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添亂
劉氏小心的撫摸着放在桌子上的兩匹細棉布料子,神色中帶着幾分不安,對身旁的鄭豐谷說道:“照理來說,該是我們做小輩的孝敬姑母,咋的反倒收了姑母這麼貴重的禮?
”
這是剛才在上房相互見面問候之後,鄭七巧送給鄭豐谷和劉氏這個侄兒媳婦的見面禮之一,還說路上被耽擱了好些日子,來的匆忙,原先準備好的東西都被落在了後面沒有能帶上,就先在鎮上随便挑了幾樣來給小輩做見面禮。
其實單隻是兩匹細棉布的料子就已經把劉氏和吳氏這兩個沒見過啥世面的鄉下侄媳婦給鎮住了,鄉下人送禮大都是扯上幾尺粗布,可從來沒有扛上一整匹布出來送人的,還是整整兩匹細棉布。
而除了這兩匹布之外,侄孫輩的還另有見面禮,雲蘿姐妹幾個每人一對不同花色的銀丁香,文彬虎頭他們則是筆墨玩具和吃食。
在這期間,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鄭七巧将給侄孫的四份禮全擺了出來讓在家的虎頭、鄭文浩和文彬先挑,虎頭挑了玩具,鄭文浩在玩具和吃食之間猶豫了下,最終選了幾盒糕點,文彬卻從剩下的精巧玩具和筆墨中選了筆墨。
其實這原本是給鄭文傑這個讀書人準備的。
鄭七巧都不由得愣了下,據她所知,侄孫中似乎隻有長孫鄭文傑在讀書,而以她對兄嫂的了解,應該不會再送另一個孫子去讀書才對。
畢竟就這麼點家産,還略有點偏心。
忍不住多問了一句,得知文彬已經背完了《千字文》,正在學《蒙求》,過些時候還要去學堂讀書的時候,更是驚訝極了,後來才得知,她大哥家的這幾個侄兒剛剛分了家。
此時,晚飯畢,鄭七巧跟着趙老太太去了二房,說是要陪着老娘說些悄悄話,而袁承則跟着去二舅公家轉了一圈之後又跟着鄭大福回來這邊,暫住在東廂,鄭文浩則被挪到了老兩口的屋裡。
鄭豐谷安撫着劉氏,其實他也沒想到姑母出手竟然這樣大方。
“姑母他們當年是因為在家鄉過不下去了,才會背井離鄉去投靠親戚的。
”所以這些年來,雖然在偶爾的通信中說他們一切安好,但這邊的人卻總在潛意識裡認為他們日子艱難。
這些事情劉氏卻是并不了解的,畢竟是一門好多年才能通一次信的親戚,就算有書信過來也都在長輩那兒,并沒人會來跟她一個兒媳婦談論這些事情。
鄭豐谷見屋裡的幾人都滿臉好奇,斟酌了下語言後說道:“我也隻是聽你們爺爺偶爾說起,說是在許多年前,袁家的一個老爺在京城當大官,當時咱越州府的知府大人就是你們姑丈的親爺爺,不過後來,在京城的那位老爺壞了事,牽連到整個家族。
你們太婆從小就被賣進袁家當丫鬟,那時候已經是袁家少奶奶身邊的大丫鬟,少奶奶仁善,得知風聲之後就先一步把身邊的幾個丫鬟都給放了出來,你們太婆才能回到家鄉,之後嫁給了你們的太公。
那位少奶奶就是你們姑丈的親娘。
”
停頓了會兒,似乎在進一步組織語言,“袁家被抄家,不過除了幾位老爺少爺,其他的人好歹保住了性命,也沒有流落到那不幹淨的地方去,隻是被貶為了庶民,日子很不好過,你們太婆就時常接濟他們。
後來,也不知咋的,那位少奶奶看中了你們姑婆,求了去當兒媳婦,沒過幾年,又帶着一大家子離開江南,說是投奔她兄弟去了。
”
說到這兒,鄭豐谷不由得感歎了一句:“這一走就是好幾十年,中間也沒啥聯系,都以為這輩子怕是再見不着面了。
”
劉氏也跟着感歎了一句:“真沒想到,承哥兒的先祖竟是當過大官的,難怪看着就跟咱不一樣。
”
雲蘿也暗暗的點頭,這位袁承表哥雖然一身青衣布衫,但即便是在嬉笑之時都有着區别于常人的風姿,似乎每一個動作都有固定的刻闆。
這不是世代貧農的人家能夠教養出來的。
不隻是鄭豐谷這屋裡,家中的其他人,甚至是外面村子裡的其他人家,也有許多正在津津有味的談論今日回來的鄭七巧。
鄭二福家裡人雖散去各自歇息,但東屋卻仍亮着燈,趙老太太和鄭七巧坐在床頭,蓋着同一床薄被,拉着手叙說着離别的那二十多年。
“你婆婆可還在?
