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這下沒有理衆人了,隻是一直幫德妃的暖手,睡着了的她,這一雙手十分的涼。
四爺見這情形,當下便靠近了一些離得不遠的秋菊。
“姑姑,昨兒個額娘都用了些什麼東西?
還有,額娘昨兒個夜裡睡得如何?
”
秋菊剛剛吓壞了,德妃的身子骨一向是好的,何曾有過這樣的時候呢?
這會兒聽了四爺的問話,她立即回了心神,小聲的道:
“回四爺,昨兒個娘娘都是用的日常的吃食,晚間……娘娘她說是沒什麼胃口,便沒有用膳,隻用了一盞銀耳羹。
皇上昨兒個留宿,隻是快到就寝的時候,王嫔身邊的人過來請皇上,說是十六阿哥身子不适。
娘娘就跟着一同去看了十六阿哥,接着,時間太晚了,皇上就留在王嫔宮裡陪着十六阿哥了。
娘娘回來了之後……就有些睡不着。
”
秋菊說起這事兒來,眉頭皺的厲害。
那王嫔真是恃寵而驕,昨天她就是存心想要截了皇上去。
自家主子可是妃位,她怎麼就敢?
昨天,她那臉上一點憔悴都沒有,隻是粉撲的白了些,妝容還化的十分精緻。
若說不是有意引了皇上去,根本都沒人信!
哪有人兒子生病的時候,還有心思化妝容呢?
今兒個早上,那王嫔還刻意帶着禮物來了她們永和宮。
也就是她們娘娘性子好,還與她說笑了幾句。
那賤人把皇上搶走了,又來她們宮裡做樣子,惡心誰呢?
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
四爺和六阿哥當下聽了秋菊的話都皺了眉頭。
“姑姑,額娘最後是什麼時候入睡的?
”六阿哥問道。
秋菊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回道:
“已經将近子時,今兒個早上,奴婢進屋子叫娘娘的時候,發現娘娘已經醒了多時了,正盯着床簾子看呢。
奴婢還真的不知道娘娘到底是幾時醒的,因為一直沒有聲響。
王嫔走了沒一會兒,娘娘便開始頭痛難忍。
起初娘娘還不讓我們去叫太醫,後來她實在痛得厲害,這才将太醫傳了過來。
用了兩個方子都沒有什麼用,最後實在是沒了法子,才用了那助眠的藥。
這不,娘娘才剛睡着,萬歲爺和您幾位就過來了。
”
秋菊說完這話,心裡面咯噔一聲。
兩位阿哥沒有細問,她自己也沒有細琢磨,
隻以為娘娘可能是沒睡好,又思慮過多才導緻這樣的情況。
可這麼一看,總覺得跟這個王嫔有關系似的呢,她前腳剛一走,後腳娘娘的頭便痛了。
四爺這會兒跟六阿哥對視了一眼,都在對方的眼裡看到了一絲凝重。
額娘這病症來的實在是太是時候了一些。
昨天,王嫔才以十六阿哥為由,将皇阿瑪哄去了她的宮裡。
第二日一早,她還刻意的來永和宮道歉。
維昌
這樣一來,宮裡的人都知曉,王嫔雖然截了皇阿瑪去,但是懂規矩,且敬着自己額娘,因為來跟自己額娘道歉了。
想來額娘也不會明面上去為難這個人,那麼在衆人的眼裡也就是額娘原諒了王嫔。
可是緊接着自己額娘病了,外面的人會說什麼呢?
會說額娘假惺惺的原諒王嫔,可卻将自己氣病了,還是會說額娘幹脆裝病,來博取皇阿瑪的憐惜?
再者,還有很重要的一點。
南巡就在眼前了,雖然四爺不想要讓楚玉和胖胖跟着,但是這南巡就是随王伴駕,在外人眼裡可是天大的好事。
尤其是在這些宮妃的眼裡。
皇阿瑪說帶着額娘一同去,可這個當口額娘生了病,那自然是沒有辦法跟着一同出宮了。
肯定是會選其他的人,伺候在身側。
且額娘病了,兒子自然也要貼身侍奉,所以四爺幾個也沒有辦法出宮。
這麼一想,可能不隻是後宮的這些人,他的某些哥哥們應該也願意看到這個場景吧。
不是四爺願意将事情想得複雜,而是這宮裡根本就沒有什麼巧合。
四爺沉浸心思的時候,一衆太醫都到了。
見到這樣的情景,四爺下意識的又皺了皺眉頭,這般浩大的聲勢,這下可是将額娘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了。
康熙爺見到太醫來了,便讓一行人過來挨個給德妃把脈。
四爺跟六阿哥又交換了一下眼神,接着六阿哥便悄悄地走到了秋菊的身邊,附耳道:
“姑姑去将額娘這兩日用過的膳食,頭油脂粉,之類的全部都拿出來,讓太醫查一查才好。
”
秋菊聽了這話立即點頭,其實在早上的時候,這些東西就讓人全部都好生留着了,早晨的那兩個太醫也查過一遍。
她跟在德妃身邊這麼多年,自然是知道事情的輕重的,這深宮裡,每走一步都要十分的謹慎小心。
沒一會兒,她便将這兩日德妃用過的東西,全部都叫人拿了進來。
正巧這會兒太醫們給出的答案全部都跟那兩個差不多,皆是說德妃的身子并沒有什麼大礙。
有關于德妃的頭痛,他們也隻都猜測說是,夜間休息不好,思慮過多,耗費心神導緻。
“通通都是酒囊飯袋!
朕養你們有何用處!
”
六阿哥看了一下情形,心說就是這個時候了。
“皇阿瑪息怒,您說額娘有沒有可能是用差了什麼東西?
兒子小的時候聞到那檀香就覺得頭痛,額娘會不會也是如同兒臣一般?
”
康熙爺聽了六阿哥這話,立即點頭。
“去幾個人,将她宮裡整個給朕好生的查查,日常的吃食起居用的所有的東西,都看一遍。
”
康熙爺今天也是有些急,一時間倒是忘了這個了。
後宮還真的是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現腌臜的東西了。
或者這些個東西已經很久沒有被康熙爺看到了,久到康熙爺幾乎認為自己的後宮十分的和樂。
接下來太醫一個一個的便開始查看德妃的這個屋子。
其實能在深宮裡呆了幾十年的太醫皆是人精。
這麼多人,就算一兩個沒有想起查看德妃貼身的東西,可這麼多人,總會有人想起來的。
之所以沒有人提出來,是因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