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賤人,可是長本事了,這麼多的粥米舍了去,便是陳米,也是值了價錢的,口口聲聲對我一片孝心,可這麼大的事,便是擅作主張了去,可見心裡頭是沒我這個母親,眼裡頭也沒我這個當家主母。
”
最可恨的還是,寶興米鋪的汪東全,竟也真的聽了一個半大的孩子,還真就出了府開始籌辦粥棚了。
将她這個當家主母置于何地?
楊淑婉氣得腦仁兒疼,李嬷嬷擔心她又犯了頭症,趕忙使人熬了丁大夫的藥,端了過去給楊淑婉喝。
待虞兼葭下了家學,知道了這件事,就來了主院:“大姐姐這樣安排也是沒錯,她一個半大的孩子,管着家裡還使得,可短了手,就伸不到外頭,這粥棚便是她主張搭的,也是要娘出面全了府裡的善名,這名聲還是娘得了去。
”
楊淑婉一聽這話,頓時眉開眼笑:“我一時氣着了,卻是沒往這上頭想。
”
虞兼葭微微一笑:“母親頭前病了一陣,家裡都是大姐姐在管家,外頭也傳了不少話,現在娘重新掌了家,也該出去走動走動,露一露臉,也好讓外人知曉,現在府裡頭是娘在掌家,虞府裡頭誰也越不過娘去。
”
楊淑婉聽得是連連點頭,哪還有半點氣?
第二日,虞幼窈就聽說,楊淑婉一早就去了寶興米鋪。
夏桃有些不高興:“粥棚明明是大小姐要搭的。
”
虞幼窈低頭抄着《地藏經》,頭也不擡:“計較這些做什麼,我搭粥棚子是為了祖母,又不是為了她,便是讓她得了臉,還能越得過祖母去,這粥棚可是因為祖母禮佛才搭的,祖母面上有光,虞府也得了善名,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
粥棚搭好了,京裡頭也有虞府善心的名聲傳出。
楊淑婉跟着一起操持,也是露了一把臉。
轉眼就到了四月初八。
虞幼窈一大清早就起身,沒與許嬷嬷一起學儀禮,讓冬梅伺候着換了一身素白對襟齊胸的襦裙,衣服上十分素淨,便是連多餘的紋飾也是沒有,不光如此,她身上也隻戴了最簡單的首飾,顯得清淡素樸。
梳洗完了後,虞幼窈簡單用了早膳,就吩咐春曉:“将我這些時候抄寫的佛經都帶齊全了,《地藏經》是要供奉在娘的長明燈前,《保壽經》是要供奉佛祖,以祈祖母安康長壽,可不能搞錯了。
”
春曉連連點頭:“小姐就放心吧。
”
剛到了辰時(7點),青袖就過來了:“老夫人打發奴婢過來問,大小姐可是準備好了?
”
“這就可以走了。
”虞幼窈帶着夏桃與春曉一道去了安壽堂。
虞老夫人一身灰藍,梳了圓髻,身上連首飾也沒戴幾件,也是寡淡:“抄寫的經文可都帶齊全了?
”
見虞幼窈點頭,虞老夫人這才與孫女兒一道出了門。
長輩出行,家裡頭少不得是要相送的。
這會,姚氏已經在垂花門前等着,楊淑婉不見人。
見老夫人過來了,姚氏連忙上前請安:“媳婦抄了些佛經,便是有勞母親一起供奉到佛祖面前。
”
說完了,便将裝了佛經的黑檀木盒遞過去。
柳嬷嬷笑眯眯地接過,虞老夫人點頭:“你有心了。
”
姚氏面露笑容:“母親到了外頭,可要緊着身子。
”
幾人正在說話,就見李嬷嬷也抱了一個黑檀木盒匆匆過來,向虞老夫人行禮:“今兒是米鋪施粥最後一天,也是最緊要的一天,大夫人一早就去了寶興米鋪操持,是要将這善事兒做齊全了,也能善始善終,所以便沒能過來送老夫人,老夫人莫怪。
”
虞老夫人面色淡淡地,也沒說話。
家裡辦粥棚的事,窈窈安排好了後,就跟她說了一道,本是做善事,虞老夫人就多關心了一些,哪有什麼不清楚的。
楊氏頭前是不樂意,可四月初六在外頭露了一回臉,便是蹦哒得飛起,天天正事不做,盡往米鋪裡跑。
大房搭了粥棚,二房不落人後,也辦了粥棚。
怎的姚氏不像她這樣多大點事,就上竄下跳了去?
可見是自個治家不行,讓窈窈壓了氣焰,是尋了機會就想顯擺了出去,讓人瞧了。
真正是沒眼瞧。
李嬷嬷也是尴尬,連忙将黑檀木盒遞上去:“大夫人雖然沒來,可對老夫人的孝心,對佛祖的敬意,卻是半點也不含糊,這段時間抄了不少佛經,便有勞老夫人帶過去供奉佛祖,也好叫佛祖睜眼瞧一瞧咱家的誠心。
”
柳嬷嬷笑眯眯地接過,也不多話。
虞老夫人轉頭對虞幼窈說:“也該出發了,沐佛節要宜早不宜遲,是要趕早。
”
府裡安排了兩輛馬車,虞老夫人和虞幼窈一輛,跟車伺候的下人們一輛,老夫人年歲大,馬車走得慢。
虞幼窈難得出一趟門,車馬駛到街上,就掀了一角簾子,往外頭瞧去,祖孫倆坐一起,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外頭的事。
便在這時,馬車路過了寶興米鋪,虞幼窈目光微頓。
虞老夫人瞧見了,也覺得刺眼得很。
辰時才過了一會子,寶興米鋪門前的粥棚子便排了長排,全是等着吃粥的人。
楊淑婉一身青布衣,頭上包了頭巾,站在寶興米鋪旁的粥棚裡,拿了大勺子幫着施粥,這畫面本也沒甚,誰家做粥棚,主子少不得來這一出。
可她身邊,竟還跟了也與她一般素淨打扮的虞兼葭。
半大的姑娘家,拿了小些的勺子,微笑着站在大鍋子前,逢人上前便舍了粥,與人微笑喊着大爺,大娘,大嬸兒,也不知道是在為哪般?
虞老夫人撇開了眼,冷笑了一聲:“半大一點,就打外頭折騰上了,可真是長了本事,八九歲的姑娘家,往後的日子還長着,看名聲,也不是看現在。
”
虞幼窈沒說話,隻是倒了一杯藥茶,遞給了祖母。
虞老夫人接過,卻是端在手裡沒喝:“哪家姑娘的名聲不是先從府裡傳到外頭,再大一點,讓家裡頭的長輩帶到各家走動後體現出來的,我就沒聽說,哪個大戶人家姑娘的名聲,是打市井上得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