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王轉身看向端着在上首的皇上,“父皇,兒臣很願意為父皇分憂,為兩國的和平相處做點事兒。
”
陳王說得情真意切,仿佛他若不娶珍月公主為側妃,就是武朝的罪人一般。
皇上滿臉欣慰的點點頭,“嗯,老四說得有理,你有這等覺悟,朕很是欣慰。
”
皇上對陳王好一通誇贊後,轉頭看向二皇子,說道:“二皇子看看,你可願意将珍月公主嫁給陳王做側妃?
若是願意,朕讓禮部來為陳王與珍月公主操辦婚事。
”
二皇子站起身來,欠身說道:“皇上,皇妹希望能嫁給太子做側妃,而不是嫁給陳王做側妃。
既然是為了兩國的長久往來而和親的,在下自然是希望皇妹嫁給皇上或者太子,而不一個王爺。
”
皇上笑了笑,捋着胡子說道:“嫁給朕就算了,朕如今也是年過半百、兒孫滿堂的人,不想做為老不尊的事。
至于太子嗎,得太子點頭才行。
太子,這事你怎麼看?
”
太子站起身來,朝皇上欠欠身,說道:“謝謝父皇,兒臣很抱歉,隻能說對不起了。
兒臣不能娶珍月公主為側妃!
當初兒臣求娶太子妃時,曾答應過的樂善公,兒臣娶了太子妃,将一輩子待她好。
那會兒,兒臣隻是王爺,還不是太子,兒臣答應嶽父大人,此生不納妾。
大丈夫說話該是擲地有聲,言而有信,不能做出爾反爾的事。
”
太子的話一出,大殿死寂一般沉靜,衆人驚愣的看着他。
誰也沒有想到,他會如此說了。
君無戲言,他雖然沒有登上大位,可他是儲君,儲君也是君。
大廳裡,幾位想借機讓皇上選秀充盈後宮的大臣,瞠目結舌的看看皇上,再看看太子,皇上不選秀,太子不納妾,他們的盤算且不要落空?
白如月震驚的看着太子,她沒有想到,太子會當着衆人的面如此說,他這是向天下人宣布,他一輩子不會納妾,可他是儲君,未來是要登大位的人。
刑部尚書黃晉先站起身來拱手道:“啟禀皇上,臣覺得太子此話過于武斷。
太子當初求娶太子妃時,隻是王爺,向樂善公許下諾言,說明太子是長情之人,臣不作非議。
可如今,王爺已經是太子,是一國之儲君。
太子不該隻想着兒女情長,皇上也好,太子也罷,選秀充盈後宮,并非說皇上或太子是薄情之人,而是為皇家子嗣着想。
臣懇求太子殿下收回之前的話。
此一時,彼一時,太子殿下如今就算迎娶側妃,樂善公也不會苛責于太子殿下。
”
接着好幾位大臣站起身來附議。
珍月公主見一個個大臣站起身來懇求太子迎娶側妃,心裡一片竊喜,滿懷希翼看向太子,希望他能屈服于衆大臣的壓力下。
陳王陰沉着臉看着一個個起身苦谏的大臣,心裡暗罵他們多管閑事,一杯接一杯的喝着悶酒。
皇上沒想到事情會變成眼前的局面。
他環顧一下大廳裡佝着腰欠着身的大臣,再看看一臉漠然的太子,頭大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太子的脾氣有多犟,沒有誰有他清楚。
其他的人搶着争着要太子之位,可他,是他威逼利誘好言相勸幾年,他才應下的。
皇上收回目光,眼睛的餘光看到一臉愕然緊盯着老三的白如月。
眼前一亮,開口問道:“太子妃,你怎麼看這事?
”
太子沒想到父皇會扯上月兒,趕緊出言道:“父皇……”
父皇搶先打斷他的話,“太子别急,朕想聽聽太子妃的意思。
”
白如月深知,今兒的局面,她不表明立場,是很難脫身了。
白如月站起身來,朝皇上深曲膝福身見禮,直起身來慢慢的說道:“回皇上,兒臣也是今兒才知道,殿下曾給父親許下這樣的承諾。
此時此刻,兒臣還處于震驚與感動中。
父皇此時問兒臣的想法,兒臣可能會語無倫次,還請父皇見諒。
”
皇上點點頭:“沒事,太子妃但說無訪。
”
白如月勉為其難的說道:“好吧,那兒臣說說自己的想法。
兒臣何德何能?
能得殿下如此呵護?
兒甚感惶恐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動。
兒臣大婚時,殿下雖隻是王爺,還不是太子,可兒臣隻不過是普通人家的一民女。
能得父皇認可而指婚,能得殿下厚愛,于兒臣來說,是三生有幸。
驚愕之餘,兒臣感謝父皇,感謝父皇生育殿下,感謝父皇将殿下養育育得能謀善斷,寬厚仁德,還有責任有擔當,有情有義。
兒臣自從嫁進梁王府,就以夫為天。
今兒,父皇問兒臣的怎麼看今日之事。
雖說殿下娶側妃是皇家的家事,可對皇家來說,家事也是國事。
兒臣一個婦道人家,不懂朝堂之事,不敢亂作評論。
兒臣一切聽從殿下的安排,對于殿下的吩咐,兒臣會竭盡全力去完成,絕不走樣半點。
至于黃尚書所擔憂的子嗣之事,兒臣覺得黃尚書有些杞人憂天了。
兒臣與殿下大婚不到百日,黃尚書怎知兒臣不能生養了?
難不成,黃尚書有未蔔先知的能力?
”
白如月說到這裡,轉頭看向黃尚書。
黃尚書沒想到白如月小小年紀,在這樣的場面下還能鎮定自若,條理清晰,不但話說得讓人抓不着錯處,而且還有幾分咄咄逼人的氣勢。
白如月沒有等黃尚書應答,轉頭看向皇上。
接着說道:“謝謝父皇,這就是兒臣的想法,兒臣經的事少,說不出大道理,還請父皇見諒。
”
白如月将問題還給皇上。
皇上笑着點頭道:“嗯,太子妃說得有理,太子太子妃大婚不久,諸愛卿操心子嗣之事,确實過早了。
”
黃尚書心有不甘的再次欠身,“可是……”
陳王搶先一步打斷他的話道:“黃尚書先别可是了,太子與太子妃剛大婚不久,你就操心子嗣之事,怎麼聽都覺得可笑至極。
黃尚書如此希望父皇、太子選秀充盈後宮,該不是黃府有适宜的女子,想要嫁進宮裡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