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吾家阿囡

《吾家阿囡》第217章 釣魚

吾家阿囡 閑聽落花 2452 2024-02-28 14:56

  李小囡回頭看向周沈年。

  “有魚嗎?
”周沈年忙笑問道。

  李小囡笑著點頭,欠身往前,將浸在水裡的竹簍拽上來給周沈年看。

  “喲,你還真會釣魚,這幾條鯽魚不錯。
”周沈年伸頭看著魚簍裡四五條魚,笑道。

  “家裡有半塊豆腐,燉個鯽魚豆腐湯,唉!
”李小囡放下魚簍,伸手拽起釣杆,甩上來一條七八寸長的白水魚。

  李小囡伸手抓住魚,脫了鉤放進魚簍,眉開眼笑,“托先生的福!

  “清蒸絕佳!
”周沈年哈哈笑道。

  李小囡從一隻破陶片上拿起半條蚯蚓穿好,重新甩下鉤。

  “先生不是本地人吧?
府學的先生?
”李小囡看向周沈年。

  “從杭城過來的,我像是府學的先生?
”周沈年看了看自己。

  “挺像的。
”李小囡仔細打量著周沈年。

  “我這學問可當不起府學的先生,要在城外一家人家當帳房先生。
姑娘住在這附近?
”周沈年看著李小囡一身家織粗布衣裳。

  這一帶都是有錢人家的宅院,這小妮子大約是哪家的下人,或者是家離這兒遠一些的窮家孩子,專程過來釣魚的。

  “不算遠,先生是來訪友的?
”李小囡讓出小馬紮,示意周沈年坐。

  “不用不用,我還有事兒。
算是來訪友吧,這兒景色不錯。
”周沈年笑道。

  “先生訪到友人了嗎?
訪而不遇?
”李小囡笑問。

  “你這小妮子,還知道訪而不遇。
”周沈年笑起來,“算是吧,你經常來這裡釣魚?

  “算是經常吧。
”李小囡笑眯眯看著周沈年。

  “那這附近的人家,有沒有你認識的?
”周沈年指了指綠樹掩映之中的幾座宅院。

  “那一家姓黃,主人家是做珠寶生意的,那一家姓吳,他家有個秀才,這一家姓李,他家也有個秀才,別的就不知道了。
”李小囡指著自己家,和左右鄰居,笑著介紹。

  “這一家姓李的,你見過主人沒有?
聽說是姐妹幾個。
”周沈年不動聲色的打聽。

  “見過,先生為什麽要打聽人家姐妹?
”李小囡側頭看著周沈年。

  “嗐!
你這小妮子可不能這樣亂講話!
”周沈年嚇了一跳,“我一把年紀了,你瞎講講沒事兒,可人家家裡都是小娘子,可不能這樣亂講話!

  “多謝先生教導。
”李小囡忙欠身受教,隨即笑道:“先生是姓周麽?

  “嗯?
”周沈年眼睛瞪大了。

  “世子寫了信,說先生今明兩天就該到平江城了。
”李小囡笑道。

  “你?
”周沈年指著李小囡,再次上上下下打量她。

  “先生沒認出來我麽?
”李小囡也低頭看自己。

  “沒想到姑娘如此簡素。
”周沈年有些尷尬。

  “石滾沒跟你講過嗎?
我大阿姐管家嚴謹。

  “就像今天吧,梅姐今天早上買了五花肉了,家裡還有雞蛋,我想吃魚,梅姐就講有肉了,不能再多花銅鈿,我隻好自己過來釣魚,好在收獲還不錯。

  李小囡說著話,拉起魚杆,魚鉤空了沒有魚。

  “算了,這些就夠了,咱們回去吧。

  李小囡收起魚線,拉起魚簍。

  周沈年想伸手去接魚簍,可簍子裡的魚撲騰的魚簍不停的往外濺水。

  他這件緞子長衫剛剛上身!

