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優化軍功爵制度與永免天下徭役
“可是陛下,天下之地,唯我中國之地最富,天下之人,唯我中國之人最多,其他地方多為人煙稀薄、土地貧瘠之地,即便得到後恐也對不起所花軍餉。
”
畢自嚴這時候說道。
“有些地用來耕作自然貧瘠,但若是開礦開海,則會是富饒之地,這得看為政者怎麽開發,李冰父子肇建都江堰前,蜀地也算不上是秦國大糧倉,善治之臣就在於使窮山惡水變成富庶之地,開疆辟土的事,朕交給將士們,但如何把開出來的疆土變成增加大明國庫收入之地,就靠你們這些治世之臣了,如果你們做不到,就退位讓賢,如果退位讓賢也不行,那就隻能讓利於新貴新民,如方家一樣,把官營股份讓出來。
”
朱由校這麽回答後,畢自嚴隻得回道:“是!
”
“如此說來,現在的關鍵是,得鼓勵將士開邊,增強軍備。
”
徐光啟回道。
“這個容易,隻要肯賞軍功,將士們巴不得天天有仗打。
”
熊廷弼回道。
“是得賞,不但要賞,還得優化軍功賞賜之制度,賞銀、官爵、榮譽,不要把最高之賞限制得太低,另外要實行更嚴謹更周密的軍功爵制度,公爵什麽標準,侯爵什麽標準,還有要多分出些爵位來,公有郡公、縣公,侯、伯這些也細分,伯以下也得多分出一些官爵來,最低的官爵門檻得降低,殺一敵者,便可得之,總之分出使我大明將士積極於沙場建功,使天下兒郎,要麽寒窗苦讀、要麽沙場建功,富貴不隻一條路,將方家所讓出之官利,劃撥到軍功賞,每年所增加的分潤皆增加在軍功之賞上面。
”
朱由校說著就道:“大明已經多少年沒有因軍功而授人王公之位了!
可見武德的確沒重現昔日光輝啊!
總的讓朕在將來有機會也搞一個大明的淩煙閣功臣畫像集吧,不然,何敢稱大帝聖君?
!
”
秦良玉聽後抿了抿嘴,神色有些興奮,皇帝陛下想要以軍功而封幾個王公,她自然也是很心動的。
“你們立即去辦!
”
朱由校接著就斬釘截鐵地吩咐了一句。
“遵旨!
”
……
“你立即帶信回去給族裡,就說老爺我的話,族中所有少爺,凡兩次以上鄉試未中舉者,全部改習武,備考講武堂!
不然,軍功封爵就成別人家的事了!
另外,族中人若有好兵法武藝者,可轉為習武,族資拿出部分來建一所武學私塾。
”
“如今陛下這麽說,老夫已意識到,今後天下形勢有變,重文抑武將會變成,文武並舉,甚至武貴於文!
你們幾個明年改報講武堂!
”
“大明開疆辟土難以避免,不然就是割我們自己的肉,新的一波王公貴族將會出現,這個機會,我們宗族得抓住!
”
在朱由校與大臣們議論今後要對外擴張以及優化軍功爵制度,甚至將原屬於方氏一族的官利用於軍功賞分紅後,朝中公卿大臣們就立即開始暗中為自己宗族籌劃起來,並立即開始要求宗族改變對家族子弟的培養方向。
這些人離皇帝最近,了解朝廷大勢也更快,自然反應也最快。
武臣們知道朝廷要大肆開疆辟土乃至優化軍功爵制度,甚至連皇帝陛下都決定要在將來封些王公,而證明自己算是大帝聖君後,自然也非常激動,知道自己這些人的黃金時代真的要來了。
而因此,報名考大明講武堂的士子開始遠超錄取的名額十餘倍。
各類兵法的書也開始大賣,甚至關於戚繼光、俞大猷、徐達、常遇春、乃至嶽飛等人的故事也開始越來越受歡迎。
帝國開始越來越尚武。
兵部從軍械製造總局的戰船與火器采購訂單依舊在加大,連帶著蒸汽機的需求也跟著增加,使得鐵礦石與煤炭的需求量也開始暴增。
當大明皇帝和他的大臣們決定在帝國出現蒸汽機後所獲得的生產力,寧肯轉化為用來開疆辟土的槍,而不是放棄新科技的應用,然後割讓自己的利益給新增加的帝國人口後,就注定大明這台國家機器要開始他對外擴張的步伐,而沒法停止。
“啟稟陛下,樞密院上題本言,接下來,當擴兵五十萬,在九邊各鎮,各增加一個近衛軍一樣建制的軍。
”
“啟稟陛下,兵部上題本言,預計明年需增產八十萬支燧發槍、五萬門天啟六年製火炮、七十四艘戰艦等,需銀幣一千零六十萬餘元。
”
“啟稟陛下,工部上題本言,目前鐵礦缺口達三百萬斤,綠礬缺口達一百萬斤,燒鹼缺口達六十萬斤、煤炭最缺,眼下蒸汽機大規模運用,預計需增加八百萬斤煤炭,另擴建蒸汽機制造廠,預計耗銀兩百餘萬元銀幣……”
……
大臣們此時就如此向朱由校稟報著。
重工業經濟因為擴軍而依舊飛速運轉著,在這些需要被朝廷兵部和工部大量采購的兵械與礦石背後,都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工人來完成這項生產任務,並因此獲得財富。
這些財富來自朝廷的稅收,來自官營產業的貿易收入,而又終將通過這些工人之手流入到民間商人的手裡。
“全部按票擬批紅!
”
朱由校在看了這些題本後,回了一句。
接著,朱由校並又說道:“工人和商人的數量接下來肯定會快速增加,單純土地過活的地主和自耕農的收入無疑會越來越不如以前,但糧食還是很重要的,朕之前說過,一旦商稅收入超過田賦收入一半,便免天下徭役,現在便敕旨天下,從此永廢徭役之法!
”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袁可立喜不自勝地下拜回了一句。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其他輔政大臣也跟著激動地回了一句。
畢竟這真的是上千來未有之善政。
“饒是文景之治、貞觀開元,也未有過如此之事,天下徭役盡免,這真正是國朝極盛之象征!
”
而在高呼萬歲後,畢自嚴就先忍不住地又說了一句。
“徭役素來便是累民之政,甚至多有服役而斃命者,進而影響一家之生產,如今盡廢徭役,無疑會使百姓生活更加安寧,而民變之事更少矣。
”
袁可立也緊接著笑著說道。
“但我漢家人素來是勤勞的,一刻也不願意閑著,如今免了徭役,農閑之後,他們大多數必不願意閑居鄉裡,坐吃山空,必然會進城務工,但路引制度對士紳管禁不嚴,對庶民卻是管禁甚嚴,接下來,得把路引制度改改,讓百姓們可以自由選擇去何處務工,也算是讓民間富裕的勞動力發揮出最大的價值,使勤者更加富裕。
”
朱由校這時候則提出了進一步的諭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