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頓時陷入一片混亂的狀态。
護士阿姨顯得慌亂無措,差點爆粗口:沒有誰家的孩子像你們家孩子這樣,不配合還專搞破壞的。
“小谷,你乖一點不行嗎?
”見給人添了麻煩,小谷媽媽焦慮地說教起兒子。
聽見兒媳婦這個話,小谷奶奶完全不贊成,反而是先指責了在場的護士:“你說你幹嘛呢你?
他是小孩子,本來就怕,你這樣搞,他能不更怕嗎?
”
被罵的護士瞅了小谷奶奶一眼。
小谷奶奶兩隻圓眼瞪着對方。
“這樣吧,我回頭和大夫說一聲,要不你這孩子不抽血了。
”護士轉身回辦公室裡去和兒科大夫說。
聽到這話,小谷媽媽立馬喊了起來:“哎,别走,沒事,同志,你抽血,我按着他手。
”
“她抽都抽不好,你叫她回來做什麼?
沒見她把這孩子吓得嗎?
”小谷奶奶對着兒媳婦再次一頓訓斥,“找個好一點的護士。
我看她年紀還不夠,沒有什麼經驗。
”
護士聽了這話硬是沒聲,估計是像小谷奶奶這種科病人的家長見過了,知道小谷奶奶這種人是什麼脾氣。
小谷媽媽見人家真的進了辦公室裡要大夫别管了,可急了,回頭和小谷奶奶怼起話來:“媽,你這樣說,人家真不管了我們的孩子了,要怎麼辦?
”
“真不管?
他們敢不管嗎?
人生病了都到他們醫院來了,他們不是大夫和護士嗎?
敢不管?
”小谷奶奶按着自己的理說道。
或許是聽見了小谷奶奶的話,旁邊一娃子的家長同樣對着給自己孩子打針的護士說了起來:“你這個針打了半天都沒有打進去,你别打了,找大夫來。
”
周圍有帶孩子的家長,叽叽咕咕着。
有的說東,有的說西。
有的顯然支持小谷奶奶的話,有的覺得這樣不太好。
醫患矛盾,最終最受傷的是患者本身。
小谷媽媽的顧慮才是真的。
要是家長難纏,人家大夫出于顧忌肯定不敢給積極的治療策略了。
說到底,不能說全是孩子家長的錯。
因為醫患起矛盾的正是這樣一個困局,無論家長孩子或是醫務人員都要面對孩子打針難的難題。
甯雲夕想着,到底這個年代和未來不一樣。
對于兒童心理學的研究,這個年代在國内是落後的,不争的事實導緻臨床醫學的困境。
要是在國外,這時候醫院裡的顔色早不像國内基本都是白色的世界了。
尤其是兒科,病房環境塗抹上豐富的顔色,設立兒童病人專用的遊樂區,醫護人員都不穿白色衣服,有助于緩解兒童患者的心理緊張。
同樣身為母親,看着小谷媽媽這會兒的無助,甯雲夕心痛着。
想着要怎麼辦時,記起了自己兒子帶的小書包,小書包在丈夫手裡。
剛好孟晨浩給部隊打完電話回來了,手裡正是拎着兒子的小書包。
甯雲夕接過兒子的書包,拉開拉鍊,拿出兒子塞在書包裡頭的玩具。
“媽媽。
”磊磊咽着口水兒,剛才看到針他也怕怕,躲到媽媽和醫生哥哥後面去了。
林尚賢不得不把他拉出來說:“磊磊,你要鼓勵自己的朋友,叫他要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