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都市娛樂 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

《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1703.第1674章 番外4 康王裴謙(下)

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 青衫取醉 12013 2024-02-19 17:43

  第1674章 番外4 康王裴謙(下)

  朝會。

  這是當今陛下禦駕親征之前,最後的一次朝會。

  也正是因為如此,此次朝會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議題。

  “嶽相,說說金人的情況。
”裴謙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

  嶽飛此時已經是樞密使,是朝中僅次於李綱的宰執,這位年僅二十五歲的少年,隻用了一篇上疏,便提前完成了許多武人“出將入相”的終極目標。

  而這在宋朝,還從未有過先例。

  若是其他沒有才能的人,僅僅一年時間恐怕難以服眾,別說是軍中的那些各有性格的將領難以擺平,而光是朝廷中這些文武百官的掣肘,也夠喝一壺的了。

  但嶽飛卻在短短一年之內,讓所有統兵的將領乃至兵卒,全都佩服得五體投地,而朝中以李綱為代表的文臣,也對他全力支持。

  這一方面是因為嶽飛在練兵治軍方面確實有著絕佳的才華,而另一方面則在於,他也並非後世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以為的是個沒有情商、隻會打仗的將領。

  所以,此時雖然也還有許多人因為嶽飛的年輕而對他有些不服,但總的來說,他卻已經實實在在地拿到了他想要的權力,並用一年時間,紮紮實實地練出了一支新軍。

  而現在,正是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嶽飛上前說道:“回稟官家,此次金人以完顏宗弼為帥,舉大軍十萬兵分四路,大舉南下,意在對京師形成包圍之勢。
其中,完顏宗弼親帥精銳騎兵兩萬,再有十日,就要到汴京城下。

  完顏宗弼,乃是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子,女真名兀術,故而後世也稱金兀術。

  他是金國主戰派的代表,參與了滅遼之戰和靖康之變,後來在戰場上被嶽飛在郾城、朱仙鎮打得抱頭鼠竄,精銳鐵浮屠盡沒,但卻靠著趙構與秦檜這兩個奸賊害死嶽飛,迫使南宋稱臣,以功勞進封太傅,獨掌軍政大權,最後竟得以壽終正寢。

  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完顏宗弼都將是宋朝的頭號敵人。

  聽到嶽飛的奏報,朝中群臣都不由得驚駭莫名,甚至顧不得朝堂禮儀,有些騷動。

  舉兵十萬!

  這已經與當初靖康之變的規模相仿,可以說是金人能夠動員的最大規模。

  很多大臣的眼中都流露出震驚而疑惑的神色,因為這次的情報,本來探聽得是“搜山檢海”,也就是說,這是針對皇帝趙構的一次斬首行動。

  為何又搞出了這麽大的陣仗?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中,所謂的搜山檢海是在兩年之後,而且隻動用了五千輕騎兵,連金人引以為豪的鐵浮屠,都沒用上。

  可即便是這五千騎,也讓整個揚州守軍不戰自潰,趙構被嚇得逃亡海上,由此被嚇得失去了生育能力。

  但裴謙的出現,讓這段歷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原本的趙構偏安揚州之後,朝廷中忙於內鬥,甚至在收到金人“搜山檢海”的情報之後,很多大臣都還不信,直到金兵抵達了揚州,趙構才倉皇出逃。

  從登基之後的三年時間,可以說是什麽都沒做成。

  而揚州距離金人的地盤畢竟太遠了,所以完顏宗弼才搞出了這樣的奇襲行動。

  換言之,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當時的南宋朝廷疏於防備,守軍一觸即潰;二是目標地點離金人的勢力範圍太遠。

  而此時裴謙的處境,卻全然不同了。

  這一年之中,嶽飛大力整合宋軍,整軍備戰,北方淪陷區的義軍也紛紛響應。
這麽大的動靜,自然也早已經引起了金人的警惕,讓這場大戰提前到來。

  另一方面,金人這次要打的是汴梁,距離金人的勢力範圍更近,而且金人也知道汴梁城池堅固,僅僅靠著五千騎兵不可能抓到趙構。

  所以,乾脆舉國來侵,想要再製造一次靖康之變。

  眼見金人來勢洶洶,許多朝中的大臣,也開始有些打退堂鼓了。

  “官家,依臣之見,此次金兵來勢洶洶,禦駕親征一事……還是務求慎重。
官家隻要坐鎮京師,讓嶽相統兵去禦敵,也就足以激勵三軍了。

  “臣附議!

  “臣也認為,官家乃萬金之軀,不可身臨險境!

