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立場不同
王氏得到消息,沒有多等。
即刻把張輔叫了來。
“你見到他們了?
”
張輔有些意外,但他母親一直是個能人,也隻是略錯愕,點頭:“是。
見到了。
”
王氏看他,半晌,問他:“你打算怎麽辦?
”
“他們是我的骨肉,我自然是要把他們接回來的?
”
“怎麽接?
”太夫人態度淡淡。
“自然是親自把他們接回,讓他們姐弟得以認祖歸宗,並宣之於眾。
”
“宣之於眾?
如何宣?
死了十年的人,一朝活過來,你如何堵悠悠之口?
”
“何須堵?
該如何就如何。
他們已流落在外十年,受盡了委屈,我不能連他們應得的都不給他們。
”張輔心中堅定。
“混帳!
”
太夫人一拍桌幾,厲聲喝道:“你想跟世人說他們是被逼走的,他們的母親是家裡害死的?
”
運氣:“你不在意天下人的目光,也不在意這一府的人如何出門嗎?
京中指指點點,他們還如何出門?
你兩個弟弟出門應酬,讓他們如何交際往來?
”
“所以,母親,”
張輔看她,“你當初究竟是為何那麽容不下柔兒?
害得兩個孩子流落在外?
你知道他們這些年是如何過來的嗎?
”
張輔即便知道了兩個孩子的過去,但也不敢想,一想起來就痛。
“他們被漁家收養,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一家人窩在船上,靠打漁賣漁討生活,連飯都不飽。
他們是我的骨血啊!
讓世人知道我棄養兩個孩子,我要如何立足?
”
王氏不為所動:“所以,你是想為了那兩個孩子,棄咱家這一府的人不顧嗎?
”
“母親,沒有那麽嚴重。
”
“如何不嚴重?
你不知道世人口誅筆伐,人言可畏嗎?
你是不是覺得你如今獲封國公爺,就安穩了?
你看看太祖立朝到現在,殺了多少勳臣,現在還剩一半沒有?
”
“母親,我們與那些人不一樣。
”
“沒什麽不一樣。
那些被覆滅的家族,都是立身不正,亂由內起,家族不穩,才讓外人有隙可乘。
”
張輔沒有說話。
太夫人以為他軟化,繼續語重心長。
“寧姐兒也就算了,一個女孩罷了,養一兩年,也就嫁出去了。
但那個小的,你把他接回來,你想過解兒嗎?
府裡府外,誰不知他就是國公世子?
你把小的接回,你讓他如何自處?
吳氏和吳家不跳起來?
兄弟鬩牆,家族不穩,這是你想看到的嗎?
”
張輔眼睛閃了閃,他不是一個冷心冷血的人,兩個都是他的骨肉,做父親的,能看著他們互相殘殺?
“母親,念兒是我的親骨肉。
我是一定要把他接回的,而且他才是元妻嫡子。
”
“元妻嫡子?
你說他是就是,你說他不是就不是。
”
王氏並不在意多一兩個孫子,但她要顧著兒子的情緒。
“你若想接他回來,就以庶子的身份接回來便是了。
男人嘛,在外流落一兩個庶子,並不稀奇。
到時再好好補償他,多分些金銀,給他娶一門好親,幫他謀一個好的前程就是了。
”
張輔錯愕的看向她,念兒分明是嫡子,怎能充做庶子。
莫說他,寧姐兒那邊也不會答應。
“母親莫要再說,此事我不同意。
”
見左說右說,張輔就是聽不進去,王氏耐心告罄,抓起桌上一個茶杯,狠狠一擲。
當的一聲脆響,守在外頭的丫鬟避得更遠了些。
“你這是要為了李心柔兩個孽種,置一家人於不顧!
”
張輔心知母親的態度很關鍵,據理力爭:“母親,我沒有不顧及一家人,我隻不過想把兩個孩子接回來罷了,他們在外受了不少苦。
我不能再由著他們在外頭受罪。
”
“我說過,我不反對接他們回來,但不能以嫡子身份接回!
咱們家有今天,走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你莫不是忘了?
”
“兒沒忘。
”
“我看你就是忘了!
”王氏厲聲喝道。
“當年你父親歸降太祖,但因他在前朝樞密院任過知院的緣故,一直未得重用。
直到你妹妹進了燕王府……”
王氏眼中有一抹沉痛,帶著一絲回憶。
“你知道外頭如何說你父親嗎?
說他賣女求榮!
你父是個寧願站著死也不願跪著生的人,在外被人指指點點,背都駝了幾分。
夜裡想起你妹妹,還會坐起來發呆……”
王氏落了淚。
“我和你父親隻得你妹妹一個女兒,從小捧在掌心,如珠似寶。
可我們還是把你妹妹送去了燕王府……這才保住了張王兩家……”
兀朝的樞密院,幾乎都是蒙古人,但王家幾代人都在裡面擔當要職,是少數受蒙古人信任的漢人之一。
王家除了樞密使,在裡面擔過諸多職位。
諸如副使,知院,同知,院判,參議等。
而張輔的父親張玉,當年曾在兀朝的樞密院當過知院,從一品。
而張輔的外祖父,也在裡面擔過五品院判。
而張玉的外家姓王,張輔的外家也姓王。
兩家幾代姻親,早已捆綁在一起。
“當年張王兩家做為降將,不受重視,又不時要受到兀朝報復,腹背受敵。
眼看兩家就要覆滅。
我和你父親,是多難才做的那樣的決定?
若沒有你妹妹,如今早沒張王兩家了。
”
即便如此,如今的王家也沒有實差,隻靠著張家生活。
“生在咱們這樣的家族,享了富貴,家族有需要,就要為家族犧牲。
”
“當年咱家犧牲了你妹妹,我和你父親心裡不痛嗎?
她先是在燕王府後院謹小慎微地過日子,如今又在深宮內院,暗無天日,連見一面娘家父母兄弟都難。
她一個無子的嬪妃,過得有多難,你不知道嗎?
將來沒準還要被拉去賠葬!
”
王氏想起在深宮耗盡了光陰的女兒,悲從中來。
張輔心裡也不好受。
軟聲安慰道:“母親,如今與往日不同了。
不用提心吊膽過日子了,而且妹妹即便無子,將來也不會被拉殉葬的。
”
王氏拭了淚,喝道:“朝堂之事瞬息萬變。
你又豈能預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