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相認
太子說到這裡,停了一下,抿口茶接着說道:“今兒早朝,彈劾劉伯學的折子就有一大堆,劉相也沒有幸免。
父皇在朝堂上大發雷霆,當場罷了劉伯學的官。
眼下的情形,對咱們極有利。
接下來,孤要看老三如何破這局。
”
石景揚點點頭,說道:“除了國子監的教舍外,朝陽大橋也是透過甯光焰的手承給天悅建的。
臣找人看過,這地方,同樣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
朝陽大橋留着是個隐患,早晚會出事,殿下看看,如何處置?
”
“朝陽大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這個甯光焰,膽子太大了。
”太子震怒。
石景揚點點頭,說道:“臣查過,這些年,經甯光焰的手裡流出去的工程,都給了天悅百工隊。
而這些工程,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
太子說道:“這事,孤會着人徹查。
軍營那邊如何?
你何時回去?
”
石景揚将軍營的事一一向太子禀報。
明輝路,一輛普通的馬車停在明苑門口。
老何先從車上下來,走向門房,将手裡的帖子遞給長興。
說道:“我家老爺想求見你們老夫人,勞煩将這帖子遞進去。
”
長興一眼認出老何是威遠侯身邊的何管事,擡頭看眼門口的馬車,努力壓住心裡的震驚,接過帖子欠身道:“是,小的這就送進去。
”
長興一路小跑去到堂屋,差點與從裡邊出來的秋娘撞上。
秋娘忙退讓到一邊,問道:“長興怎的這般急?
”
長興欠身,急切的說道:“對不住,有人求見老夫人。
”
“老夫人這會在二爺的屋子,沒在這邊。
”秋娘回道。
長興朝秋娘道謝,轉身去向甯宇的屋子。
進屋朝錢老夫人欠身見禮道:“老夫人,門外有位老爺求見?
”
錢老夫人一愣,問道:“對方姓甚?
報了家門嗎?
”
錢老夫人的腦子快速的轉了轉,想不出來誰會來見她。
這些年,她帶着宇哥兒與蔚姐兒深居簡出,極少去誰家赴宴。
祖孫三人住到明苑後,更是極少出門了。
長興搖搖頭,“回老夫人,沒有,對方給了這個。
”
說着,長興将帖子遞過去。
冬卉接過帖子,将帖子呈給錢老夫人。
錢老夫人看清帖子後,臉色微變,邊起身邊說道:“有請!
趕緊将人請進來。
”
“是,小的明白。
”長興欠身退出去。
甯宇好奇的問道:“祖母,來者何人?
”
“威遠侯!
宇哥兒你好生歇着,祖母去看看。
有貴客登門,冬卉,趕緊去做準備,悅娘,陪老身去迎迎。
”
錢老夫人先回了甯宇一句,繼而吩咐冬卉,讓冬卉趕緊去準備。
冬卉得令,曲膝應下,退兩步轉身出了屋子。
“侯爺?
”甯宇驚得差點坐起來,扯到傷口痛得咧嘴,又趕緊躺回去。
錢老夫人見了,吓得趕緊說道:“宇哥兒,别亂動!
”
甯宇顧不得許多,“侯爺怎麼上門了?
出了何事?
”
難道是為了傾安與蔚姐兒的親事?
不該呀,傾安說過,侯爺不管這些俗事。
若是為了這事,登門的該是侯夫人。
錢老夫人搖搖頭,“不清楚!
你也别瞎想,好好的養身子。
祖母去看看,究竟為何事,一會就知道了。
”
甯宇點點頭,“好的,孫兒明白。
”
錢老夫人囑咐兩句,帶着悅娘出了房間,往大門方向迎去。
剛走幾步,見長興引着一身玄青錦衣的威遠侯往裡走,威遠爺身後,跟着個年紀相仿的男子。
錢老夫人快步迎過去,朝威遠侯福身見禮道:“不知侯爺過府,有失遠迎,還請侯爺見諒。
”
威遠侯拱手欠身道:“老夫人客氣了,事先未遞拜帖,冒昧打擾,是在下唐突了。
”
錢老夫人見威遠侯面帶笑容,說話客客氣氣的,懸起的心稍稍往下放了放,禮讓着威遠侯引進會客廳。
一陣寒暄後,威遠侯看了眼錢老夫人身後的悅娘。
錢老夫人會意,讓悅娘帶着冬卉幾人下去。
下人退下後,威遠候開門見山道:“老夫人,在下今日登門,是想見一人。
”
錢老夫人放下來的心又懸了起來,問道:“老身這家裡,除了老身,就是孫兒甯宇、孫女甯蔚了,不知侯爺想見他們當中的誰?
”
威遠侯瞧出了錢老夫人的緊張,說道:“老夫人别緊張。
在下聽傾安說,魏源母子住在老夫人府上,在下今日過來,是想見見姜老太太。
”
錢老夫人直直的看着威遠侯,好半晌,才試探的說道:“侯爺認識老姐姐?
”
威遠侯點點頭,“是,老夫人口中的老姐姐,是在下的表姐,在下與表姐是姑表親。
”
錢老夫人驚得從椅子上站起身來,“侯爺與老姐姐是姑表親?
老身怎麼從未聽老姐姐提過?
”
“這個,在下也不知。
表姐沒向老夫人提此事,可能有她的考量。
”威遠侯說道。
錢老夫人想到魏、姜兩府經曆的事,覺得威遠侯說得有理。
于是說道:“侯爺稍等,老身這就讓人請老姐姐過來。
”
不一會,沈嬷嬷扶着姜老太太進來。
威遠侯站起身,迎着姜老太太的目光走過去,拱手欠身道:“表姐!
”
姜老太太定定的站在原處,上下打量威遠侯,片刻後,開口道:“小峻!
”
小峻,威遠侯的小名。
威遠侯走向姜老太太,點頭道:“是我,小峻,石英武!
”
姜老太太臉上帶着笑,眼裡卻噙着淚。
威遠侯走近姜老太太,擡手擦去她臉上的淚,溫聲說道:“表姐回了京城,為何不上府裡來尋我?
這些年,我一直在尋你們的下落。
”
錢老夫人見二人相認,識趣的将下人帶了出去。
姜老太太歉意的笑了笑,說道:“當初回京,是因為我身子有恙,到處尋醫問藥。
源哥兒打聽到京城有大夫能治好我的病,便一心要回京城。
我拗不過他,隻好随他回京。
小峻,到今日,魏、姜兩府的冤未申,仇未報。
皇家未給魏姜兩家一個說法……
我怕給侯府帶來麻煩,這才沒聯系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