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官把臉一闆,呵斥道:“收拾什麼?
凡事講究先來後到,哪有叫前頭人讓後頭人的道理!
況且這一處裴官人拿的是淮南西路監司的驿券,後頭來人拿的不過是利州驿券,兩相怎麼好比!
哪有叫高者讓低者的,官府衙門的體面何在?
秩序何在?
你會不會做事!
”
一面說,一面又轉向鄭氏道:“是下頭人做得不對,夫人不必搬來搬去,且等一等,我這就同他們說得清楚。
”
果然進得門找那管事的去了。
驿卒被罵得有些發懵。
他明明記得先前就是面前這一位上官來說的,叫自己來把一院子人騰出空給新來的,當時催得甚緊,并無半點回旋餘地,怎的轉個頭的功夫,就被鬼上了身一般,說話行事全然不同了?
隻是畢竟是上官,放個屁他也隻能贊一聲“好香”,此時也不敢反駁,連忙跟進屋子裡去。
沈念禾看慣了人見風使舵,雖不曉得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的,卻也知道此時最好不要摻和。
她見鄭氏站在原地,好似想要等裡頭人出來回話一般,忙拉着對方的手往外走,道:“嬸娘,咱們先去吃飯罷,若是有了結果,驿站裡頭自會遣人來說。
”
兩人帶着一群镖師去得外堂,才各自落了桌,便聽得外頭此起彼伏的招呼聲,那些個驿卒你喊一句“陳公子”,我喊一句“公子爺”,如同衆星拱月一般擁着一人進得門來。
那人身着錦袍,約莫二十歲,一面匆匆往裡走,一面不忘問着一旁的驿卒道:“你們這一處今日是不是有個姓裴的住進來?
自宣州來的。
”
他甫一發話,一名驿卒立時就繞得去一旁桌子上翻花名冊同登記簿,另有驿卒道:“公子爺不妨先進得廂房裡頭坐一坐,等這一處查到,小的馬上送進去。
”
陳公子就站在原地隻蹬腳,也不理會那說話的人,隻盯着翻登記簿的道:“翻到了不曾?
”
一旁又有人送了茶過來。
陳公子把手一擺,見得半日沒有回話,索性自己走得離那桌子近了,道:“這一個驿站統共才多大,尋個人這樣難嗎!
”
伸手就要去搶那登記簿。
正在翻名字的驿卒哪裡敢攔,連忙讓到一邊去。
沈念禾同鄭氏兩人看了全程,不約而同地對視了一眼。
宣州來的,又姓裴,除卻裴繼安,難道還能有旁人?
隻是此人是個什麼來曆,又是為着什麼原因跑來的,兩人俱是不知,此時也不敢輕舉妄動。
沈念禾扯了扯鄭氏的袖子,小聲道:“嬸娘,咱們不如出去等一等三哥罷?
”
這陳公子來意不明,也不知是好還是壞,如果在能在半路遇得裴繼安,把此地情況說了,對方好歹還能有個準備。
鄭氏急急點頭,正要站起來,卻見外頭一人領頭,大步流星,帶着兩人進得門來。
當頭那人正是裴繼安,後頭一人身着道袍,須發皆白,背着個藥箱,領着一個七八歲的小藥童,當是被請來給那些個車夫看病的。
三人十分顯眼,一進門,便被那就要低頭翻書的“陳公子”給看了個正着。
他又驚又喜,叫道:“裴賢弟!
”
說着,把手中冊子一摔,快步上得前去,雙手握住了裴繼安的手。
見得此人,裴繼安面露驚訝之色,道:“陳兄怎的在此?
”
那陳公子怒道:“好個裴三,人都到了,竟是不遣人同我說一聲——這是不把我這個做哥哥的放在眼裡了?
若不是楊永來時提過一嘴,我知道你要上京,叫人在此守着,怕是你飛得遠走了我都見不到一根毛罷!
”
又道:“從前這般行事也就算了,此時怎的還這樣不給哥哥面子!
”
裴繼安眉頭微皺,環視一周,見得前堂坐了不少人,個個看向此處,又見得角落裡沈念禾也正看着自己,便向她使了個眼色,又轉回來道:“我裡頭有病人,陳兄先稍待,等我帶得大夫進去!
”
語畢,匆匆引着大夫進了裡間。
那陳公子哪裡待得了,急急跟了上去。
沈念禾雖不知道情況如何,然則裴繼安叫她不要過去,她也就老老實實同鄭氏坐在桌上點起菜來。
菜還沒點完,方才占了院子的那一個管事已是怒氣沖沖地從裡頭走得出來,又把距離自己甚近的一張椅子一踹,罵道:“狗眼看人低的家夥!
”
跟出來的驿官這一回卻沒有那麼客氣了,隻道:“好好說話!
原本那些個人拿的一路監司驿券,比你手中那一份高了三級還不止,于情于理,都沒有叫他讓開的道理!
”
那管事的怒道:“你當我是瞎的還是傻的?
當真要拿,你當我拿不出路級的驿券?
方才那一家誰人像是個官人模樣?
最多是個不入流的納粟官,狐假虎威,還好意思在此處拿喬?
!
”
驿官根本懶得理他,隻仍他在此處嚷嚷,轉頭就走了。
管事的氣了半日,在正堂中罵了許久,見竟是無一人來管自己,複才閉了嘴。
後頭跟着搬東西的護衛跟雜役隻得上前問道:“林管事,咱們還挪不挪了?
不如同前頭那家商量商量,瞧瞧能不能把東西留在他們屋子裡?
”
“我怕你腦子有毛病了!
這一回都是值錢的物什,放在旁人房裡,出了事,你頂得上嗎?
!
”那管事的沒好氣地道。
沈念禾在一旁看着此人說話行事,隻覺得他半點不像大商賈的手下管事,倒是一身的江湖習氣,罵起人來,十分下流龌龊,一般二般的綠林好漢都比他不過,深覺納罕。
此時隔壁桌上有人把來上菜的雜役拉住了,遞得兩枚銅闆過去,小聲問道:“小哥,方才那‘陳公子’是個什麼來曆,怎的忽然跑得來尋什麼人?
”
那雜役手一摸,擦桌子的時候把那兩枚錢收進了掌心,低聲回道:“是咱們信州通判家的大公子,聽聞當年遇得什麼事,半途得人救了,今次是來尋救命恩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