  大臣們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畢竟這個官家雖然有時候時常說出一些驚世駭俗之語,還不講道理地提拔了一個小小的武翼郎直接做了樞相,但總的來說,這位官家至少比徽欽二帝,要靠譜多了。

  更何況,這位官家已經是此時唯一法統繼承者,若是他再出了意外,還能扶誰上位?

  風險太大了!

  經過靖康之變以後,哪怕是主戰派的大臣們,此時也有些變成了驚弓之鳥,不太可能支持皇帝去做禦駕親征這種說起來很提士氣、但實際上卻風險遠大於收益的冒險之舉。

  裴謙臉色一沉:“朕不是在跟你們商量!

  此言一出,群臣又默然無語了。

  這一年之中,他們被裴謙反覆PUA,已經逐漸摸透了這位新皇的脾氣。
但摸透了,卻更加的無可奈何。

  因為,這位新皇的脾氣就是想一出是一出,隻要讓他不滿意了,他真敢在大殿上腳踹群臣,甚至說出要掘了太祖太宗祖墳這種話。

  裴謙對這些人的反應很滿意,又看向嶽飛:“嶽相,如何去打的細節,還是你自行決定。

  “但有一點,朕必須說明。

  “此戰,必須在城外,正面跟金人決一死戰!
決不可據城而守,將周邊州縣全都扔給金人!
明白嗎?

  聽到皇帝竟然這麽說,大臣們又驚了。

  “陛下萬萬不可!

  “金人來勢洶洶,依托京師堅城方可一戰,豈可貿然野戰,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陛下!
靖康時西軍的慘痛教訓,不可不察!

  在靖康時,西軍前來勤王。
當時那已經是整個宋朝戰鬥力最強的軍隊。
種師道本想等勤王軍到齊之後發動總攻,一戰將金人趕走,但卻在宋欽宗的不斷催促之下,姚平仲倉促率軍襲營,被打得大敗,然後一直跑到了青城山,到八十多歲才出來。

  而後,西軍又嘗試著救援太原,但也因為種種非軍事上的原因,慘敗而歸。

  於是,整個宋朝對金人的野戰,勝率已經低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這次金兵來勢洶洶,皇帝竟然要求大軍不依靠堅城,反而出城迎敵?

  如果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這明顯是在送……

  裴謙冷然道:“一群不懂兵法的蠢臣,不要插嘴!

  “兵法有雲,守大城必野戰,你們都沒聽說過嗎?

  “嶽相,伱說呢?

  嶽飛思考片刻,點頭:“官家說的是。
臣也認為,守大城必野戰。
不過……臣還是傾向於陛下坐鎮京師就好。

  裴謙一擺手:“朕說了!
禦駕親征就是禦駕親征,此事不要再有異議!

  他又看向群臣:“看,嶽相也讚同朕說的,守大城必野戰!
所以此事就這麽定了,嶽相,你統帥大軍,隨朕一起,在汴梁城外,迎戰完顏宗弼!

  群臣再度絕望。

  在這位新官家登基之後,他們已經無數次嘗試勸諫,但沒有一次能成功的……

  至於李綱等略通兵事的大臣,倒是並未對此提出太多的異議。

  甚至還微微頷首。

  “陛下似乎確實在兵法方面有些高見啊……”

  正如嶽飛所說,守大城必野戰,這確實是符合兵法的。

  誰都知道,京師汴梁有著高大堅固的城牆,依托城牆作戰可以佔據很大的優勢,即便在靖康時,宋朝的軍隊那麽孱弱,在金人的猛攻之下,也可以依托城防守住汴梁。

  可問題在於,若是守大城時完全放棄野戰,也是有極大弊端的。

  攻城一方是佔據主動權的一方,他們可以選擇從這個城門進攻,也可以選擇突然到另一個城門進攻。
所以純粹從戰術上來說,如果不去野戰而隻守城,那麽主動權就永遠在對方手上。

  可若是野戰,就可以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論是刺探情報,還是找準機會發動反擊,都遠比困守孤城要好得多。

  而且,如果僅僅是被動防禦,那麽金人就可以在攻城期間,肆意擄掠周邊州縣,一方面給周邊地區造成巨大的破壞,造成大宋一方民心盡失、彌漫著一種悲涼和絕望的情緒,打擊士氣,另一方面又可以擄掠人口、糧食,以戰養戰。

  像汴梁這樣的巨型城市,不可能直接養活自身,而需要周邊區域的輸血支持。

  若是隻知被動防守,便等於將周邊的資源拱手讓給金人,己方卻得不到任何補給,這無疑會讓處境雪上加霜。

  所以,說來說去,守大城時野戰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選項。

  唯一的問題在於……野戰打得過嗎?

