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651.第651章 天一放晴,殺蟲必須進行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 YTT桃桃 3367 2024-09-13 13:51

  第651章 天一放晴,殺蟲必須進行

  這面,大會還沒有散,村裡就來人了。

  方員外趕著牛車帶著家人通通回來了。

  “福生,我不是攆你的意思,你可別多想,該住就住你的,我們家自己找宿,看看哪戶老鄉家還有地方?
我是不能在那個村住了。

  任七叔搶話問:“怎的呢?
”太久沒有出村了,也想知道知道外村情況。

  方老爺子回答前,先大緻看了眼村裡,他就知道任家村會不一樣。

  即使被大水衝刷過後也挺破亂,但是比起其他村強太多了。

  “我在的那個村,那墳包都被衝開了,認不出誰是誰,也不知道是誰的親人。
能認出的,自然被家人領回重埋,認不出的乾脆就在村裡路上擺著,那樣的村能住人了嗎?
”天熱,再不拾掇不得生蛆啊。

  方員外還很迷信,總覺得那些屍體被衝出來,晚上能聽見鬼叫。

  任七叔疑惑地瞅他三哥,很納悶啊,認不出是誰就不管啦?
這是什麽思維方式:“大夥怎就不幫幫忙,管是誰家的,附近埋的一定是村民認識的,搞不好就是自個祖先。

  方老爺子無奈地搖搖頭,告訴大夥道:

  “說來說去,無非是哪有功夫管死人?

  都在忙自家的房屋田地保自家財產,那田被水淹的壓根就下不去腳,他們也天天去地裡,不會去埋那些人。

  而且別說墳包了,埋的畢竟是死人。

  就是村裡有兩戶茅屋倒塌的,活人被砸的很重都在村裡路上坐著,頭上受傷腿受傷不能挪動,吊著口氣,也沒什麽人管。
唉。

  怎麽管?
那兩戶房子都倒了,在下大雨最嚴重那兩日倒的。

  那時候雨特別大,院裡跑水,各戶都在忙自家,倒塌的那兩戶人家,存的那點兒糧食沒有及時背走,都被雨澆的發黴。

  斷腿的那名老漢,就是為搶家裡糧食才被房梁砸斷了腿。

  所以說,隻要管就要給領家去,領家去就要管吃管住。

  村裡不是沒有熱心腸的人,可是一想到那房子都沒了,糧食也發黴,給領家去要白白管吃管住好久,也就打了退堂鼓。
不忍心看的都繞道走。

  方員外的兒子說:“倒是我爹,還不怎麽熟悉呢,都不曉得名,剛離開前給了那兩戶人家高粱。

  方老爺子擺擺手,不讓兒子再多說。

  不是什麽可顯擺的事,遇到了總是不能眼睜睜看著,就當給自家積德。

  能幫的也隻能是這些,總是不能讓他們去家裡住的。
雖然他們要回任家村,那個房子空著,但是不中,家裡還有存糧,還有一些家當。

  “那個村的裡正呢?

  “先頭大門緊關,村民去找過他,他在房頂補瓦,說自家一堆事兒。
後頭雨小了就套車走了,裡正家在外面田地多。

  任族長腰闆挺的直直的,斜睨任家村村民:聽聽,你們給我好好聽聽。

  村民們:嘿嘿,聽著呢,瞪俺們幹啥,這真是貨比貨得扔,還是俺們村的團長和裡正好。
真有那危房裂開了縫,人早就轉移走了,啥事沒有。

  任族長更有底氣了:“少來這套,還得拿銀錢吊著你們才配合。
我和你們團長如此操心圖啥,為誰好?
你們要真有良心,好好的,聽見沒有?

  “聽見啦!
”稀稀拉拉,不怎麽齊整的回話。

  裡正爺,你就是給俺們感動哭了,也別想收回獎十兩那話。

  還是十兩白銀吊著我們比較好。

  而這面,趁著空檔,宋阿爺已經與方老爺子三言兩語講解完大會精神。

  阿爺怕方老爺子多想,咱兩家走得挺親近的,可不能誤會彼此。

  打算再強調強調我們家人也要如此辦,買賣全停了,損失老大了,不能隨便出村。

  凡是出去的,就是福生過段日子去城裡,搞不好回頭也要隔離,福生說了,到時看看情況再定。

  方老爺子已經當著全村人面前,對宋福生喊道:“團長,聽說才回村要隔幾日的,那我們住哪?
您給看著安排安排?

  宋福生回眸與他對視,微點了下頭,心中了然。

  方老爺子也眼中帶笑:福生才開完會,咱們不能轉頭就搞特殊,要支持福生。

  “七叔?

  “噯噯。

  任七叔趕緊領方老爺子去認棚子:

  “你全家就住這間大棚子,裡面有泥鍋,有柴火,有用木闆搭的鋪蓋。
我知你家家底厚,你可以現在從車上卸下些油鹽米肉,自己煮飯,七日內就不能出棚子了,從今兒開始算。
你家牲口我們會有人照顧,絕對不會瘦,放心。

  任七叔看著老方一家向下卸東西時,還和方老爺子補充道:

  “對了,要記得,七日內,你家裡人要是有頭疼腦熱的趕緊報告,經過村裡老王頭把脈,確定了就要搬出去,搬到另一個棚子,我得按生病人頭算記發口糧的。

  村裡老王是給豬看病的,任家村滿打滿算就這一個赤腳大夫,問他摸人脈行不行?
他說太行了。

  方老爺子疑惑:“白供口糧?