  “先生今天在我們家吃飯吧,清蒸白水魚。
”李小囡扛著釣魚杆,拎著魚簍子,帶著周沈年進了後角門。

  李小囡將魚簍魚杆交給梅姐,洗了手,拎著剛剛滾開的一銅壺水,到正院廊下,讓著周沈年坐下,沏了茶。

  “在下聽世子爺說過姑娘從織坊收織工的事兒,聽說姑娘已經收了四五百織工,沒想到姑娘自奉如此簡素。
”周沈年打量著四周,十分感慨。

  “唉,不是沒辦法麽,我這生意做到現在,出去的銀子比進來的多,窟窿越來越大,皮蛋行賺的銀子全貼補進來了,還欠了兩千多銀的外債,要是有銀子,我也想錦衣玉食。
”李小囡一聲哀歎。

  周沈年呆了呆,失笑出聲。
“那姑娘知道在下過來找姑娘是要商量甚麽事兒嗎?

  “知道啊,世子信上說了,說是先生的意思,收秋蠶繭這事兒,我做比世子讓人出面要合適得多。
”李小囡再歎氣。

  “是在下多嘴了?
”周沈年仔細看著李小囡的神情,試探了句。

  “我也是這麽想。
有幾件事得請教先生,一是絲綢經海稅司交納的出海稅,現在議得怎麽樣了?
”李小囡看著周沈年問道。

  “在下手裡最要緊的一件事務,就是翻看從立國之初到現在,江南人工價,糧價,地價、桑價,生繭價等的變動變遷,已經寫了兩封信報給王爺了。
”周沈年答的十分謹慎。

  “那照先生看來,這出海稅能不能降下來些?
能降多少?
”李小囡接著問道。

  “這個,”周沈年一臉乾笑,“在下到世子爺身邊侍候,還不到一個月呢,實在不敢亂講話。

  “嗯。
第二件事,先生對咱們江南的絲綢行知道多少?
”李小囡接著問第二件事。

  “姑娘說的這個知道,往哪兒知道?
”周沈年笑道。

  “絲綢行在行的織坊,是一塊鐵闆,幾乎沒有縫隙,還是縫隙不少?

  “怎麽會沒有縫隙!
不是縫隙,是一道一道極大的裂痕,有些還有世仇呢。
可這會兒對上世子爺要做的事,這些在行的織坊,大約就是鐵闆一塊了。
”周沈年看著李小囡。

  “照我打聽到的,絲綢行管得太緊了,各家織坊的織機數,每年出的綢子各品類各等級的數量,一年定一回,定下來就沒什麽餘地,在行的織坊有本事沒本事沒什麽分別。
是這樣嗎?

  “是!
姑娘有什麽打算?

  “秋蠶繭的事,我問過大堂叔,大堂叔講,所需銀子數目巨大,說銀子還不算難處,蠶繭收上來,立刻就得煮出來繅絲,這都是手藝活兒,江南的繅絲和染坊一向仰承絲綢行的鼻息過活。

  “除此之外,還有明年的春蠶,要是絲綢行放了話出去,隻怕所有的蠶農都要減養甚至不養。

  李小囡看著周沈年,周沈年迎著李小囡的目光,欠身笑道:“那姑娘的意思呢?

  “平江絲綢行有位姓於的行老,我做細布生意沒幾天,他就跟在後面,也做起了細布生意,聽說這位於行老為人精明,織坊打理的極好,極會做生意。

  “您說,要是咱們去請教這位於行老,他會怎麽辦?

  “這事兒姑娘去最合適,先悄悄兒的走一趟。
”周沈年笑道。

  “那先生替我想想,該怎麽跟這位於行老說這事兒。
”李小囡笑眯眯。

  “在下先去悄悄看看這位於行老,再讓人打聽打聽於行老的家世過往,快的話,明天午後給姑娘答覆。
”周沈年欠身笑道。

  “有勞先生了。
”李小囡笑謝。

  “不敢當不敢當。
在下立刻去辦這樁差使。
”周沈年站起來告辭。

  李小囡跟著站起來,將周沈年送出後角門。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