  如果打不過,那再好的理論,也隻會加速自身的滅亡。

  李綱倒是見過嶽飛練出的新軍,軍容齊整、令行禁止,看起來頗有戰鬥力。
但具體能不能打贏金兵……這就沒人知道了。

  更何況這次野戰,皇帝也要親自參與,這與守城戰,又不一樣了。

  太危險!

  總之,群臣還是心中忐忑,深感這一戰前途未蔔。

  其實裴謙所說的“守大城必野戰”,倒也沒有太多的兵法原理在裡面,單純隻是給他自己去野戰找個理由罷了。

  如果他不野戰的話,那還怎麽把自己送掉?

  等著金人攻破汴梁城,估計是不太可能了。
靖康時就沒成功的事,現在成功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所以,裴謙覺得自己還是得出城。

  得到了滿意的結果之後,裴謙又看向嶽飛:“嶽相,你可還有疑慮?

  嶽飛遲疑了一下:“回官家,沒有了。

  裴謙搖搖頭:“不,你有!

  “來人呐,宣朕旨意!

  群臣都愣了一下,不知道皇帝所說的這句“你有”,到底是什麽意思。

  一位小太監拿出聖旨,朗聲念誦。

  “朕除卿樞密使,厲兵秣馬,與金人決死於京師城外,所圖者收復河山、解民倒懸而已。

  “卿盛秋之際,提兵禦寇,風霜已寒,征禦良苦。
隻是天下安危之所系,自當勉力而為,切勿為小人風言而間我君臣,失卻戰機。

  “朕自知非善兵之主,此次禦駕親征,乃為鼓動六軍,若有妄言兵事,或有金牌令卿退兵,此必奸臣矯詔,卿但置之不顧、奮力向前而已!

  “待卿收復燕雲,直搗黃龍,朕當親為卿解甲設宴,犒賞三軍,必不令昭烈武侯專美於前!

  “如卿體國,豈待多言?
勉力!
勉力!
勉力!

  “付,嶽飛。

  等到聖旨念誦完畢,殿上的群臣臉色再次變了。

  即便他們已經被這位新的官家暴擊了無數次,可此時卻還是因為這道聖旨,再次有些破防。

  自大宋立國以來,豈有這種聖旨?

  這聖旨可不僅僅是出征之前勉勵嶽飛而已,更重要的是,幾乎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給直接落實到了紙面上!

  什麽叫“切勿為小人風言而間我君臣,失卻戰機”?

  什麽叫“若有妄言兵事,或有金牌令卿退兵,此必奸臣矯詔,卿但置之不顧、奮力向前”?

  意思就是說,隻要這仗打起來,不管是哪位朝中的重臣在皇帝面前說嶽飛的壞話,或者反之,在嶽飛耳邊胡亂鼓動;不管皇帝本人有何種旨意、甚至拿出金牌讓嶽飛退兵,嶽飛都可以相機決斷,都可以當成是奸臣矯詔,置之不顧!

  即便皇帝禦駕親征,就在軍中,也隻是個吉祥物,不能對前線的戰事有任何的指揮。

  皇帝自己用這封聖旨,封死了所有自己臨場指揮的空間。

  而最後,更是說“不令昭烈武侯專美於前”,意思也就是說,皇帝和嶽飛之間,要像漢昭烈帝和諸葛武侯,君臣互信,一個可以說出“君可自取”的話,另一個則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樣的一封聖旨,可以說是不僅將整個大宋的所有兵權,都交到了嶽飛手上,甚至還交上了皇帝自己的半條命。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賭一把。

  賭這個二十五歲的小將嶽飛,可以帶著宋軍,一戰而定天下!

  嶽飛感動得熱淚盈眶,下跪接旨:“臣,定不負陛下聖恩!

  看到此情此景,裴謙滿意地點了點頭。

  很好!

  之所以下這道聖旨,主要還是怕嶽飛打得不夠莽。

  他這個皇帝在軍中,嶽飛自然會束手束腳的,凡事要考慮皇帝的安危,那麽一些非常冒險的軍事行動,自然也就無從規劃了。

  這樣一來,裴謙想要作死,豈不是仍舊沒有機會?

  所以,裴謙一定要讓嶽飛打消任何的後顧之憂,往死裡莽!

  而且,為了防止自己的歐皇屬性生效,防止自己不經意間的某個指揮對戰場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後果、阻礙自己送人頭的大計,乾脆將所有指揮權全都交出去,省得節外生枝。

  一切安排妥當,裴謙意氣風發地說道:“好,那就……出征!