”
“婆婆故去已經有三年了。
”
趙老太太一時間臉色有些暗淡,雖有預料,但當真聽說還是忍不住有些傷感,“唉,這一個一個的也都老了,她比我還要小兩年呢。
”
鄭七巧跟着歎了一聲,說道:“婆婆她這輩子過得太辛苦了。
投奔舅父之後日子雖是一點點好了起來,可操勞的都是她老人家,後來又跟舅母鬧了些不愉快,跟舅家的往來也就漸漸少了。
她老人家性子要強,又要打點家業,又要教導兒孫,一心盼望着子孫後輩能有起複之日。
”
趙老太太拍着她的手,說道:“她年輕時就是個心氣兒高的,出身又顯貴,後來遭了大難都沒能讓她彎下腰來。
”
鄭七巧也點頭,“可不。
當年被朝廷問罪,貶為庶民、三代不得入朝,她卻始終不肯放下對兒孫的教導,直到承哥兒出生,她更是把所有的心神都放到了他的身上,到閉眼之前都念念不忘要承哥兒好好念書。
”
到袁承這兒,正好過了三代,有資格科舉入仕了。
母女兩絮絮叨叨說了大半夜的話,一直說到兩人都不知不覺的睡了過去。
她們雖非親生,但之間的感情卻是比許多親生母女都要來的更加親近。
次日一早,雲蘿一如既往的天未大亮就起床了,開門出去正逢對面的廂房也有人開門出來,兩相碰面都不由得愣了下。
袁承擡頭看了眼天色,然後朝雲蘿說道:“表妹起得好早。
”
你起得也不遲啊,“表哥昨晚睡得可還好?
怎麼也起得這樣早?
”
“許久不曾睡得這般好了,隻是習慣了早起,每日到了時辰就會自動醒來。
”他微微一笑,看着雲蘿将柴刀綁在腰上,又背上了簍子,就問道,“表妹這是要去哪裡?
”
“上山。
”
然後她看到他的眼睛瞬間就亮了,幾步穿過院子走到了她面前,說道:“昨日就聽說表妹十分能幹,幾歲就能獨自上山狩獵,昨晚吃的那一盆兔肉便是你從山上捉回來的,不知我可否與你一同前往?
”
見雲蘿沉默不說話,他又說道:“你放心,上了山之後我就全聽你的指揮,定不會給你添麻煩!
”
就差沒舉起手來發個誓了。
上房有了些許動靜,沒一會兒就見鄭大福披着衣衫走了出來,對袁承說道:“山上危險,多的是蛇蟲野獸,路也不好走,你若是有個磕碰豈不是耽誤了科考?
”
袁承朝鄭大福拱手行一個禮,“謝大舅公關心,不過小子雖一心科舉,但也有從小就學習拳腳騎射功夫,尋常的野獸于我而言并無威脅,倒是難得能跟人上山打獵,增長見識。
”
鄭大福不禁有些遲疑,想說院試在即,你與其上山去玩還不如在家多看幾頁書,可這畢竟不是他的孫子,倒是不好多加管教。
袁承見他仍是一臉的不贊同,想了下,又說道:“大舅公放心,我也會先征得祖母同意再上山。
”
雲蘿:“……”我好像還沒同意帶你上山吧?
