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當然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那就是隻要能夠有足夠的證據,真假不論。
換而言之,就算這證據是假造的,隻要能夠環環相扣,陷葉國公府于罪就夠了!
而且,還有和葉氏有關的官員名單及罪證,這是要将葉氏連根拔起!
想到這裡,太後連連打了幾個寒顫,她早就知道,皇帝對景芫情深意重,而她當初和葉氏聯手,謀害景芫以及永和,還有那些人,如果被皇帝知道,絕不會善罷甘休,但是……時隔三十年,都沒能漸漸抹去皇帝心中的仇恨嗎?
難道他都沒有想過,葉氏根深枝大,如果他真的要将葉氏連根拔起,會引起怎樣的朝野震動?
甚至可能會動搖國本!
尤其,現在還有荊國在邊境開戰,還有其他外族虎視眈眈,如果大夏再内鬥,内憂外患,說不定就有亡國之虞。
皇帝素來精明,顧全大局,也有這麼瘋狂的時候嗎?
這正是太後之前所設想的最糟糕的結果。
“皇上他這是瘋了!
”太後咬牙道,随即想起方才莫海芋還提到裴元歌,心頭越發慌亂起來,“裴元歌呢?
這事跟裴元歌又有什麼關系?
”
“我在奉诏進禦書房時,正好看到有道身影離開禦書房,認出那正是太後娘娘所寵信的裴四小姐。
而且,在皇上吩咐我的過程中,隐約聽出皇上言語極為肯定,似乎認定了葉氏會退讓,正可以趁機加以鏟除!
”李明昊緩緩地道,“還有,我還認出,當時陪着裴四小姐離開禦書房的那位公公,正是往日一直追随着裴四小姐的那位公公,聽國公夫人和世子夫人所說,應該是叫趙林!
”
裴元歌?
!
趙林?
!
太後如遭雷擊,面色一片慘白。
趙林,那是她信任了十幾年的貼身太監;而裴元歌更是她這段時間信任倚重的新寵,如果說他們都是皇帝派來的細作……可是,如果說不是的話,明明這些日子,皇帝都沒有再見裴元歌,為何李明昊會看到裴元歌出現在禦書房?
旁邊還有趙林!
如果這都是真的……
太後隻覺得一陣頭暈目眩,幾乎坐不穩。
葉國公夫人和世子夫人看着太後的反應,心中暗道,這真是天助我也!
她們原本還在思索,要如何才能抹殺太後對裴元歌的信任,除掉這個禍患,沒想到裴元歌卻自尋死路!
“你……你有什麼證據?
”太後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
李明昊微微挑眉,眸中帶了幾許挑釁,道:“沒有,隻是我湊巧在皇上的禦書房前看到了裴四小姐和趙公公而已。
當時在場的人,都是皇上的親信心腹,誰也不可能出來替我作證,所以,說到底,還是我的空口白話,隻看太後娘娘願不願意相信我了。
如果太後娘娘當我是另有所圖,故意挑撥離間,我也無話可說,就當我今天沒來過好了。
說到底,我在這時候站在葉氏這邊也是要冒風險的,如果再你懷疑我,我懷疑,那真是半點意思都沒有了!
”
他這話語說得很不恭敬,就連旁邊的葉國公夫人和世子夫人都聽得有些刺耳。
知道太後有着屬于她這種身份的驕傲,葉國公夫人害怕太後一氣之下,非但不相信李明昊的話,還把這麼一位強援給氣走了,忙道:“太後娘娘,李侍衛沒必要胡編亂造這種事情,畢竟他和裴元歌無冤無仇的。
再說,在這時候,他陷害裴元歌,對他能有什麼好處?
”
世子夫人莫海芋想了想道:“太後娘娘,妾身知道,在這時候提到皇後娘娘,會讓太後娘娘心中不快。
但妾身還是要說,之前皇後娘娘和太後娘娘雖然也有摩擦,但畢竟都是為着葉氏,大局利益還是一緻的。
可是,自從這個裴元歌出現後,皇後娘娘和太後娘娘的關系卻急劇直下,最後更落得被廢,幽禁冷宮的下場,葉氏自此有了衰敗之勢。
如果說此刻皇後娘娘不曾被廢,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相互照應,把持後宮,與前朝相呼應,裡應外合,斷不至于像現在這樣縛手縛腳,皇上也未必敢對葉氏輕啟戰端。
從這點來看,這個裴元歌定然是皇帝派來挑撥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關系的細作,确然無疑。
”
這番話語說得十分合情合理,而且也十分狡猾。
皇後葉玉臻本就性情高傲,身為皇後,幾十年來卻都要聽從太後的吩咐,成為太後的提線傀儡,心中早有取而代之,真正統禦後宮的心思,這才是皇後和太後之間矛盾以及摩擦的根源所在,裴元歌隻是察覺到這點,而巧妙地加以激化,将矛盾引爆而已;而葉氏将重心轉移到皇後身上,逐漸将太後當作棄子,這則是太後和葉氏的心結所在。
但現在在莫海芋的言辭下,卻将這一切都輕輕揭過,将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了裴元歌的身上,好像如果沒有裴元歌,太後和皇後之間就不會有嫌隙,太後和葉氏之間也不會有心結,同時也給了太後一個台階下。
否則,所有的一切豈不是都變成了太後的錯?
果然,聽了這樣的說辭,太後神色微微緩和,咬牙道:“這該死的裴元歌!
”
隻要稍微冷靜下,太後就知道,李明昊所言八成是事實,因為她突然想到,既然這麼多年皇帝都記挂着景芫,而且記得那麼深刻,那麼,在她的壽宴上,當皇帝初次看到與景芫那般相似的裴元歌時,多少也該有些失态才對。
但是,皇帝當時的表現堪稱完美,完美得連她都沒有懷疑,真的以為皇帝早就忘記了景芫。
那隻有一個解釋,就是在此之前,皇帝早就見過裴元歌,所以早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