  ……

  秋風獵獵,旌旗飄揚。

  每到秋季,都是金人進犯的時節。

  因為金人久居北地,不適應南方炎熱的天氣,一到夏天便會戰鬥力銳減;而到了秋季,宋朝各地的糧食豐收,金人也正好趁機燒殺擄掠,搶糧食作為軍需。

  也就是說,此時的金兵,正是戰鬥力最為旺盛的時候。

  京師汴梁城外。

  雙方大軍各自紮下營寨,兩相對峙。

  金兵再次駐紮在汴梁城外的牟駝崗,營寨相連,宛如黑雲壓城。

  完顏宗弼,也就是金兀術,帶領著兩萬精銳騎兵,已經先一步來到汴梁城外。

  而兵分四路的十萬大軍,還並未抵達。

  完顏宗弼之所以如此爭分奪秒,正是為了抓住戰機。

  金兵大軍要集結,宋軍又何嘗不是如此?

  完顏宗弼深知一旦讓大宋各地的勤王軍趕到,戰事必然陷入焦灼,所以才先親率兩萬精銳騎兵打前鋒,希望一戰將大宋汴梁周圍所有的可戰之兵給一網打盡。

  若是可能的話,最好能直接與這次的統軍大帥嶽飛進行碰撞,對宋軍的指揮中樞進行斬首。

  而後等到大軍來到,便可以從容攻城。

  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次的宋軍竟然絲毫不慫,沒有龜縮於汴京城內,而是同樣在城外安營紮寨,儼然一副要與金兵決戰於汴梁城外的架勢。

  出自於作為統帥的直覺,完顏宗弼並沒有在趕到的第一時間就貿然發動進攻。

  但出於對宋軍一貫的了解以及對戰機的把握,完顏宗弼還是決定在後續大軍沒有趕到的情況下,先嘗試著消滅這支宋軍。

  因為他知道,大宋各地的勤王軍也在路上,時間並不一定站在金人的這邊。

  而且,不論宋軍到底練出了什麽樣的兵馬,完顏宗弼也總是對金人的鐵浮屠與拐子馬,有著絕對的自信。

  “攻入汴京,活捉趙構!

  完顏宗弼看向遠方的汴梁城。

  一年多之前,他在這裡打出了大捷,將整個大宋的宗室全都擄往北方。

  隻可惜,那次雖然收獲甚豐,可終究是未能將汴梁給徹底打下來。

  而這次,他想要彌補之前的遺憾,完成滅宋的不世之功。

  ……

  “陛下,此地太過危險,還請……移駕後退一些吧。

  一名副將跪地勸說。

  此時,穿著一身金盔金甲的裴謙,正在軍陣的後方。

  之所以說危險,是因為此時的軍陣,是純粹的步兵軍陣。
雖然都是穿著步人甲的精銳重步兵,但數量畢竟不多,隻有一萬餘人。

  而還有八千的精銳騎兵,正遊弋在戰場周圍。

  步兵本陣是由嶽飛親自率領,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步兵本陣才是最為兇險之地。

  金人必將不計一切代價衝擊步兵陣列,而一旦步兵陣列崩潰,整場大戰的天平,就會不可逆轉地向著金人傾斜。

  裴謙冷冷地說道:“將士們都在朕的前面,有何危險?

  他自然是不會後退的。

  再往後退,豈不是徹底遠離戰場了?
那樣的話哪還有任何作死的機會?

  這名副將欲言又止。

  他很想說,陛下你心裡有點數啊!

  你沒穿這身盔甲也就罷了,現在一身金盔金甲,在軍陣中如此醒目,生怕金人注意不到你是嗎?

  雖然宋朝研究了上百年的以步製騎,但真的對上金人的鐵浮屠,又贏過幾次了?

  哪一次不是被衝得七零八落,然後被肆意收割?

  到時候金人的鐵騎衝進來,這些步卒尚且自顧不暇,又如何護駕?

  隻是勸說一番之後,眼見著陛下開始費力地扭動穿著盔甲的身軀去拿身後的馬鞭,這位副將還是明智地知難而退了。

  他也聽聞過這位新官家的脾氣,據說是個能在朝堂上對大臣用出窩心腳的狠人,連李綱都奈何他不得。

  作為一介小小的副將,還是不要自不量力地去勸諫了。

  一場大戰,就在雙方都認為己方必勝、而裴謙在擇機自尋死路的情況下,轟然展開了。

  ……

  馬蹄刨動地面,從襲步,變為狂奔。

  從下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奔騰的馬蹄,而後是沉重的馬甲,再之後則是全身穿著鎧甲、隻露出兩個眼睛的重裝騎兵。

