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九百八十二章 對簿公堂
“好!
”馮孝廉重重的點頭,“蓮兒放心吧!
”
“你好好休息,把事情交給我,我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交代。
”
說完,馮孝廉把剛出生的女兒交給奶娘,扶着宋青蓮躺了下來,為她掖了掖被子,就帶着馮家下人出去了。
宋家這邊問候一番後,也跟着出去。
現在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給宋青蓮讨回公道。
另一邊,魏教谕等人沒等出馮家大門,就被馮家下人團團圍住。
魏教谕的臉色落了下來,背過手,闆起臉斥問道,“你們這是何意?
”
“抱歉!
”馮家的管家立刻上前,“對不住,魏大人,剛才的事情有所出入,我們家老爺請您稍留片刻。
”
稍留片刻!
魏教谕眼中閃過疑惑,這是什麼意思?
他們出來之前,就聽到了宋青蓮母女平安的消息。
莫不是宋清蓮說了什麼,魏教谕臉色凝重,看着周邊把他圍起來的馮家下人,苦悶不已。
曾幾何時,他是馮家的座上賓,如今卻淪落到這般田地。
他們翁婿之間,為何會鬧成這樣。
“唉!
”魏教谕瞥了一眼自己的閨女,教女不嚴!
都是子不教父之過惹的禍,一瞬間,魏教谕挺直的身子佝偻下來,仿佛老了十歲。
無力的揮揮手,“走吧,回去看看,看看孝廉究竟要說什麼。
”
逃是逃不了了,既然無法避開,那就隻能面對。
堂屋内。
宋家,馮家坐在一側,魏家人坐在另一側,兩相對峙,頗有些針鋒相對之意。
這是要撕破臉了,魏教谕哀哀一歎,無奈的搖頭。
“孝廉找我們回來,是為何事?
”魏教谕故意問道。
“蓮兒已經蘇醒,并親自指認,推她的人是魏珍。
”
馮孝廉伸手一指,直截了當的說出事情的真相。
“沒有!
沒有!
不是我!
”魏珍連連搖頭。
“這是誣陷,宋青蓮是看不上我,所以誣陷是我推的。
”
“根本不是我推的,她就是想往我身上潑髒水,明明啟俊已經承認了……”
“閉嘴!
”魏教谕低呵。
是誰推的,他心裡也有猜測,隻是一邊是外孫,一邊是女兒,他選擇了保女兒。
若事情是馮啟俊所為,有馮家這一層,自然不會要了馮啟俊的命,最多就是逐出馮家。
可事情若是魏珍所為,那就大有不同,以宋家現在的權勢,再加上馮家的推波助瀾,魏珍恐怕……難保性命。
魏教谕瞅着宋老爺子拱手道,“宋大人曾認榆林縣縣丞,當知道,凡事要講證據。
”
“如今雙方各執一詞,恐難分辨,不知宋大人可有證據證明,此事是我家珍兒所為。
”
聞言,宋老爺子,馮孝廉同時蹙眉。
當時現場隻有六人,而且雙方說法又各有不同,宋青蓮怎麼可能拿得出證據,證明是魏珍所為。
如此一來,事情又回到了原點,雙方進入扯皮戰。
“爺!
大姐夫,請聽我一言。
”宋青苑起身,神色淡淡。
“蓮兒姐母女得到救治,雖已脫離了危險,可是對懷有身孕的女子出手,說是某人性命,亦不為過。
”
“此事事态太嚴重,是非對錯,如何懲治,不如交給官府定奪,各位覺得如何?
”
通過官府?
宋老爺子,馮孝廉,魏教谕皆是一懵,宋老爺子和魏教谕都是朝廷命官。
馮孝廉也即将入仕,可是他們誰也沒想過,通過官府解決這件事情。
其實在古代,不隻是尋常老百姓家,對官衙畏懼之心,就是官宦人家,亦不喜歡上官衙告公狀。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又何必……”魏教谕斟酌着開口。
“此言差矣!
”宋青苑打斷,“事關人命,豈是家醜二字就能概括的。
”
宋青苑想着,隻要進了官府,必然有辦法讓馮啟俊,魏珍,以及其丫鬟說真話。
大不了用刑,就算不能對馮啟俊,魏珍用刑,隻要對魏珍的丫鬟用刑……
宋青苑不相信,大刑之下,她的丫鬟還能忠心如故,咬死證詞不改。
宋青苑這邊饒有信心,奈何三家主事不願配合。
宋老爺子還好,宋青蓮是苦主,即使傳揚出去,對她名聲的損害也會降到最小。
可惜她是馮家兒媳婦,她要顧及馮家的名聲,所以這件事情,不宜鬧得人盡皆知。
馮家和魏家就更好說了,兩家均是書香門第,在乎自身的名譽,所謂家醜不可外揚,說的就是這種人家。
他們絕對不會願意,家裡的事鬧得人盡皆知。
看着馮家人的表情,宋青苑不由的失望。
隻能提醒道,“大姐夫對蓮兒姐承諾過,這次一定會給蓮兒姐做主,還蓮兒姐一個公道。
”
“難道大姐夫希望,看到自己的兒子替人頂罪,從而被逐出家族,甚至還要背着弑母不孝的罪名嗎?
”
“大姐夫!
”宋青苑上前一步,深深的看着馮孝廉。
“要知道,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一旦弑母不孝的罪名傳出去,馮啟俊還有何前途可言。
”
聞言,馮孝廉神色一震,已有兩分松懈迹象。
宋青苑再接再厲,“大姐夫可曾想過,馮啟俊的将來會是什麼樣,他要面臨着什麼樣的困境。
”
“嘲諷,謾罵,诋毀,種種負面情緒,足以摧毀一個少年,逼得少年……”
“畏!
罪!
自!
殺!
”
清脆的聲音,仿佛一把利刃,橫插入馮孝廉的心。
馮孝廉猛然醒悟,是啊,一個九歲的孩童,背負着這樣的罪名,身邊異樣的聲音,足以逼他去死。
他怎麼忍心!
他怎麼可能!
去讓自己的兒子,承擔着不屬于他的責任。
哪怕這個責任,是他的兒子自願背負,可做父親的也絕不同意。
馮孝廉緊握雙手,“三妹妹說的對,此事還請官府定論,”
“無論是何結局,如何處置,我馮家絕無意見。
”
“宋家也無意見。
”宋老爺子随後接話。
馮家都不在乎名聲了,他宋家又何必替人兜着。
比起馮家,他更願意替自己的孫女,争口氣!
對!
簿!
公!
堂!
魏教谕一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