其他人也陸陸續續的起來了,聽說袁承想要跟着雲蘿上山去都不由得驚訝萬分,紛紛出言勸阻。
這第一次來的貴客,又是個即将科舉的嬌貴讀書人,怎麼能放他到山上去呢?
若是萬一磕着碰着了,可真是誰都賠不起。
雙方争執不下,時間就耽擱到了虎頭一手拎着簍子,一手啃着個飯團子過來,站在門口喊了句:“小蘿,走了!
”
往常大多數時候都是雲蘿去喊的他,難得一次他來叫雲蘿。
雲蘿于是拎着簍子就出門,袁承見狀,團團朝鄭大福人、鄭豐谷他們行禮,然後也跟着竄出了門外,“我去禀告祖母,她定不會阻攔我的!
”
虎頭看着跟在雲蘿身後的尾巴,有些懵,“承表哥,你咋也來了?
”
袁承朝他拱手問道:“表弟,我祖母可起身了?
”
“還沒呢。
”面對這麼有禮的表哥,他卻是如此粗俗的模樣,都不禁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忙把最後小半個飯團一口塞進嘴裡,嚼兩下就咽進肚子裡,然後說道,“不過我剛才出來的時候倒是聽見太婆的屋裡有說話聲。
”
袁承連忙朝兩人作揖,“那請表弟表妹等我一等。
”
說着,就飛快的往虎頭家跑去,動作矯健靈活,半點不顯粗俗。
虎頭看的有點羨慕,又側過頭來湊到雲蘿耳邊輕聲詢問這是啥情況,得知這位表哥想要跟着他們上山去打獵,不由得咋舌,還有點不是很情願。
“這不是添亂嘛!
就這瘦巴巴的讀書人還想上山去玩?
可别路都走不穩當把他自己給摔壞了!
”
帶着個嬌貴的讀書人上山去,想想都覺得超麻煩!
日光透過枝葉的縫隙,斑斑點點的灑落在林子裡,露珠滾動,草木清新,偶有不知名的小動物藏着灌木草叢中窸窸窣窣的跑過,驚起蝴蝶翩翩,鳥鳴清脆。
“咻!
”
有一隻木箭從山石後面射了出來,卻飛不出十步遠就有氣無力的跌落到了地上,反倒将幾步外的一隻黃毛松鼠給驚上了樹,轉眼不見了蹤影。
“你這弓的力道也太輕了吧!
”袁承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從沒見過飛不出十步就後繼無力的劣弓!
虎頭側目斜睨着他,“不是早跟你說了嘛,這弓沒力氣,不能打獵!
”
袁承:可我也沒想到竟會弱到這個程度啊!
隻恨剛才沒有先試上一試。
此地已被驚擾,三人隻能轉移陣地,往别的地方搜尋。
露水還沒來得及被陽光蒸發幹淨,在林子裡穿梭了沒一會兒,袖口褲腿就被打濕得透透的,袁承忽然“噓”了一聲,然後帶着表弟表妹悄悄的朝一棵大樹後摸了過去,小心的探頭,就看到一隻灰毛兔子正豎着耳朵從洞穴裡鑽出了半個身子。
運氣真當好,現在還能遇到兔子這種夜行生物。
可驚喜不過一秒鐘,他現在手上就一把毫無威力的木弓,根本殺不死幾步外的那隻野兔子。
難道要他表演飛柴刀砍兔子?
袁承扼腕,若是早知道這裡有兩個幾乎天天上山打獵的表弟表妹,他是說什麼也要在臨行前把他的弓箭給帶上的,現在也不用躲在這兒望兔興歎了!
眼看着那隻兔子在窩邊探頭探腦一會兒,就要躲回去了,他正心焦難耐,卻忽見得身旁一個小小的身影猛的竄了出去,那速度極快,似乎還能看到連串的虛影。
也就是他一愣神的工夫,白生生、肉嘟嘟、軟萌萌的小表妹已經站在兔子洞前面,手上一隻活蹦亂跳的灰兔子。
他猛的瞪大了眼睛,徒徒徒手抓兔子?