  而在如黑雲般壓來的過程中,馬上的騎士紛紛甩出手中皮索套住友軍的戰馬,讓三匹戰馬緊緊相連。

  在側翼,拐子馬正迂回而來,隻等著鐵浮屠衝開宋軍本陣,就趁勢截殺。

  自鐵浮屠成軍以來,幾乎可以說是百戰百勝。

  在冷兵器時代,這種具裝騎兵幾乎是無解的,重達半噸的鋼鐵巨獸在衝鋒的過程中,光是靠著大地的震顫和那種一往無前的氣勢,就足以讓敵人望風潰逃。

  更何況,不論是與什麽對撞,完顏宗弼都堅信鐵浮屠都會是勝利的一方。

  除非,是另一支與鐵浮屠一樣的精銳重騎兵。

  但大宋缺馬,尤其是缺強壯的戰馬,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所以,完顏宗弼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鐵浮屠會輸的可能性。

  而在宋軍的陣列中,身穿步人甲的精銳重步兵,此時也難免有個別的人,有些膽怯。

  雖然已經在嶽將軍的帶領下操練過無數次,可在戰場上遇到鐵浮屠,親眼看到這種如山崩海嘯般撲來的場面,還是第一次。

  不過,看到嶽將軍和陛下都面色如常,這些士兵就又瞬間恢復了信心。

  握緊手中的長槍、麻紮刀、提刀、大斧等各式武器,等待著兵鋒對撞的那一刻。

  而裴謙此時臉上,反而帶著笑容。

  看起來,似乎朕的目標很快就要達成了?

  這些步兵,恐怕不可能擋住鐵浮屠的衝擊。

  裴謙並不擔心自己身死之後的事情,整個朝廷的框架已經完全搭好了,有李綱在,汴梁不至於失守,而隨著勤王軍的到來,金兵也自然會敗退。

  到時候李綱等人考察之後,再推舉一位靠譜的皇室,比如趙不尤這樣的人為新君,一切自然會再度走上正軌。

  而裴謙來此一趟,也就圓滿了。

  鐵浮屠奔踏而前,正撞上如林般的槍陣。

  就像是崩騰的浪濤撞上山嶽!

  這些鋼鐵巨獸硬生生地撞入宋軍的步兵陣列中,而迎接他們的是拒馬、壕溝和穿著步人甲的精銳重步兵手中的長槍。

  第一波騎兵,紛紛墜馬。

  而站在最前排的宋軍,也傷亡慘重。

  在這樣暴力的對衝之下,任何複雜的戰鬥技巧都是多餘的,也不可能存在任何的僥幸。
雙方隻能以最為慘烈的代價,去賭之後的勝利。

  此時的金兵,是全然不懼死亡的。

  而金人戰無不勝的法寶,也正在於此。

  按照他們以往的經驗,隻要以重騎兵不講道理地衝擊敵陣,那麽不管最開始付出多少傷亡,最後都必然以敵方的潰逃而告終。

  而一旦敵方陣型崩潰,等待著鐵浮屠和拐子馬的,就是堪稱一邊倒的屠殺。
不管一開始金人的騎兵付出了多麽慘重的傷亡,在之後的擊潰戰中,都可以輕易地將戰損比改寫為一個很誇張的數字。

  也正是在這種引以為傲的戰術之下,金人才開發出了鐵浮屠這種極端的重騎兵,開發出這樣不講道理的蠻橫戰術。

  但隻可惜,從今日開始,他們引以為傲的戰爭理念,都將被徹底改寫。

  他們所有的驕傲都將被踩在地上,碾作微塵。

  ……

  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

  鐵浮屠一排又一排地衝上去,宋軍前排的步兵也一排又一排地倒下。

  若是以往,完顏宗弼已經可以倒數計時,等待著宋軍陣列的崩潰,以及之後的肆意屠殺。

  可這次,情況似乎有所不同。

  不論前方倒下了多少人,後排的宋軍重步兵,卻都巋然不動!

  而等到雙方的戰勢陷入焦灼,當鐵浮屠的衝擊力盡喪,陷入宋軍陣列的汪洋大海時,這些看起來不可一世的怪獸,也將迎來他們的末日。

  在長槍頂住第一輪攻勢之後,後方各自拿著麻紮刀、提刀、大斧的宋軍,開始了他們的表演。

  上砍騎兵,下砍馬腿!

  甚至他們的目標,沒有局限於那些陷入步兵陣列、完全失去衝擊力的鐵浮屠,就連那些仍在衝鋒的鐵浮屠,他們也敢迎上前去,以大斧去砍斷馬腿。

  戰馬的嘶鳴聲,響徹戰場。

  前腿被斬斷後,這些身披重甲的戰馬隻能撲倒在地,連帶著其上身穿重甲的金兵也如失雙腿。

  而這些鐵浮屠騎兵之後從隻留兩個眼睛的鐵盔中看到的景象,就是宋軍高高揚起大斧,當頭劈下!

