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江南書院的考生們
自從元宵那晚從太子殿下的口中知道了些許朝廷動向,雲蘿就惦記上了回江南之事,連元宵燈會上的遊玩都有些心不在焉。
過了元宵,朝廷官員也都要開始上班了,衛漓如今仍在刑部,當着一個小小的刑部書令史,短時間内泰康帝沒打算再給他挪位置。
到了十八那一天,天使登門,果然送來了一封冊封雲蘿為郡主的聖旨,封号安甯。
送走天使之後,長公主捧着聖旨看了會兒,然後仔細的收起來放到了雲蘿的手上,笑眯眯的說道:“有了這個,同齡的貴女圈中就再沒有身份比你更尊貴的,又有娘在後面給你撐腰,你便是想要橫着走都行。
”
各家宗室王府之中倒是還有幾位郡主,但她們并不比雲蘿與泰康帝來得更親近,身份相等的情況下,聖眷濃厚,與當權者是否親近便成了另一個彰顯地位的标準。
當今皇上至今沒有公主,也沒有親兄弟,最親近的便是如今的皇家宗正簡親王,簡親王的父親與先帝是異母的親兄弟,所以在今日之前,京城貴女中最有地位的便是簡親王府的安如郡主。
雲蘿拿着這封聖旨,卻隻放了一小部分心思在這上面。
明日進宮謝恩,她該怎麼向皇帝舅舅提及跟随傳旨的天使一起回江南?
而在此之前,她也應該把這件事先跟娘和哥哥商量一下。
長公主見她捧着聖旨并沒有喜形于色,淡定得好像跟平常沒甚區别,便問道:“淺兒可是不喜歡?
”
“沒有。
”身份的提升,地位的增高,誰會不喜歡?
她想了下,便說道,“元宵那天,我聽瑾兒說,之後還要派天使到江南去宣旨。
”
長公主愣了下,眼中有些恍然,不禁摟着她問道:“淺兒可是想念白水村的親人了?
”
雲蘿也不掩飾,“确實有點想他們。
”
長公主摟着她沉默了一會兒,十分舍不得跟女兒分開,但她還是說道:“我輕易不能離京,這身子也禁不住長途跋涉,你哥哥又要開始在朝中走動,沒以前那般自在了。
你回去一趟也好,以往都是你哥哥每年到江南去陪老太太十天半個月的,以後就由你代勞了吧。
”
雲蘿從她懷裡擡頭看她,又伸手在她背上輕輕拍了幾下,“我很快就會回來的!
”
長公主莞爾,又變得有些嬌嬌氣氣的,輕哼着說道:“就算要去也不急在一時,要準備的東西可多着呢。
”
既然都定下了要回江南,雲蘿反倒也不着急了,隻是讓幾個丫鬟給她一點點的收拾東西。
次日,雲蘿進宮謝恩,也與皇帝舅舅說起了這件事。
“淺兒想回江南?
”泰康帝聽聞之後十分驚訝,下意識的轉頭看向了坐在旁邊的姐姐。
長公主倒是淡定,喝了口水說道:“母親一個人在江南,許久沒看見我也有些不放心,以前都是逸之去探望她老人家的,現在逸之被你扔進了刑部,也沒那麼多空閑了,就讓淺兒去吧,順道還能去她長大的村子看看那邊的親人。
反正你都是要派人去宣旨,不如就讓淺兒當了這個天使吧,身份足夠,對那邊也熟,做什麼都比别人容易。
”
雲蘿眼角一抽,她其實隻是想蹭一下隊伍而已,畢竟這個時代不同于幾百上千年後,出門遠行還是多些人比較安全。
卻沒想到,公主娘竟然直接提議讓她當天使,而皇帝舅舅竟然還是一副思考的模樣!
“也不是不行,不過時間得往後拖延一些。
”泰康帝說,“淺兒要的牌匾還在工部趕制,大約需得十天半月的時間,而如今朝中最大的事情是三月的春闱,隻剩一個多月了,不管文臣還是武将都忙得腳不沾地。
聽說江南那邊有幾個學子還是淺兒的熟識,你在這個時候離京可不是應有的待客之道,不如就等春闱放榜之後?