!
袁表哥默默的捂住了胸口,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武藝都白練了。
雲蘿看了看手上的兔子,然後掏出小刀往它脖子上一捅,瞬間了結它的小命,放幹淨血再團吧團吧扔進了背簍裡面。
虎頭已經颠颠的跑到那個兔子洞前面,一副躍躍欲試想要把這個洞掏開的模樣。
“等你掏開,兔子早已經從别的洞口逃走了。
”你以為就這一個出入口呢?
虎頭可惜的砸吧了下嘴,又扒着她的背簍看了看裡頭那隻死兔子,說道:“我啥時候才能有你這身手啊?
”
“你還是先把陷阱學好了再說吧。
”
不由得抓着腦袋嘿笑了兩聲,轉頭跟袁承說道:“表哥,還是去看看陷阱吧,昨天沒來,今天肯定有收獲。
”
他也想打活的呢,可是沒那能耐啊!
袁承雖然有點遺憾,但想想手無寸鐵又沒有小表妹的本事,也隻能跟着去陷阱裡撿獵物了。
不過當柴火堆起,兩隻兔子被烤得“滋滋”冒油的時候,他又覺得坐享其成竟然也很不錯,忍不住用力的吸了吸鼻子,“若是再撒點麻椒就更好了!
”
麻椒,也就是花椒,在江南地區食用的卻并不廣泛,多在藥店裡售賣,且價格昂貴。
虎頭甚至不知道這麻椒是啥東西,直到聽了袁承的解釋,他忍不住口水泛濫,連連吞咽了好幾下,滿臉向往的說道:“竟然還有這樣的好東西,我下次去鎮上找找,也不曉得有沒有。
”
“不用那樣麻煩,隻需等我祖父過來,随行帶了好大的一包。
”
山上走了這麼一遭,三人之間倒是親近不少,不再如昨天那樣客客氣氣,生疏有禮。
尤其是在袁承不經意間顯露了一把他的拳腳招式之後,更惹得虎頭滿眼的小星星閃耀,忍不住嗷嗷叫着圍在他身邊打轉。
小蘿的本事他自覺比不上也學不了,袁家表哥的這些拳腳招式總是可以試一試的。
雲蘿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但并不多在意,這些招式說是武藝,倒不如說它更适合用來強身健體。
一路熱熱鬧鬧的下山,沿途遇見的村民無不對袁承這個新來的親戚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直至到達虎頭家中,他們的身上除了山上帶下來的幾隻野物之外,更多了好些瓜果菜蔬。
金公子正坐在屋檐下的陰涼地跟趙老太太唠嗑,手上一把大蒲扇搖出“呼呼”的風聲,不到半天的時間,連鄭七巧都已被金公子輕輕松松的拿下。
他跟這家裡的人已經很熟了,主要是長得好,嘴又甜,脾氣也不差,仗着合作開肥皂作坊的便宜,登堂入室的完全不把自己當成外人,連虎頭在家中的霸寵地位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呦,你們回來了?
今兒有啥稀罕的野物?
”
虎頭最近有點看他不順眼,聞言就沒好氣的說道:“哪有那麼多稀罕的野物?
不過是兔子和野雞罷了。
”
金公子用大蒲扇遮着大太陽,探着腦袋湊過來,“給我留一隻野雞,我祖父愛吃這個!
”
“總共就兩隻野雞,還要留着待客呢!
”
“我拿家養的雞跟你換呗。
”又轉頭直接問鄭七巧,“姑婆,你喜歡吃公雞還是母雞?
”
鄭虎頭眼皮一翻,“誰還沒吃過公雞母雞啊?