  任憑鋼鐵一般的潮水一再衝擊,整個宋軍的步兵陣列,卻如山嶽一般巋然不動!

  裴謙愣住了。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迷茫。

  那些金兵的鐵騎,看起來離他如此的接近,可又如此的遙遠。

  什麽情況?

  不是說,宋軍都是一觸即潰的嗎?

  就算嶽飛能有一年的時間來練兵,也不太可能就練成了這個樣子吧?

  這哪是練兵,明明是將血肉之軀的普通人,練成了抵擋一切的堅盾,或是斬斷一切的刀鋒!

  裴謙逐漸意識到,自己似乎犯了一個非常巨大的錯誤。

  ……

  日影西斜,風飛雲走。

  激烈的戰場上,兩個時辰眨眼而過。

  在這兩個時辰中,鐵浮屠在間歇休整之後,又發起一次又一次的衝鋒。

  而宋軍同樣在經過休整和重新列陣之後,一次又一次地頂住了鐵浮屠的衝擊。

  到這個時候,終於有人坐不住了。

  因為金兵已經呈現出明顯的頹勢,他們絕不可能再衝下宋軍的陣列。

  著急的人並不是完顏宗弼,而是……

  宋軍陣列中,突然傳出一聲驚呼。

  “哎?
陛下!
陛下你去哪啊!

  “快護駕!
護駕!

  “攔住陛下,攔住啊!

  一些宋軍轉頭望去,之間那位穿著金盔金甲、如同旗幟般立在後軍的皇帝陛下,此時竟然拍馬,越過層層的軍陣,往金人的方向衝了過去!

  裴謙徹底忍不了了。

  他萬萬沒想到,這些金兵硬是衝不進來!

  既然如此,他隻能主動去找金兵送人頭了。

  此舉或許會引發一定的混亂,但……為了散掉自己的氣運,裴謙也顧不上這許多了。

  隻是,在他拍馬向前的那個瞬間,他看到絲絲縷縷的氣運,從無數的士兵身上升騰而起,匯入他的身體中。

  而在短暫的混亂之後,他耳中聽到的聲音,也從驚心動魄的呼喊,變成了山呼海嘯般的宣言。

  “衝啊!

  “隨陛下殺金狗!

  “複我河山!

  “為我朝被屠殺的北地百姓,報仇雪恨!

  “取完顏宗弼狗頭,祭我歷代先皇!

  就連重步兵,都開始向前推進了!

  而一直遊弋在周圍襲擾的精銳騎兵,也終於發起總攻,從側後方包圍金軍,為完顏宗弼套上了最後的絞索!

  山呼海嘯般的喊殺聲中,皇帝一身金盔金甲,便如同黎明時分的朝陽,照亮了整個戰場。

  皇帝所至,便是帝國疆域!

  此前不久,完顏宗弼清點著損失慘重的鐵浮屠,感到心如刀割。

  這些重甲騎兵可以說是他的命根子,他憑借著這些鐵浮屠,南征北戰、橫掃千軍。

  可此時,卻要盡沒於此。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為什麽鐵浮屠就是衝不垮這些步兵的陣列?

  而在他發出“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感慨後不久,那座他衝不動的大山,朝著他壓過來了!

  ……

  嶽飛到底是如何大破鐵浮屠的?

  其實並不複雜:先用拒馬和重步兵的槍陣頂住鐵浮屠的第一波衝擊,維持陣型,讓鐵浮屠的騎兵失去衝擊力,陷入泥淖。
然後再用麻紮刀和大斧,砍斷馬腿,讓彼此相連的鐵浮屠接連倒地,之後再像撬罐頭一樣,收割戰場。

  隻是在他之前,卻從未有人能真的執行這種戰術,往往是還沒有走到第二步,整個步兵陣列就已經全線崩潰了。

  因為達成這種戰術的關鍵在於,這些士兵們到底敢不敢用自己的命,去換鐵浮屠的戰馬?

