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它肯定會卷土重來
等眾將都試手勁弩後,全都表現的既驚訝又興奮。
季平得到蕭遠的撥款後同樣一臉喜色,搓著手道:“那陛下,臣以後若有什麽新的軍械想法,是不是都可以試一試?
”
“你隻管研究。
”蕭遠爽快的很:“朕大力支持,關乎國家軍事,絕不會少了軍械司軍費!
”
“陛下真乃千古無二的聖明之君呐!
”季平樂一臉幸福。
蕭遠稍稍怪異的看了他一眼,這邋遢家夥可是很少拍馬屁的。
季平這個人,一生隻沉迷於軍械研究,包括盔甲兵刃。
獎勵他黃金,不如給他一張圖紙,他能捧著圖紙如癡如醉。
“陛下,再看看這新改良的兩架弩床。
”
眾人湊了過來。
第一架,跟以前的弩床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填裝很粗的那種大弩箭,不過由三根齊射改成了五根。
數名士卒將其合力拉開,入耳是哢哢哢的機械彈動聲,然後填裝大弩箭,斬斷繩索。
嗡的一聲!
五根大箭齊射,一根直接轟爛了草人去勢不減,一根撞上樹乾,將其哢嚓射斷。
殺傷距離有所提高,威力也增強了一些,如果在軍陣中,射翻一堆人很輕松,破軍弩名副其實。
然後是另一架。
與其說是弩床,不如說是新改良的攻城車。
在季平的指導下,士卒們再次試手,效果確實比以前那些好了很多。
“季大人今日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
眾將忍不住讚歎。
蕭遠亦拍了拍季平的肩膀:“不愧是我大秦開國功臣,季大人,辛苦了!
”
“嘿嘿,陛下謬讚。
”季平一臉樂呵呵。
蕭遠又掃了眼眾將:“好了,新的勁弩軍械司打造之後,會依次裝備各軍,此弩尚未問世,不可洩露!
”
“明白!
”眾人齊齊應聲。
軍械被運了回去,眾人一起離開。
回宮的路上,蘇毅跟了上來,恭敬拱手道:“陛下,是否準備向北狄用兵了。
”
“現在還不妥。
”蕭遠與他邊走邊聊:“北狄不同東夷,不僅僅是軍事力量,如果真要開戰,沙恩最少能聚攏三十多萬軍隊,而且北域遼闊,北狄騎兵會跟你打東打西,絕非數月可定,因此,這場戰爭不是目前要打的。
”
蘇毅認真考慮後說道:“陛下說的是,如果此戰時間太長的話,我國是能支撐得起,但畢竟剛剛統一,於民生不利。
”
蕭遠溫和笑了:“好,咱們的第一統帥,考慮到民生了。
”
“第一統帥臣愧不敢當,陛下可折煞微臣了。
”蘇毅慌忙道。
蕭遠樂了,說道:“還記得鬼族的鐵甲重騎嗎。
”
“當然。
”蘇毅來了精神:“這種重騎兵,其實我軍早已經研究透了,如果再遇上,絕對能殺得其片甲不留。
”
“上次一戰,連同鬼王在內,其六十萬大軍覆滅,鬼族啊,元氣還沒恢復呢。
”蕭遠道:“如果恢復了,怕是還要卷土重來,畢竟惡魔之心。
”
“陛下的意思是”
蕭遠道:“得先消滅這個小鬼族,亡其國,滅其種,讓他們徹底消失!
”
“陛下聖明!
鬼族泯滅人性,實不該留!
”
“先探探吧。
”蕭遠說了一句。
旋即又想起什麽,正色道:“對了,你的咳嗽好點沒,朕不是讓錦鯉去將軍府看看了嗎。
”
“謝陛下關心,錦鯉姑娘確實神醫,她開了藥方,臣調理之後,已經好了很多了。
”蘇毅道。
“那就好,千萬注意身體。
”
“陛下.臣.”蘇毅心中一暖。
“好了好了,走吧。
”
另一邊,季平回到軍械司後就馬上找來了紙筆,快速寫了一道奏章,上書朝廷。
很快得到蕭遠批複。
拿到紅筆批示後,他更是片刻都未耽擱,直接尋到了戶部尚書陳懷明那裡。
戶部掌管著戶籍和財政,一般朝廷撥款都會從這裡出,但戶部這邊有時候也會把你拒的懷疑人生。
季平之前就來過,口張的很大。
眼下又見到他,陳懷明不由苦笑了笑,道:“季大人,武庫撥款這種事,本官哪敢擅作主張,而且你要的那麽多。
”
說著又道:“你別急,我已經上報陛下了,相信過幾天就有定奪。
不過說實話,你這要的數目,我看很懸啊。
”
他並不看好。
哪知季平卻直接將公文拍到了陳懷明幾案上,樂呵呵道:“陳大人請看,陛下的紅批。
”
“啊?
”陳懷明心裡一驚,連忙拿起,仔細看了起來。
公文就是季平的奏章,內容簡單明了:臣奏請白銀二十萬兩,以改備軍械所用。
公文一側,批了一個紅色的‘準’字,確為蕭遠筆跡,而且還加蓋了皇帝印。
“這,這。
”陳懷明傻眼了。
“陳大人,趕緊的,下官還要趕回軍械司呢。
”季平催促,其實極少與官場打交道。
“呵呵,呵呵,這,這,沒想到季大人這麽快就拿到陛下批示了。
”陳懷明一臉強笑,像是心疼錢的小媳婦。
說著又歎了口氣站起身:“好吧,戶部這就撥款,隻是季大人啊,這可是整整二十萬兩白銀啊”
次日早朝。
陳懷明忍不住將這件事提了出來,說道:
“陛下啊,武庫動輒撥款二十萬兩白銀,折算銅錢,那可是整整六千萬啊,如此耗資甚大,如何是好啊。
”
六千萬軍費,其實再正常不過,但陳懷明作為戶部尚書,心疼錢是在所難免的。
蕭遠道:“武庫乃國家利器,豈能不花軍費。
”
“可是陛下.”陳懷明哭喪著臉:“如此耗資,若長此以往,國庫何以承擔。
”
“好了陳愛卿。
”蕭遠稍稍安撫:“朕明白,軍械司此次撥款,季平已詳細匯報。
”
“是。
”皇帝都這麽說了,陳懷明隻能應了一聲,退回班列。
隨後,蕭遠又與眾臣主議了朝政一事。
將每日的早朝,改為了五日一朝。
這並不是他懶於政事,而是非常有必要的制度更改。
因為哪有那麽多國事,很多時候,上朝都是一些小事說說便退朝了,這是沒有意義的。
而大臣們每天上朝,有的住處並不在皇宮附近,需要淩晨兩三點就起來,就算離得近的,也需得提前等候,因為朝會遲到是非常嚴重的。
五日一朝,是最佳方案,亦是眾臣磋商的結果,提出來好幾天了,直到今天才有定議。
這樣就避免了很多繁瑣無意義的東西,小事可以拿到一起說,當然,如果碰到緊急情況,又不在上朝期間的話,大臣是完全可以入宮求見皇帝的。
而這些都是基於對國家政務、大臣們的考慮。
其實蕭遠的政務並沒有任何改變,就算五日一朝,他每天該批的奏章還是要批,該在書房忙還是得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