姑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自然是要吃點不一樣的。
”
鄭七巧看着這兩少年争論不休,笑得眼角的褶子都堆了起來,說道:“就給金公子吧,姑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可不是給你們添麻煩的,我不挑食,吃啥都行。
”
她雖二十多年沒回來,但從昨日傍晚到現在中午,耳聞目睹加上從母親的口中也了解了不少娘家的事,不管大哥家的還是二弟家的。
金公子最終死皮賴臉的分走了一隻野雞,期間還跟雲蘿交流了下作坊的建造進度,大小匠人短工幾十個,作坊的面積雖不小,但速度卻比尋常人家造房子快多了,最多還有一兩個月就能開張做肥皂了。
中午,鄭大福帶着兒子、兒媳和孫子、孫女們全都來了鄭二福家,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
吃完後陪着長輩說了一會兒話,劉氏和吳氏就帶着各自的孩子先一步告辭回家,去準備晚上的好菜好飯。
姑婆是昨日傍晚到的,時間太晚想做點好飯菜也來不及了,不過随便應付了一頓而已,所以今天這一頓才是正經的給姑婆接風洗塵。
雖然分了家,但姑婆遠道而來,兄弟妯娌們合在一起伺候一頓也是理所應當,所以在鄭大福一大早就吩咐兒子們去鎮上賣肉買酒,又吩咐兩個兒媳婦今日要一塊兒擇菜做飯的時候,誰都沒有表示半點不願,甚至誰都沒有問孫氏要一文錢。
東西都是在鄭大福的親自叮囑下準備的,除了雲蘿從山上帶回來的兔子和野雞之外,還另外有魚有肉,比之過年的時候都要豐盛。
劉氏和吳氏先将該炖的炖上,又在院子裡将肉與菜清洗幹淨,孫氏坐在堂屋裡面,朝着門外一眼一眼的看,臉拉到三尺長,忍不住了就罵一句“敗家娘們”、“白眼狼”、“良心被狗吃了”、“一來就沒好事”諸如此類,哪怕買這些魚啊肉啊的時候沒有問她拿一文錢,她也心疼得不得了,還有點心酸。
真是沒良心的白眼狼,對她這個親娘都沒見過有這麼上心熱情呢!
然而她有再多的不滿也不敢直言說出來,畢竟鄭大福對這個唯一的妹妹有多上心,她是很清楚的,那真是容不得人說一句不好,有半點怠慢。
尤其是一别二十八年,本以為這輩子都再見不着了,孫氏毫不懷疑,如果她現在敢對這位小姑子擺臉色,鄭大福就能大耳刮子抽過來。
以前就是這樣,每次回來都要攪得娘家不得安甯,好容易遠走他鄉了,現在還回來做啥?
雲桃從兜裡掏出了幾塊糖,從雲萱到雲梅一個個分過去,“這是我爹今天剛買的,可甜了!
”
鄭玉蓮本坐在屋檐下乘風,半點沒有要過來幫兩個嫂子幹點活兒的意思,此時見雲桃分糖倒是眼尖,當即就高高的吊起了眉梢,也分不清是酸還是怒的說道:“剛吃了午飯就吃糖,再沒見過你們這樣貪嘴的!
豐慶大哥一早也去了鎮上,又是魚又是肉的,聽說還殺了兩隻雞,說得不曉得有多豐盛,這是也沒讓你們吃個飽?
”
這話就有點難聽,就差沒直接說鄭豐慶準備那麼多好菜好肉其實都隻是做個表面好看,到最後也沒有舍得給人吃。
雲萱手上正送到嘴邊的糖不由得一頓,雲桃則當即嗆了過去,“二爺爺家今日每桌九大碗菜,一半以上都是肉,我長這麼大都沒吃到過這麼好的一頓!
小姑你又沒去,也沒見着我們午飯到底吃的是啥,可不能亂說話!
”
自從分家,明白了自家以後都不用再看爺爺奶奶的臉色過日子,雲桃的狗膽就一路看漲,都敢直接怼上小姑了。
不過她說的也沒錯,往常逢年過節家裡倒是也有魚有肉的,可那些東西對他們來說也就是擺着好看,根本分不到他們的碗裡來。
而今天中午真真是大飽口福,她本來還不好意思盯着魚、肉,專挑蔬菜吃,慶伯娘就往她們的碗裡可勁兒的夾肉,那油滋滋的鮮香味兒,想想都覺得能回味好多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