”
雲蘿痛快的點頭,“好。
”
正好還能把好消息先一步帶回去!
事情就這麼決定了下來,不過暫時并沒有對外宣揚,反正朝中百官如今都在為春闱忙碌,根本就沒人在意一個好運的鄉下人家的些許聖寵。
不過從那個鄉下出來的安甯郡主倒是值得多多關注。
土豆和玉米在送進宮裡之後就再沒有出過幺蛾子了,那些想要毀去它們的人也沒了動靜,而被推出來的替罪羊阮賀一家都沒有等到秋後,出了正月就直接拉出大牢給斬了。
百姓們聽說這位曾經的兵部侍郎竟是因為意圖毀去新出的高産糧種,才會被皇上問罪抄斬,在行刑的那天紛紛湧到刑場,朝阮家人扔出了他們手裡的臭雞蛋、爛葉子。
監斬官見百姓們扔得差不多了,才捂着鼻子走上了刑台,俯身在阮賀的面前輕聲說道:“軟大人,你回頭看看,看看你的妻兒因為你受到了多大的折辱,你當真忍心他們因為你的一念之差走到絕路?
”
阮賀嘴唇蠕動,似乎想說什麼,卻等了半晌也沒見他說出什麼來。
監斬官“啧”了一聲,他也沒抱阮賀會服軟的希望,不過是想要最後努力一下罷了。
這個年,這位曾經的阮侍郎過得可不大好,從刑部提審到大理寺,日日嚴刑拷打,他都沒有松口說出什麼來,真不知是被抓住了多大的把柄。
監斬官側頭看了眼系着草繩跪在行刑台上的人,又看向到了這步田地仍不肯松口的阮賀,冷笑一聲,轉身下了行刑台,待到日上中天,令牌落地,“行刑!
”
日子進入二月,京城的大小客棧都已經被進京趕考的舉子們擠滿了,且還有更多的學子陸陸續續的趕到京城。
京城裡,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無數詩會、文會、茶會、遊園會,大小酒樓茶館中的生意爆棚,城内城外的各處風景點都随處可見穿着儒衫的學子舉人。
此時的雲蘿卻在城郊的一座皇莊種土豆。
皇莊不大,總共也不過百多畝田地,這是随着冊封郡主的聖旨一起賞賜給雲蘿的,離京城很近,背靠大山位置也不錯,土地肥沃,如今特意劃出了幾畝來種植新作物。
經過一個冬季和正月的催芽,每一個土豆上面都長出了一個個的芽苞,長的那些足有成年人的一指長。
雲蘿指揮着莊戶将土豆按照芽的生長切塊,拌上草木灰,先晾兩天,然後再埋入土中。
莊子上都是經驗老到的老農,知道這東西去年已經在江南種過一茬,眼下手裡的就是從江南送過來的,這讓他們對新作物的懷疑都消失了,雲蘿讓他們怎麼做,他們就怎麼做。
雖然雲蘿其實也沒多少經驗,除了少少的一點從書上看來的知識,她自己動手種植的經驗就隻有去年在白水村的那一次而已。
幸好這也不需要太精湛的技術,土豆這個東西,扔一個到泥土裡面,如果不腐爛,等時間到了,它自己就會長出一窩來。
“其實我也隻種過一次,許多都是憑空想出來的,你們都是莊稼好手,之後更多的事情還要靠你們。
”
莊頭正拿着把菜刀小心翼翼的切割着土豆,聞言連忙說道:“郡主太謙虛了,陛下都說了能種出這兩樣新的糧食來多虧了郡主您,我們都聽您的吩咐,您說該咋做就咋做!
”
在院裡切土豆的更多的卻是婦人,平時一把菜刀舞得虎虎生風,現在卻也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切壞了一顆芽,連說話的嗓門都沒平常時候的響亮了。
“我去年進城的時候聽到城裡人都在說這個土豆,稀稀拉拉的一畝地能種出五百多斤呢,這以後要是種得多了,豈不是再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
“也不知這土豆是個啥味兒,有人說味道不大好,有人卻說好吃得很。
”
“那都是瞎說的,多稀罕的東西啊,連陛下都舍不得多吃,都省了下來做種子,有幾個人有那福氣嘗過這個味兒?