  嶽飛之所以能做到,正是因為他可以練出一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嶽家軍。

  有這樣冷兵器時代巔峰的素質和軍紀,能有如此的戰鬥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隻可惜裴謙知道這一點的時候,終究是太晚了。

  ……

  建炎二年秋,金軍兵分四路,完顏宗弼親率鐵浮屠、拐子馬,衝擊汴梁城外的宋軍。

  血戰兩個時辰、頂住了鐵浮屠的幾十次衝鋒後,雙方陷入焦灼。

  此時,皇帝躍馬而前,嶽飛也提槍衝陣,宋軍士氣大振,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將金軍殺得人仰馬翻、全線崩潰。

  完顏宗弼率殘兵敗將落荒而逃,宋軍獲得全勝。

  此一戰,完顏宗弼手中的鐵浮屠盡沒,喪師之痛讓他之後每每在深夜醒來,都扼腕歎息。

  自此之後,金人再也沒有組織起任何一支鐵浮屠。

  而後,嶽飛率部乘勝追擊,越過黃河,先收大同,再克中京,而後一路北上,打下上京臨潢府、東京遼陽府,直搗黃龍。

  李綱坐鎮後方,將糧草輜重源源不斷地從江南運抵前線。

  至於那位陛下,則是隨著嶽飛將軍,直入金國境內。

  隻是他每戰都要衝鋒在前……著實令人費解。

  士卒紛紛感慨,陛下有唐宗遺風。

  ……

  黃龍府所轄五國城。

  之所以一直在喊“直搗黃龍”的口號,並不是因為黃龍府是金人的老巢,而是因為徽欽二帝被關押在這裡。

  此時,“迎回二聖”,是整個大宋最高的政治正確。

  後世有些人說,嶽飛一直喊“迎回二聖”是沒有情商的表現,所以才引得趙構猜忌……實際上這明顯是一種誤解。

  因為“迎回二聖”這個口號,正是趙構自己喊的。

  畢竟宋徽宗是他的親爹,在以忠孝治天下的古代,迎回親爹自然是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

  而即便嶽飛真的能直搗黃龍、迎回二聖,趙構也完全不用擔心這兩個昏君會對自己的皇位有什麽影響。

  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他就是大宋的中興之主,收復燕雲的不世之功,甚至可以與太祖太宗甚至那些歷朝歷代的明君相提並論,兩個亡國之君,又如何能威脅他的地位?

  所以,趙構殺嶽飛,就隻是純純的腦殘罷了。

  至於裴謙為什麽要喊出“直搗黃龍”的口號……

  其實僅僅是因為,黃龍府比上京更遠,能多打幾仗而已。

  隻可惜,裴謙這一路上也算是身經百戰,可每次衝在前面想送人頭的時候,卻總是被宋軍怒濤般的攻勢所裹挾,打著打著,就變成了大勝……

  於是,他最終還是來到了五國城,來到了關押徽欽二帝的地方。

  ……

  “陛下,二聖……就在前方了。

  嶽飛意氣風發,而他身邊的將士們,一個個也都神采飛揚。

  對於這些將士們而言,或許徽欽二帝有太多的騷操作,讓大宋蒙受了太多的冤屈,但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框架之下,他們對於“迎還二聖、報仇雪恥”這件事情,還是有著極高熱情的。

  此時五國城就在前方,而既然皇帝陛下已經親至,那麽迎還二聖這件事情,自然還是要皇帝陛下親自來。

  其他人,哪怕是嶽飛,都是不夠格的。

  裴謙面沉似水,一直打到黃龍府都未嘗一敗這件事情……讓他的心情有些不好。

  不過,他還是一言不發,帶著隨行的嶽飛、一位文臣和幾名親兵,邁步走向關押徽宗和欽宗的那處殿宇。

  剛一進入,裴謙就看到兩個在趙構記憶中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臉孔,涕泗橫流地向他撲來。

  “九弟!
朕就知道你不會不管朕的!

  “構兒!
朕果然沒有白疼你,你真是給了父皇一個大大的驚喜啊!

  “朕差點以為此生再也無法回到江南了……”

  “構兒,我父子三人何時啟程?
這苦寒之地,朕一刻都不想多待了……”

  “完顏宗弼抓住了沒有?
九弟,一定要將他碎屍萬段,以告慰我大宋先祖!

  徽宗和欽宗,臉上全都洋溢著巨大的喜悅。

  甚至直到現在,他們還難以相信這個事實:在靖康之變後僅僅兩年時間,趙構就用嶽飛,將曾經看似不可戰勝的金人打得抱頭鼠竄,不僅收復了燕雲,甚至馬上就要平推整個金國。

  狂喜之下,甚至有些失態。

  裴謙身旁的眾人,也都熱淚盈眶,頗為感動。

  他們都以為,此時皇帝會衝上前去,抱住自己的父皇和好大哥,痛哭一場,上演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碼。

  隻是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位新皇的臉上,是如水的陰沉。

  “朕有些奇怪啊……

  “你們兩個,到底是怎麽還能舔著臉活在世上的……

  “但沒關系,你們兩個也不能算是毫無用處。

  “朕想向你們借一物,散朕周身氣運,不知可否?

