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田園農家小地主》1338.第1337章 選官3
第1337章 選官3
誰人不知,普惠大師乃得道高僧。
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有深意。
如今卻自顧自的喝茶,要他們誦經,豈會沒有原因。
眾人不約而同的,排除雜亂的思緒,不聞茶香,不看那兩道悠閑品茶的身影,一心沉入在誦經之中。
一個時辰過去,兩個時辰過去,誦經的眾人早已饑腸轆轆。
好在宋青苑這邊,趁著空閑出去,吃了頓齋飯。
待回來時,就看見眾位候選人中,有人站了出來。
拱手道,“國師大人,不知下官等人可否去填飽肚子,再回來誦經禮佛?
”
“可以!
”
普惠大師笑著點頭。
“寺裡早已給眾位施主,備好了齋飯,老衲這就吩咐小沙彌,帶眾位前去。
”
說完,普惠大師轉頭,“戒空!
”
“是!
”
叫戒空的小和尚,立刻應下。
上前一步道,“請眾位施主,跟小僧前來。
”
片刻,飯堂內。
土豆,白菜,豆腐,茄子,豆角,由寺中的小沙彌端著,一盤盤的擺於桌上。
“這位施主,可否讓一下,待小僧把它擺好?
”
“好!
”
一位候選著起身讓開。
這邊剛才還熱熱鬧鬧的大殿,就隻剩下宋青苑和普惠大師。
宋青苑開口道,“大師讓他們吃齋念佛,以這個法子來觀察一個人的心性,確實不錯!
”
“然……時間太短。
”
“大師!
”
宋青苑輕輕一笑,“這些可都是有功名在身之人。
”
“能在萬千學子中脫穎而出,必不是吃癡傻之輩,他們又怎會不明白大師的用意。
”
“短短一日的功夫,誰又會堅持不下來,這麽快就漏了底細。
”
“錦寧縣主恐是是誤會了。
”
聞言,普惠大師搖了搖頭,“老衲所想並非如此。
”
“哦?
”
宋青苑不解。
普惠大師笑道,“老衲乃方外之人,不善打理俗世之物。
”
“既然此……錦寧縣主已經交於我手,那一切便依錦寧縣主的意思來。
”
“隻是嗎……”
普惠大師眼中閃過一抹精光。
“總要有個理由,讓人信服才好,不然豈不影響我慈善基金會聲譽。
”
“呃……”
宋青苑一愣,連忙點頭,“大師說的對!
”
她想起來了,當日她和普惠大師下棋時,普惠大師便說。
選人之事由她作主,至於其他的,則是他來搞定。
宋青苑學著大郎,三郎的樣子一拱手,“那一切就拜托大師了!
”
一會兒功夫,已過去一刻鍾。
去了飯堂用飯之人,也已陸續歸來。
其中一人特別虔誠的坐在蒲團上,未等普惠大師開口,便先誦讀起了佛經。
宋青苑冷眼旁觀,心裡暗笑,這人還挺聰明,知道表現自己。
若是她沒記錯的話,這人應該是三皇子推薦來的。
可惜!
可惜呀!
宋青苑這麽想著,便聽普惠大師道,“各位既已用完飯,那便繼續誦讀經書,感悟佛家真意。
”
“謹遵國師之命!
”
齊刷刷的聲音再次響起。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
一遍一遍又一遍,聽的宋青苑險些昏昏欲睡。
“大師!
”
這時,一道聲音響起,讓宋青苑打了個激靈,很快便又精神起來。
擡眼看去,隻見其中一名候選官員,已經從蒲團上站起。
看著普惠大師拱手道,“我們既是有功名在身的待選之人。
”
“今日前來的目的,隻為進入慈善基金會,得個一官半職,為朝廷盡忠,為百姓效力。
”
“然而國師自我們進寺以來,便叫我們吃齋念佛,做著和尚該做的事。
”
“敢問國師,此舉何意?
”
“阿彌陀佛!
”
面對這樣的質問,普惠大師巋然不動,臉上仍然帶著慈悲為懷的笑意。
“既然施主有此一問,那老衲這裡也有一個問題,想要反問失主。
”
“國師請講!
”
此人恭敬的道。
普惠大師淡淡一笑,“這位施主可還記得,慈善基金會是以何等名義而成立?
”
“這……”
普惠大師的問題,問的男人一愣。
非他不知答案,而是這個答案於他不利。
“是以佛家之名。
”
宋青苑見男人半天不答,便乾脆利落的接話。
“當日國師在普度寺,開壇講經時便曾說過,佛祖入夢。
”
“言大齊國運匯聚,福澤天下,該行善事催之,以助國運,以揚國威。
”
“特頒下佛旨,當成立慈善基金會。
”
宋青苑一邊說著,一邊向此人走去。
她的腳步略顯輕柔,聲音也並不洪亮。
可是那一步步,一聲聲,卻仿佛敲打在男人心上一般,讓他的額間不自覺的留出冷汗。
“錦寧縣主……”
男子張了張口,想要挽回幾句。
然而,宋青苑卻不給他這個機會。
“想要來慈善基金會做官,卻不了解慈善基金會的性質。
”
“那麽,我到是想問一句,你來這裡究竟是做事,還是隻為做官?
”
“錦寧縣主,在下並非如此想。
”
男人一拱手,快速的道,“在下來這裡,是想為百姓做實事,賑濟災民,為善揚善。
”
“可若隻是誦讀經書,不是違背了佛祖入夢的本意,恕在下不能苟同。
”
男人義正言辭的說著,身上的氣勢突然強硬起來。
他深知這一次恐怕無法入選,可他必須以言語找回場子。
否則,此事一旦傳出,他的官途也就到頭了,恐難再有升遷之機
畢竟,千裡做官隻為財這話,在心裡說說就得了。
誰敢明目張膽的炫耀,我做官就是為了錢財。
“但是……”
宋青苑張了張口,卻聽普惠大師的聲音緩緩響起。
“阿!
彌!
陀!
佛!
”
“施主有心為老百姓做實事,老衲替天下百姓謝過施主。
”
“然而做實事,可在任何一處,可在大齊的每一寸疆土,非我慈善基金會不可為。
”
“所以,還望施主勿忘今日所言,日後進入官場,當以百姓為重。
”
說到這裡,普惠大師聲音頓了頓又道,“我慈善基金會,是奉佛祖旨意而成立,當秉持佛家思想。
”
“哪怕是錦寧縣主,亦是做了佛門的俗家弟子,才可名正言順的打理慈善基金會。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