絕臣妾與太子後路。
”
昭豐帝示意她接著往下說。
畢竟這隻是疑心,疑心做不得證據。
“直到兩日前,臣妾險些喪命於另一名貼身宮女碧雲手下……她在臣妾的茶水中投下劇毒,幸被宮人及時察覺製住,臣妾才僥幸保住一條性命。
”
四下聞得此言多是色變。
宮女投毒欲害雲妃性命?
!
“而後,那宮人招認,她與先前在禦前自戕的宮女,皆是受了瑜妃指使,先是誘導臣妾替太子認下罪名,再欲趁此時機除去臣妾……”
“……”
雲妃又詳細地說明了一番前後經過,言辭間不曾提及太子半字。
這是太後事先的交待。
“這名宮女如今身在何處?
”昭豐帝緩過神來,開口問道。
“尚在臣妾宮中,由宮人看守著。
”
昭豐帝轉頭看向身側。
“前去鹹福宮,將人交由司禮監細審,不可有任何閃失——”
太監應下,立即退了下去。
昭豐帝轉回身,看向身後分列兩側的百官。
“諸位愛卿且都回去吧。
”
他手頭上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可沒心思再應付這群人。
文武百官皆不敢多言,齊聲應下來。
曲洵等人亦不例外。
今日的變故太多,眼下最該做的就是先回去等消息,待明確局勢之後,再作打算。
而百官剛應下,尚未來得及恭送昭豐帝離去時,忽聽得一道聲音由遠及近地傳來。
“皇上,泰安州傳回急報!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