  雖然這位新皇的表情有些奇怪,也說了一些怪話,但在絕處逢生的狂喜之下,徽宗和欽宗顯然並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們的大腦,還並未從喜悅中轉過彎來。

  “九弟想借什麽?
盡管開口!
”欽宗慷慨道。

  裴謙的臉上露出一個冷冽的笑容:“欲借二位之頭。

  徽宗和欽宗不由得大驚,他們慌亂地想要後退,但裴謙已經抽出了腰間的長劍,邁步跟上,揮劍刺出!

  “噗”的一聲,長劍直刺入欽宗的胸口。

  這是皇帝隨身佩帶的寶劍,吹毛斷發,削鐵如泥,劍尖如同切豆腐一樣,從欽宗的後心透出。

  “唰”的一聲拔出,鮮血四濺,染紅了裴謙身上的金甲。

  “構兒,你,你要做什麽!
”徽宗驚恐地大喊。

  裴謙邁步向前:“父皇,別喊那麽大聲。

  “安靜些,朕送你上路!

  “唰”的一聲,染血的寶劍如電光般劃過,徽宗的人頭衝天飛起,“咚”地一聲在地上滾落。

  他的雙眼兀自圓睜,似乎怎麽也想不明白,這一切到底是怎麽回事。

  淡定地做完了這一切之後,裴謙取出錦帕,擦掉寶劍上的鮮血。

  而後,他耐心等著身上的氣運散去。

  以子弑父,以臣弑君……

  皆是毀掉自身氣運的好辦法。

  金人已經被嶽飛將軍攆得要逃回黑山白水的苦寒之地了,裴謙想送人頭,也根本沒機會了。

  但還好徽欽二帝還活著,殺了他們,按理來說應該可以散掉不少氣運。

  如此一來,這一趟也算是……不虧了。

  二帝的屍體躺在地上,周圍是死一般的安靜。

  所有人都震驚了,完全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皇帝費勁周折直搗黃龍……就是為了親手弑父殺兄?

  這……

  這是否有點……

  裴謙轉頭看向眾人,尤其是看向那名文臣。

  按理說,自己做出這種弑父殺兄的逆天之舉,該是要被寫上史書唾罵的吧?

  還等什麽呢?

  那文臣愣了一下,突然反應過來,大聲說道:“金人竟然如此惡毒,已然將二聖害了!
陛下英明神武,為二聖報仇雪恨,此情此心,蒼天可鑒!

  “天佑我大宋!

  其他人也紛紛醒悟,紛紛跪地,齊聲說道:“天佑我大宋!

  這下,輪到裴謙懵逼了。

  “啊?

  而後,他看到許多氣運從二帝的屍體上飄起,匯入了他的體內。

  不僅如此,還有許多從外面飛來的,絲絲縷縷的氣運,紛紛匯入他的身體中……

  “朕特麽……”

  裴謙如遭雷擊,急火攻心之下,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陛下!
陛下!

  眾人紛紛慌了神,上前扶住即將昏倒的裴謙,亂作一團。

  ……

  宋武宗趙構,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宋朝中興之主,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母為顯仁皇後韋氏。

  任上重用李綱、嶽飛,厲兵秣馬,直搗黃龍,一雪靖康前恥,收復燕雲,並以再造之功,被後世認為是大宋第一明君,與其他的千古名君同列。

  駕崩於淳熙十四年,享年八十一歲,廟號武宗,葬於永思陵。

  終其一生,與嶽飛君臣相合,永不相負。
後世稱,二人有如漢昭烈帝與諸葛武侯遺風,扭轉了自五代以來、君臣猜忌互殺的風氣,為後世明君賢臣,樹立了榜樣。

  據野史記載,武宗皇帝駕崩前,曾慨歎“氣運為何越來越多”、“朕終於可以回去了”雲雲,不足為信。

  又據野史記載,武宗皇帝在五國城弑父殺兄,多半是痛恨徽欽二帝的文人編造,同樣不足為信。

  後人為武宗皇帝與嶽飛君臣立廟,仿效漢昭烈帝與諸葛武侯舊事,後人祭祀,香火至今不絕。

  ……

  裴謙在床上翻了個身。

  五次三番的連續劇噩夢,他已經越發習慣了。

  “呵,這噩夢都不滿足於原本的那個世界了,都穿越到宋朝了可還行……

  “不過還好,我已經適應了。

  “啊,雖然最後沒有敗掉氣運挺讓人生氣的,但……

  “這個夢倒是還不錯。

  裴謙心滿意足地翻了個身,再度沉沉睡去。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