  “啊,不過,隔離的不管飯。
”誰讓你出村了?
“你得真病了才白供,一日白給一頓筷子能立住的稠粥。

  就這種救濟糧,還是用公中銀錢在宋九族家手裡買的、在小地主家買的呢。

  總之,反正村裡幾個大戶都出了些米。

  而且公中是按照高糧價回購的,要不然外面糧食漲價,人家憑啥將糧平價賣給村裡?
萬一不夠吃還要高價出去尋買。

  方老爺子擺手:“行了,你不用說了。

  他家不差那頓稠粥,他們家人還是別有病的好。

  任子玖的媳婦望著方老爺子一家心想:行了,團長嫂子也不用回答她了,她已經知曉答案。

  看來回頭就要給公爹和娃他爹準備鋪蓋、七日的米面油鹽醬醋單獨裝,以保證公爹回村被隔離,她就能將物什遞過去。

  會議還在繼續。

  任族長拿著小本本:“下面我念到名字的來領,開會前不是讓你們帶空罐子來嗎?
帶來。
任大發家?

  “這呢。

  “給你,你家的石灰、艾草,三哥,按他家量給倒火鹼水。

  “老十四家?

  “到。

  “螞蚱子家?

  “來啦來啦。

  這些石灰、艾草,火鹼,通通是先從村裡各戶收集上來,公中出錢買,以防有的人家有很多,有的人家沒有,馬老太是最大份。

  老太太留了很多給自家,沒有實報數目,剩下的才賣給村裡。

  這裡有個插曲,是宋福生說親娘:“你怎麽還漲價呢。

  老太太掐腰,嗓門響亮:

  “你也就是我兒子,換別人說這話,我就一句:你愛買不買。

  你以為城裡好進?
好買?
城裡會不漲價?
不服氣自己去試試,比我這裡都貴你信不信。

  我為了這些,當時雷劈的人就倒我眼麽前,把我嚇的?

  及時憋回尿褲子的話。

  “就這,還沒算我累死累活給推回來,我憑啥白白為別人頂風冒雨?

  要不是你口口聲聲說一個傳染倆,你以為我費勁推這些,我會賣它?

  任三叔正巧聽見兩耳朵:“你娘說的句句在理,多不容易,你可別隻為大夥讓你娘吃虧呀。

  馬老太瞪他:哪冒出來的,俺和俺兒說話呢,關你什麽事。
這老頭怎麽那麽煩人。

  任族長還在點名,已經點到孫婆子家,宋阿爺緊隨其後被點到。

  宋九族大家庭雖然不缺,但是該領還是要領的,公家統一回購分發,全村的福利。

  “老爺子,你家是大戶人家,人口多,分得這兩袋子艾草,一大罐子火鹼水。

  “是是,”嘖,福生不讓分家,非說九族是一家。

  任族長揮舞著手中的本子,熱的一腦門汗喊道:

  “都聽好嘍,徹底清除院落淤泥,尤其是住的各屋和牲口棚。

  用石灰乳刷地面、棚頂、牆壁,發給你們的火鹼水用於每日一早一晚噴灑,艾草熏蒸衣裳,熏蒸屋裡,熏熏自己。

  一定一定要做到全方位?

  任族長換了口氣也是忘詞了,看向宋福生。

  “不留死角。

  “對,要全方位,不留死角!

  自此,從方員外一家主動配合隔離,從這場連發東西還預備要發獎銀的“誓師大會”開始,任家村的“防疫保衛戰”正式打響。

  村裡一眾被點名的漢子扛著鋤頭、鐵鍬,背著筐去往河邊,清除水退後村裡各處的汙物、垃圾。

  於大爺跟著隊伍推車前行,隻要是糞便他就裝走,收集一車就送到糞坑。

  還有一隊年紀稍大的男人們,在用笤帚清掃村裡的各路面,將積水掃走。

  公共區域,該燒的燒,該掃的掃,該埋的埋,地面再乾一乾,進村這條路還要撒生石灰嘞。

  總之,天一放晴,殺蟲必須進行,糞坑加藥殺蛆,室內更要滅蠅。

  整個村,家家戶戶都動了起來,連續兩天,還沒乾完。

  孫婆子戴著口罩問隔壁:“你幹啥呢,你家院子拾掇完啦?

  “沒有,剛用艾草蒸完衣裳,我嗆得慌,坐院子裡用藤條和蒸乾糧的屜布做個罩,飯得了就給罩上,不招蒼蠅,我以前去河對岸串門時見過。

  都是隔牆說話,不讓聚堆嘮嗑。

  孫婆子回頭就張羅家人:“你們快些去將柴火垛拾掇出來,我要做罩去。
”萬一,評選最體面人家要檢查飯桌呢,咱家飯落蒼蠅該落選了。

  與此同時,宋茯苓頭戴圍巾,嘴戴口罩,熱的累的劈裡啪啦往下掉汗,他們九族乘船回家啦,也在收拾院落各家新屋。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