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除妖人》第632章 顧旭的構想
正月初一。
按照大荒的習俗,在每年的這一天,人們會在紅紙上書寫幾句吉祥話,如“元旦開筆,百事大吉”、“元旦開筆,讀書進益”等,以此作為新一年的好兆頭。
皇家同樣有這樣“元旦開筆”的傳統。
然而與民間相比,皇室的“開筆大典”顯得更為莊重,禮儀方面也更為講究。
而題寫的內容,通常是一句卦辭,更多地蘊含了對整個國家的期許和祈願。
在這個寒風凜冽的冬日清晨,顧旭走到絳雲殿書房的長案旁。
他先是在金杯中倒滿屠蘇酒,又在燭台上點燃了一根嶄新的白色蠟燭。
然後他取出驚鴻筆。
筆尖在宣紙上方久久懸停,卻遲遲未曾落下。
“寫什麽呢?
”他陷入了沉思。
他清楚地記得,不久前在皇宮中偶然翻閱到了天行帝在位二十餘年所書寫的“元旦開筆”。
無論是初登皇位,還是穩坐江山;無論是歲月靜好,還是天災連連;無論是妖魔橫行,還是外敵進犯,天行帝的“開筆”之言始終未變,永遠都是那句簡短的“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似乎,他將整個國家的命運興衰全然寄托在了上蒼的庇佑之上。
但顧旭深知,天行帝作為太上昊天的意志投影,除了香火之力外,對於其他事物,他皆漠不關心。
顧旭當然不會抱有如此“無為而治”的心態。
尤其是在昨夜與薑照月深入交談之後,他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夏正面臨的深重危機與巨大壓力。
國內戰火剛剛平息,外部敵人又步步緊逼。
每一刻的松懈,都可能讓大夏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在這樣的局勢下,他明白自己必須竭盡全力,才能擁有抵禦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的能力。
片刻之後,筆尖落下。
隨著他的筆觸在紙上流轉,一行行遒勁有力的字跡逐漸顯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一抹陽光透進窗口,灑落在白紙上,似乎給黑色的墨跡鍍上了一層燦爛的金邊。
顧旭凝視著這行字,沉默許久。
看到開頭“天行”二字,再看到句中的“自強”,他從中體味到了一股強烈的諷刺意味。
隨後,他將這吉字封存進黃匣之中,轉身走出了書房。
…………
與此同時。
洛京城的文武百官也已經從家中出發,趕來紫宸宮,參與一年一度的“正旦朝會”,向皇帝拜賀新年。
按照慣例,“正旦朝會”通常在奉天殿舉行。
然而,由於奉天殿廣場目前被一條銀龍所佔據,官員們隻得繞路而行,轉而在規模略小的光政殿舉行“朝賀儀”。
當官員們從沉睡的銀龍旁邊路過,看到它數十丈長的龐大身軀,感受著磅礴的龍威,他們隻覺得又敬又畏,有些人甚至走路的步伐都不穩了。
顧旭端坐於禦座之上,接受了文武百官的行禮拜賀,並接收了他們進獻的賀表。
然後他揮了揮手,示意其他官員退下,僅留下洛川一人,與他一同在殿中商討要事。
“根據昨晚薑照月的說法,靈霄界的發展速度遠超出我們的想象,”顧旭神色凝重地說道,“他們已經佔領了另外十九個世界。
對於他們而言,消滅大荒絕非難事。
“也許,我們推廣功法秘籍、打破知識壟斷的計劃,得盡快提上日程。
”
“帝君,您是決定依照先前所說的那樣,將那些從各大世家門閥和宗門幫派收繳的秘籍進行抄錄,並向全天下進行推廣嗎?
”洛川詢問道。
顧旭搖了搖頭:“這些秘籍,它們隻是死物而已。
如果我們隻是簡單地將它們交到天下修士的手中,那麽,當他們遇到難題時,誰會為他們解惑呢?
當他們犯錯時,又有誰能及時指出?
當他們有了創新的想法,又該如何迅速與更多人分享呢?
”
“您的意思是……”洛川似乎隱隱察覺到了帝君的心思。
“文昌,想必你已經注意到了,近期紫府軍憑借‘清都令’,在武英殿內修習《夏皇經》,進展可謂神速,”顧旭說道,“他們在‘論道室’內討論得如火如荼,這也為我提供了不少改進功法的靈感。
“我想,我們是否可以把‘清都令’推廣到全國各地,讓全天下修士都能在‘論道室’中各抒己見,都能在‘論道之境’裡切磋較量,從而讓思想的火花更激烈地碰撞。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把功法秘籍的內容,直接放到‘清都令’的幻境空間裡。
修行者可以用功勳或銀兩進行兌換。
“除此之外,再在這幻境裡設立一種虛擬的貨幣。
“修行者隻要為別人答疑解惑,或是在論道之境中取得佳績,或是給‘清都令’貢獻出自己編寫的秘籍,就能獲得相應的獎勵。
這種虛擬貨幣同樣可以用於兌換功法秘籍……
“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我們可以把‘論道之境’各個境界排名靠前的修士,以及貢獻最大的修士,通報全國,做出表彰。
“這樣一來,便能激發出他們奮發圖強的鬥志和分享交流的欲望。
“雖然這遠遠不足以讓大荒的實力在短時間內超過靈霄界,但是我相信,在這樣一個活躍的、包容並蓄的、鼓勵分享和創新的氛圍裡,大荒修士的進步速度,一定勝過於大齊王朝那閉塞的、一潭死水般的環境……”
洛川站在大殿之中,靜靜地聆聽著顧旭詳細闡述他心中的構想。
他深感帝君今日所言,絕非一時興起的念頭,而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面面俱到的方案。
隻等今日時機恰到好處,才向自己娓娓道來。
隻聽見這時,顧旭忽然提高了音調,改變了自稱,他說道:“……朕作為大夏皇帝,既然要求天下修士傳經送寶,那麽朕就理應為天下之先,以身作則,為眾人樹立榜樣。
“朕此生每一種道法的修行經驗,每一張符篆的改進思路,以及每一條咒文的使用心得……隻要是對天下人有用的,朕都會無償分享在未來的’清都令‘中。
“文昌,你來說說,朕這想法,是否可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