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幼窈也看了皇上的诏書。
滿篇的仁義道德,避重就輕,不輕不重地承認自己,受奸黨蒙弊,錯殺了功臣良将,有虧江山社稷,有愧于宗祖等等。
人非聖賢孰能無錯,這一點小錯,比及前開篇的仁治功德,已經是微不足道了。
虞幼窈滿心諷刺:“遲來的風光比草賤,馬後炮誰不會?
!
”
本朝自開國至今,還沒封過“一字王”的先例,周厲王也算是首開了先例,已經是莫大的殊榮。
皇上還賜了大周朝的“國号”,允周厲王冠以“周”字,以示皇恩浩蕩,彰顯“周厲王”功在社稷,功在千秋。
這樣的殊榮,在曆書上也是鮮少有的。
而自秦皇漢武之後,就隻有皇上才能冠以國号。
皇上封幽王殿下一字并肩王,朝中并無大臣反對。
賜号“周厲王”時,内閣卻有不少反對的聲音,但這些反對的聲音,卻并沒有阻止一意孤行的帝王。
也是因此,诏書才延遲了三天才昭告天下。
殷懷玺垂眸喝茶,似乎并沒有太在意這些。
虞幼窈看着表哥,忍不住問道:“朝野上下都在籌備周厲王的喪葬儀制,你真的不用親自出面嗎?
”
殷懷玺搖頭:“不需要了,三年前我已經為父王設了衣冠冢,将他與母親合葬在一處,想來對他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歸宿,我提出将他扶靈回幽州,也隻是不想讓他入了皇陵,埋骨京兆,以免他九泉之下,死不冥目。
”
說得再輕描淡寫,可眼底的複雜和哀傷,能瞞天過海,唯獨瞞不過她。
表哥一直對當年幽王府的禍事,耿耿于懷。
虞幼窈很心疼:“表哥,周厲王的一應喪葬儀制,皆按照國喪規制,君臣百姓舉國同哀,待服喪完了,長興侯諸人人頭落地,這事也該告一段落,表哥你……”
就不要再耿耿于懷了。
她抿了嘴角,始終沒将這句話說出口。
明明想要安慰表哥,勸一勸他,可每回話到了嘴邊,總覺得蒼白無力,一切都是徒勞。
周令懷淡淡一笑:“就像你說的,他這一生雖然短暫,可他年少得志,嬌妻伴側,建共立業,英雄一世,也算是求仁得仁,沒什麼可難受的。
”
隻是,心中難免悲涼。
師父曾經就說過,他是天命修羅,注定孤煞,非大德大福之人,不可與之比肩。
他對此嗤之以鼻,固執的相信,他的父母就是世間大德大福之人。
他不惜秘密練兵,以期北境安穩,讓父王立于不敗之地,以為這樣做,他們一家人就能安穩一生。
北境大小官員、豪紳們的猜測,也是沒錯。
他一早就預謀要将他們一一鏟除,隻等退了狄軍,就是收拾他們的最好時機。
可終究還是,低估了君心難測,也敗給了帝王心術。
父親之死,是内閣老臣揣磨聖心,威甯侯、長興侯、北境大小官員、豪紳,也不過是遂了皇上之心。
否則,這些跳梁小醜,他何曾看在眼裡。
想到了這些,殷懷玺聲音淡薄:“我小的時候,父親時常與我提及,與當今聖上的手足之情,許多事都是反反複複地掰碎了,揉細了地對我講,我時常對此嗤之以鼻,可聽得多了,難免會受到一些影響。
”
但凡他多謀幾分聖心,幽王府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場。
一切都是天意。
但是!
縱天意難違如何,他殷懷玺始終是要執刀在手,将這世間千煞萬劫一一斬盡。
天地神鬼共鑒之~
虞幼窈沉默了一下,又道:“我聽祖母說過,皇上在潛邸之時,确實與周厲王感情深厚,皇上登基之初,也是勤于政事,那時候朝局還算穩定,是突然生了一場大病之後,才沉迷道術,不思朝政,皇上不臨朝,不思政,不勤治,則眼昏耳聰,不能明辯,不知是非……”
言下之意,皇上也是後來才變得這般昏聩無德。
幽王府之禍錯不在表哥身上。
表哥也不該自責。
殷懷玺笑了笑:“我已經過了那個會将所的罪責,都強加到自己身上的年歲了。
”
他在戰場上,被長興侯偷襲下馬,醒來的時候已經過了月餘。
幽王府被一把火燒了一個幹淨,母親、長姐、家中一幹奴仆,還有那兩千精兵,全部葬身于火海之中,屍體無存。
父王通敵賣國,意欲謀逆,已經被秘密處死。
當時,他悲憤不已。
一心認為,是他為了緩解北境戰況,殺了北境的官員和豪紳,引得他們有機可趁,對父親下毒手,這才有了幽王府的禍事。
後來,他漸漸明白了。
若當時他沒有那麼做,一旦狄人攻破了狹裕關,幽王府依然在劫難逃。
殷懷玺淡薄聲色:“不過是時也,命也!
”
這一句“時也,命也”,幾乎讓虞幼窈當場落淚。
想着表哥家破人亡,從此之後天地之大,乾坤之廣,舉目之下,再無親人,虞幼窈心中驟然刺痛——
“表哥,周厲王與王妃求仁得仁,今後我陪着你患難與共,不離不棄,可好?
”
她不知道,這般許下承諾代表了什麼。
可她不知道,并不代表周令懷也不知道。
強壓在心中的妄念,因這一句話,宛如蔓草瘋長起來,将他的一顆心,密密匝匝地纏繞着,窒息一般,幾乎讓他透不過氣。
周令懷貪嗔癡欲念橫生。
不知為何,就想到了當時閑雲先生來虞府拜訪他時,偶然見得他畫的那幅《菩薩蠻》時,說過的話——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菩提是你,明境亦是你,本來就一無所有,就剩你自己。
”
“菩提是執,明鏡亦是執,本來一無所有,隻剩自己,卻徒惹塵埃,心中有執。
”
“這幅畫無非你心中貪嗔癡執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
“小子,佛宗講究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
“你這小子,偏要反其道而行,執我所執,執我所念,執我所相,隻為護一人菩提,一人明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