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太太拿過趙小磊手上的算盤,手指靈巧撥弄。
趙小磊這才停下來,嚷着讓母親教他。
白如月把賬本上的賬目對完後,注意力才分散開來,“外婆。
”
張老太太見白如月停下來了,問道:“月兒會算盤?
”
白如月點點頭道:“父親教過我們,三哥不喜好這些,隻記得算盤的口訣,月兒和四哥喜歡,所以,月兒和四哥都會算盤。
”
張老太太一聽白振天教的,心裡的震驚便不再震驚了。
幾天相處下來,張老太太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女婿就是天才,學識好,人品好,就是運道不算好。
有天才一般的女婿,幾個小的會什麼,都再正常不過了。
張老太太指着賬本問道:”那你跟我說說這些賬目。
”
白如月便把賬本裡的流水多少,進貨多少,人工多少,營利多少一一報了出來。
張老太太聽後,點頭說道:“這是成衣鋪子的賬本,接下來,我們就去這家鋪子轉轉,一會兒,你多聽多看。
”
白如月點頭應下,“好的。
”
趙小磊在邊上撥弄一陣珠子後便覺得沒趣了,丢開算盤,轉身找白如月臨摹字。
張老太太道:“小磊,阿娘要帶月兒出門,你好好在家臨摹,我和月兒回來給你帶禮物。
”
趙小磊嘟着嘴說道:“不要,月兒出去,那小磊也要出去的。
”
張老太太試圖繼續哄兒子,讓他在家裡。
“外婆,帶上舅舅,讓他跟我們一道吧。
”
張老太太不同意道:“不行,我們出去辦事,帶着他不方便。
”
趙小磊委屈的看向白如月。
白如月見舅舅乞求般的眼神,心又軟了,“外婆,帶上舅舅吧,回頭談事的時候,舅舅跟着巧眉她們玩。
”
張老太太沉聲道:“月兒,你不用多說。
做事得有原則,小磊聽話,好好的在家,有白慶、阿蓮他們陪你。
”
白如月見的外婆闆着臉,知道再怎麼說外婆也不會同意,轉頭對趙小磊道:“舅舅,你乖乖在家,月兒回來給你帶烤豆腐。
”
趙小磊知道阿娘不會同意,撇着嘴說道:“月兒,你說話要算數,一定給我帶烤豆腐回來,要多點辣椒粉。
”
白如月點頭道:“好,一定算數。
”
白如月跟着張老太太一起上了馬車,車行出沁園後,張老太太說道:“月兒,你是不是覺得外婆很心狠?
”
白如月扭頭看向張老太太,見老人臉上有幾分落寞,伸出小手放到張老太太的手裡,沒有說話。
張老太太接着說道:“月兒,外婆今年六十四了,還能活幾年,外婆也不知曉。
外婆不怕死,隻是怕死後,你舅舅沒有人照顧。
早些年,我想過給他買個媳婦,但我又怕買來的人,不能真心待小磊好,反而欺負他。
唉......”
白如月捏了捏外婆的食指,低聲安慰道:“外婆的身闆那麼硬朗,一定可以長命百歲的。
而且,舅舅除了有外婆,還有我阿爹阿娘,還有三哥四哥和月兒呢。
我們都是舅舅的至親,我們也會好好照顧好舅舅的。
哦,對了,前天我聽到阿爹和三哥說起舅舅的事。
”
張老太太扭頭垂眼看向白如月,“振天和岩哥兒說起小磊?
說什麼?
”
白如月看着關切的老太太,說道:“阿爹讓三哥好好讀書,讓自己有能力有本事才能支撐起這個家。
家裡弟弟妹妹,舅舅,往後,都需要他來照顧。
阿爹說,特别是舅舅,不光是三哥,我們兄妹三人都要好好關照舅舅。
”
張老太太心裡湧起一陣陣感動,一股熱流直沖眼眶,她擡頭連連眨了幾下眼,都沒法将淚水逼回去,隻能讓眼淚順臉往下流。
白如月站起身來,伸手幫老太太抹臉上的淚,邊抹邊安慰道:“太婆不用難過,我們一家人在一起了,日子會越過越好的。
”
張老太太伸手把白如月摟在懷裡,眼流像開了閘般,不停的往外淌,哽咽的回道:“外婆不難過,月兒說得對,一家人在一起了,日子會越過越好的。
”
白如月怕老太太傷心難過,忙轉移話題逗老太太笑。
等馬車停到鋪子門口,張老太太已經恢複如常。
白如月從馬車上下來,擡頭打量一下熱鬧非凡的順外大街,再回頭看一眼門匾發暗的趙氏成衣坊。
同對門光鮮靓麗的撷秀坊相比,趙氏成衣坊像蒙了塵般灰頭土臉。
張老太太輕聲說道:“月兒,我們進去吧。
”
白如月點點頭,跟着外婆一起進到鋪子裡,見店小二手拿雞毛撣子撣着櫃台上的布。
白如月看一眼櫃台上的布,多是些顔色暗沉的粗細布,不由得眉頭皺了皺。
小二見有客人進來,拿着雞毛撣子笑着迎過來,問道:“二位客官,請問你們是需要做衣裳還是買衣裳?
”
張老太太不動生色的說道:“老身想給小孫女做身衣裳,店家有什麼好推薦的嗎?
”
店小二打量一下張老太太身邊的白如月,然後問道:“請問老太太,是做常服呢?
還是出席宴請?
”
聽着店小二的話,白如月不由得多看他一眼。
“這不快到中秋節了嗎,給孩子做身衣裳過節,圖個喜慶。
”張老太太回道。
小二笑着回道:“好呀,秋暮夕月之日,穿新衣慶賀最好了,能讓月神感到你們的敬重,從而保佑一家人順順當當,平平安安。
”
張老太太被小二的話說得眉開眼笑:“承小二哥的吉言了,是到哪兒量衣?
帶我們去看看吧。
”
小二笑着揚聲道:“好嘞,老太太,請随小的來。
”
張老太太帶着白如月跟在店小二的身後,從轉角扶梯上到二樓。
白如月站在樓梯口一看,頓時覺得眼前一亮,二樓的布置和一樓的布置完全不一樣。
二樓前後都是半牆的窗戶,使得整個房間很透亮。
左邊有一排陳立布樣的格子,右邊有三間屋子,挂着量衣室,裁剪室,刺繡室的字樣。
小二歡喜的朝量衣室裡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子叫道:“梅蘭,趕緊給這位小姐量量尺寸。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之商女王妃,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