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都城大亂
盟軍議兵之處,吵吵嚷嚷的。
四國將領和謀士聚在一起,爭的臉紅脖子粗。
涼將唐越說道:“我等盟軍,艱苦作戰這麽長時間,如今好不容易打到了炎都,就剩這最後一地了!
都城破,炎國滅!
還有什麽好商量的!
”
他的觀點很簡單,不過卻得到了許多武將的讚同。
不少人都大點其頭,紛紛附和。
宣國謀士王肅,則是搖了搖頭:“勇夫好鬥,實不可取。
”
“那你說怎麽辦!
?
”唐越不樂意的看著他。
“總之,到了這種關頭,當謀定後動。
”王肅道。
“你們這幫文人,唧唧歪歪,沒完沒了!
說到底,還不是沒有辦法!
什麽謀定後動,叫我說,直接對炎都展開強攻,大不了,拚他個十天半月,非破城不可!
”
“就是!
炎軍等人,盡皆鼠輩,何足道哉!
”
“可炎都城防堅實,強攻實在是下下之策。
”
“那你有什麽好的辦法嗎!
”
爭論再起,一片嘈雜。
四王臉色都有些不悅。
蕭遠則是眉頭大皺,忍不住喝道:“都別吵了!
”
他畢竟是君王,秦國等人是立馬止聲,唐越則是又嘟囔了幾句,也不說話了。
場面暫時安靜了下來。
宣王則是看向了他:“王兄有何良策?
”
“這樣爭下去,是沒有意義的,強攻也好,伐謀也罷,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點,那就是現在敵我雙方的局勢。
”
蕭遠說道:“局勢推至時間,時間於我盟軍而言,是有利的,因為炎國隻剩這一地了,且這一地已經被我們包圍,盟軍這邊,是不會出現任何變動的,相反,時間越長,炎國那邊則越慌,越慌,他們就越容易出現某種變故。
”
這才是言中了要害,其他三王聞言,不由緩緩點了點頭。
蕭遠接著道:“因此,開戰之前,必先攻心,打擊他們的士氣!
使他們自亂陣腳!
”
說著,他又看向了涼王:“涼王弟那邊,炎都內有細作潛伏嗎?
”
“當然!
”涼王回答的乾脆。
蕭遠再看向靈王,後者乾笑了一聲:“呵呵,有的。
”
兩國交戰,你連個細作都沒有,那這個君主也不用當了。
靈王為什麽乾笑,那是因為他不僅在炎都安有細作,秦州也有,涼州也有,包括宣州。
“那好。
”蕭遠接著道:“令細作散布流言,煽動百姓,製造動亂,蠱惑人心,使整個炎都,人心惶惶,屆時,他們的軍隊不知因何而戰,士氣大洩,惶恐不已,再強攻,豈非事半功倍?
”
“好,就按王兄說的辦!
”宣王第一個表示讚同。
涼靈二王自然沒什麽意見。
接下來,四國大軍依舊團團包圍,城內細作卻開始在炎都活動了起來。
蕭遠這邊,細作一事,由林初全權負責,在炎都城內,潛伏的可不止一兩名。
有的表面隻是普通小商人,有的是開茶鋪的,有的是打雜的,總之是各色人等。
如今四處城門皆被炎軍重兵把守,行人不得進出,其他三國的命令傳不到他們的細作那裡,可這些都好辦,因為秦軍有獵鷹。
由林初主辦此事,各國君主命令傳達各方之後,僅一日時間,城內就已經有了動靜。
有人說,如今四國盟軍兵臨都城,炎國滅亡,已不可逆轉。
有人說,造成這一切的,都是炎王個人貪欲。
有人說,因炎王一人之罪,篡逆謀反,卻拉上了整個炎國陪葬……
一時間,城內流言四起,皆於炎國不利,鬧得人心惶惶,加上大戰疑雲籠罩,百姓騷亂不已。
這種流言,可不是小股的範圍,而是很快就波及全城,傳至軍中。
士兵也是人,這種局面,就是傻子也知道,炎國最多苦守這一地,絕無任何援軍,打到最後,大家的下場隻有一個,那就是死!
而且許多流言,都是針對炎王的,說是他為了自己一個人的稱帝大夢,要拉所有人陪葬,要將整個炎國子民扣上反賊的帽子。
這心攻的,時機恰當,效果極佳。
消息很快就被傳到了炎王那裡,後者聽說之後,那是震怒不已。
朝議大殿上,一樣的人心惶惶,多少大臣,面上不說什麽,可背地裡,甚至都開始想自己的後路了。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炎國的滅亡,已經不遠了,可炎王仍舊還在做著垂死掙紮。
對於流言,他亦是果斷下令道:“立即派出禁軍,凡城內訴說此事者,一律以武力鎮壓!
”
聽到這話,炎國丞相動了動嘴角,想說什麽,可終究沒敢。
其他大臣則是微躬著身子,腦袋低垂,皆沉默不語。
現在這種情況,誰又有任何策略可言。
等朝議過後,出王宮的路上,許多人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都在搖頭歎息著什麽。
而在炎王的命令下,一時間,大批禁軍上街,開始胡亂抓捕百姓,凡聽有人言說不利之事,皆以重罪關押大牢。
可這流言的範圍實在太廣了,要知道,那是炎國都城啊,何其之大,波及全城的情況下,牢獄怎麽可能裝的下。
王宮禁軍隻有一萬,根本就忙不過來,且短短一日,各處牢獄,已人滿為患,炎都個個官府內,也到處都充斥著喊冤之聲。
官員暗暗咧嘴,不知如何處理,隻能避而不見。
可各國潛伏之細作,這時候又出來了,開始大肆煽動,借抓捕無辜百姓一事,繼續製造流言。
此事,非但沒有有效的製止,反而引發了一連竄的連鎖反應。
到了最後,炎王震怒之下,為了製止事態進一步惡化,更是責令禁軍,展開了血腥殺戮!
可他這樣做,情況反而越發糟糕,動亂也越來越大!
整個炎都,有人恐慌、有人憤怒、有人唯恐天下不亂、有人哭訴喊冤、有人聚眾鬧事、有人打砸官府,總之,是一片動亂之象。
正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上面慌,下面亂,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很快,軍中也起了反應,士卒也都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