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
青衣女子拍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慰,又繼續道,“四年前,家父亡故,小女為父守孝三年,眼看年歲漸長,家母便派人前去與李大人商議婚事,誰知道李大人卻避而不見,更為此躲到京城來。
家母咽不下這口氣,便變賣家産,一路追了上來。
誰知道一到京城,便聽說李大人與溫閣老府邸結了親事,便匆匆趕來。
”
說着,轉過身來面向李樹傑,凄然道,“李世伯,家父為了給你打點,散盡錢财,如今王家已經成為普通門第,小女子又容貌醜陋,的确配不上貴公子。
您想要尋門更好的親事也是常理。
但是,家父生前遺囑,小女子不敢或忘,李世伯想要為世兄謀得更好的婚事,那就請賜還定親的碧玉簪,以及小女子的庚帖。
這樣一來,小女子和令公子都能夠另謀姻緣。
小女子雖然不才,卻也有着三分傲骨,絕不會攀附你們李府!
”
那聲音宛如銀鈴,既有被悔婚的悲憤,又有一番傲骨凜然,自尊自愛,格外令人敬服。
溫璟閣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李大人,這是怎麼回事?
”
怎麼會這樣?
李樹傑在心中狂喊,難道真的這麼巧,李樹傑的兒子跟眼前王家的姑娘定過親事?
剛好被他趕上了?
不,不對!
李樹傑心中一凜,這是假的,都是假的!
如果說這王家的姑娘真跟李樹傑定過親事,又怎麼會把他當做是李樹傑?
這是溫璟閣這老匹夫在搗鬼!
李樹傑怒目轉向溫璟閣,冷笑道:“溫閣老,如果你不想答應這門婚事,直說就是,何必找這麼一對母女來演戲?
下官根本就不認識這母女二人,更别提什麼姻親之說,想要誣賴我,沒有那麼容易!
”
“你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
”王婆子怒吼道,“你一介平民出身,在官場上沒有任何人脈,如果不是我家老爺拿錢财為你打點,就憑你這會兒能做到靖州左布政使司參政?
你得了高位便忘了恩人,還敢說我們誣賴你!
這真是賊喊捉賊,你個天打五雷轟的!
”
青衣女子垂淚道:“李世伯,人都有私心,小女子能夠見諒。
婚事,本是結兩家之好,沒有說反而結仇的道理,你若不願意與我王家結為姻親,隻将信物碧玉簪,以及小女子的庚帖還我便是,何必出口傷人?
當初咱們兩家的婚事,是在官媒那裡存過檔的,鐵證如山。
小女子願意與李世伯同到官衙,等待官衙派人到靖州官媒出取來存檔。
李世伯若說不認得我們母女二人,可敢與小女子同到官衙嗎?
”
她話語柔柔弱弱,卻是如劍般鋒銳。
“這……”李樹傑又氣又急,“靖州千裡之遙,一來一回,少說也得兩個多月,你們這是想要拖延時間!
”
“李世伯若這樣說,小女子就不明其意了,人生在意,清白守信何等重要,莫說是兩個月,就是兩年,若能證明小女子的清白,小女子都等得。
為何李世伯身為官家,卻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
若小女子當真誣賴李大人,那靖州官媒處便不會有我與令公子的訂親書,李大人隻要等兩個月,便能真相大白,為何卻不願等,反而說什麼想要拖延時間?
”青衣女子義正詞嚴地道,“既然李大人不願與王家結親,還了碧玉簪和庚帖,小女子自會另謀婚嫁。
李大人如今這般,可是貪圖我王家的碧玉簪珍貴,不願相還?
”
王婆子也道:“你個遭天打雷劈的,我王家耗盡錢财為你謀得官缺,你不認婚事也就罷了,如今居然連我王家僅剩的傳家之寶碧玉簪也不肯放過!
你還有沒有良心?
我苦命的女兒啊,怎麼就攤上這麼個白眼狼的公公啊?
”說着,摟着青衣女子哭天搶地。
眼看着李樹傑臉色通紅,張口結舌地說不出話來,這對母女卻是言之鑿鑿,尤其是那名青衣女子,平心靜氣,句句在理,又願意到官衙,等待取回靖州官媒處的憑證。
相反的,李樹傑卻似乎不願意這樣做,這不由得衆人不疑心。
為官之人,官名何等重要,隻要等兩個月,這件事就能真相大白,為什麼這位李大人卻不肯這樣做?
難道是做賊心虛?
難道真如這母女所言,李樹傑圖謀他們家的錢财,将兒子跟這位王姑娘定下了婚事,卻又在耗盡人家錢财之後翻臉不認人?
如今王姑娘知書達理,句句相讓,甚至願意退婚,隻求拿回定親的碧玉簪和庚帖,李樹傑卻隻說王姑娘在混賴,說不定真是想要賴人家的傳家之寶。
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無恥的人?
而他們剛才居然為這樣的人搖旗呐喊?
人本就有同情弱小的心理,如今看這對母女可憐,又言之有理,李樹傑卻神色慌張,不知所措,人心不知不覺地便偏了過去,都相信這對母女的話,對着李樹傑指指點點,面帶不屑。
“難怪這位李大人好好的靖州左布政使司參政,卻跑到京城來,原來是為了躲婚事。
”
“是啊,是啊,本來這件事就有些奇怪,哪有認識幾天,就求娶人家嫡女的,虧他還說是與溫大人投契呢?
原來是想趕緊為兒子娶了溫小姐過門,好光明正大地甩掉這位王姑娘。
說不定到時候還想借溫府的勢力,逼王姑娘家退婚,吞了人家的傳家之寶呢!
”
“這種人太卑鄙了,剛才還裝的正義凜然,原來都是騙人的!
”
……人群中議論聲疊起,從最初對李樹傑的同情,變為懷疑、不屑和聲讨,群情如潮。
溫璟閣咳嗽一聲,正色道:“李大人,你這就不對了,俗話說得好,人無信不立,老朽雖然對孫女和令郎的婚事不甚滿意,但既然我兒子應允了,我也就承認了這樁婚事,準備和你正式走六禮,這就是信字。
你既然受了王家的恩惠,定下了婚事,就該謹守承諾,怎麼能做這種忘恩負義的事情呢?
真是丢盡了讀書人的顔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