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
皇帝心頭已經不僅僅是贊賞,而是贊歎了,難得的聰慧人,難得的明眼人!
就連他這個帝王,對于昨夜的刺殺,也不過以為,是宇泓墨臨江仙的設計,讓宇泓哲聲勢大跌,名譽損毀,太後和葉氏看着,以為宇泓哲繼位希望渺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想要一舉刺殺他和宇泓墨,然後挾葉氏聲威,擁簇宇泓哲繼位。
而根本沒有想到,這其中還有這樣的關竅,太後應該并不希望自己這個皇帝遇刺身亡。
的确,派刺客來刺殺他這個皇帝,的确不符合太後一向謹慎缜密的個性。
宇泓哲的确因為臨江仙的事情聲勢大跌,名譽毀損,但相比之下,宇泓墨的名聲更是從開始就沒好過,恣肆妄為,甚至殘暴不仁,相比之下,隻是失德的宇泓哲還算好些,大有彌補的餘地,太後不應該這麼孤注一擲才對。
皇帝心中已經有了謀劃,卻不表露,反而向裴元歌道:“繼續。
”
他很想聽聽,這個裴元歌,接下來還會說出什麼令他震驚的分析,獻出怎樣巧妙的計策?
“荊國死士刺殺皇上,小女不知是有人主使,還是荊國方面的自作主張。
但是這并不重要,因為,小女可以向太後進言,提點清楚其中的訣竅,讓太後認為,這是皇後一手策劃的,目的是想擺脫太後的桎梏,取代太後在後宮的位置。
是人都有私心,擁有過權勢的人更加不甘心失去,就算太後再怎麼顧全大局,當皇後想要威脅她的地位時,也絕對會起厭憎惱怒之心。
”裴元歌繼續道,“當然,太後謹慎細緻,就算有猜疑之心,也未必會就此論斷,而是會觀察皇後的舉止言行,來證明自己的推測和猜疑。
這時候,就是在皇後那邊設計安排的時候了。
”
皇帝點頭,裴元歌對太後的了解很深:“那麼,要如何令皇後言行出差錯,讓太後疑心呢?
”
“這個關鍵,”裴元歌沉默了會兒,道,“在小女身上。
”
皇帝又皺起眉頭:“怎麼說?
”
“皇後今日想要小女去對付趙婕妤,卻被太後拒絕,皇後心中必然惱怒,而且會産生疑慮,因為在皇後看來,小女無非就是一枚棋子,想要為葉氏所用,落個把柄在手裡實在很正常,為何太後卻要拒絕?
”裴元歌沉聲道,“如果這時候,有人告訴皇後說,太後垂愛小女,是因為太後對皇後感到失望,有心想要廢掉這個皇後,以小女取而代之,因為不願意落下這樣的把柄在皇後手裡。
皇上不妨猜測下,皇後會不會相信?
”
“皇後知道太後對她很不滿,很失望,又因為今天的事情有猜疑,如果是她親信的人提出這種可能,未必不會相信。
”皇帝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若再加上,你在她面前有意無意的暗示,謀算,她想不相信都難。
如果她認定太後有這樣的心思,必生嫌隙,言行舉止間就會有漏洞,而且,她一定會不擇手段地想要除掉你。
而這樣的行為,落在疑心皇後要取而代之的太後眼裡,也會加重太後的疑心,更相信皇後懷有異心。
皇後越對付你,太後就越疑心,進而越維護你;而這份維護看在皇後的眼裡,則更讓她認為自己的猜測無誤。
”
裴元歌恭聲道:“皇上聖明。
”
葉氏在後宮有着兩位至高無上的女性,一位皇後,一位太後。
若皇後精明能幹,能清楚地審度大局;太後心思寬容,不戀棧權勢,或許還沒什麼。
但現在的皇後卻偏偏心思愚鈍,卻又愛掐尖要強,這樣的性子,明明占據着皇後之位,有統禦六宮之名,卻處處受制于太後,豈能無怨?
太後位高權重之人,豈能甘心将權勢雙手奉送給她認為愚鈍不可救藥的皇後?
一山不容二虎,葉氏在後宮的雙重保障,看似最強大的地方,卻偏偏是他們的弱點。
太後所依仗的,正是葉氏,葉氏的弱點,就是太後的弱點!
“你話都提示到這份上,朕若還猜想不到,那就不是聖明不聲明的問題,而是愚鈍不愚鈍的問題了!
”皇帝嘴角依然帶着淡淡的笑意,語調中竟似有着淡淡的調侃,“若是尋常不滿,皇後和太後還能忍耐,但若威脅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就難免會心生殺意,再從中挑撥離間,想要她們反目也并非不可能,是不是?
”
“是!
”裴元歌點頭道,“不過,小女并非要讓她們反目,小女隻要太後對皇後起了猜疑之心,不再像以前那般全心全意地助她維護皇後的地位和威嚴就夠了。
”
聽她話語的意思,似乎還有後招?
皇帝越發好奇,凝視着裴元歌,道:“繼續講。
”
“太後是十分機敏的人,想要單憑挑撥離間就讓她跟皇後内鬥,希望不大,而且也有被看穿的危險。
小女的目的,隻想讓太後對皇後心生嫌隙。
”裴元歌眸眼微垂,于靜默中閃過一抹銳色,道,“皇後若信了那些話,就絕不會放過小女。
但是,礙于太後,她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對付小女,多半會用栽贓嫁禍的法子,而為了能夠置小女于死地,那場事端的罪責就絕不會小,如果屆時小女能夠洗脫清白,想辦法揭發事情的真相,那麼這些罪責轉而會落在皇後身上。
倘若那時候太後對皇後惱怒正盛,心生猜疑,皇上又有足夠的理由,那麼無論是削減皇後的權勢,甚至更嚴重的責罰,想必太後也不會因此惱了皇上。
若太後不發異議,對于葉氏,皇上也可以交代。
”
她沒有說的是,如果皇後被責罰削權,甚至打入冷宮乃至被廢,對葉家絕對是沉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