”
“郡主之前說了,等這一茬種出來後,就挑出那些太小的、不能留種的分給咱嘗嘗味兒。
哎呦喂,這可是城裡人都吃不着的好東西,倒是要給我們先吃上了。
”
莊頭卻更在意另一樣作物,“敢問郡主,那玉米要到何時耕種?
”
“等天氣再暖一些。
”她坐在太陽底下,看着最後的薄薄一層積雪也正在逐漸化成水滴從屋頂滾落下來,轉頭跟莊頭說道,“具體什麼時間我也不是很确定,但至少要等到沒有霜凍才行。
土豆埋在地下,天氣冷點也無妨,玉米卻是長在地上,遇上霜凍就被凍壞了。
不過具體要如何還得你們自己慢慢摸索,今年種得遲一點,明年種得早一些,看看收成後的産量哪個高,不用着急馬上就掌握最合适的耕種時節,這本來也不是能在一兩年内就研究出來的事情。
”
可惜當年不曾專門學過農業方面的知識,隻從課本和其他途徑零星得到的信息,頂多隻能做個參考作用。
也虧得她今生在鄉下住了十二年,就算依然不擅農事,耳濡目染的自然也多懂了些。
莊頭聽她這麼說就松了口氣,又莫名的有種肩上擔了重量的感覺。
然後他又聽見郡主說道:“如今是因為種子稀少也用好田好地來種植,就是為了能多收獲一些種子,等以後不用為種子發愁了,就不能浪費好地來種粗糧,還是應當以米面為主。
”
“是。
”又禁不住好奇的問道,“敢問郡主,那土豆和玉米是不是不怎麼好吃?
”
“比米面要粗糙些,但也不難吃。
玉米磨成粉,和水攤成薄脆的煎餅,那香味能傳得整個莊子都是,就是香,單獨吃的話卻有點拉嗓子。
至于土豆,它其實不是純粹的糧食,就是吃着頂飽,味道的話還是燒成菜比較好吃,淡蒸着吃有一股澀味,口感粉粉的有點類似山薯,不甜。
”
“咕咚”一聲,莊頭忍不住咽了下口水,隻是聽着就覺得有些饞了。
雲蘿默然,又忽然跟他說:“這土豆發了芽就不能再吃,有毒。
”
“哎呦!
”手中菜刀一偏差點切到他的手指頭,下一秒看着手裡土豆的眼神都變了,“有……有毒?
”
其他聽見的人也都紛紛停下了動作,看着土豆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什麼洪水猛獸,在任何時候,毒物都是讓人畏懼的存在。
雲蘿半點沒有吓壞了人的自覺,手裡的小刀比菜刀更靈活,幾下就将每一個芽塊分開,頭也不擡的說道:“不吃進肚子裡就沒關系,就像其他的東西發黴腐爛了也不能吃一樣,它隻有在發芽的時候才會産生毒素,當然,爛了臭了肯定也不能再吃。
”
院子裡頓時響起了一陣笑聲,氣氛放松下來,越發覺得這位郡主大人瞧着雖冷冰冰的不怎麼好親近,但其實脾氣好得很,對他們這些卑賤之人也沒有一點看不起的模樣,明明不愛說話,但當他們去問問題的時候,隻要能回答的,她都會特别耐心的給他們解答。
送到京城的土豆本來就不多,雲蘿在小皇莊裡待了不到四天就把土豆都種了下去,之後要怎麼伺候也把她知道的都交代給了莊頭,才登上馬車離開莊子。
從莊子到京城有大約十多裡路,馬車辘辘,在将要過城門的時候忽然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和語調,“終于到京城了!
這千裡迢迢又天寒地凍的,馬車颠得我屁股疼,騎馬卻要被風吹,趕考一回也太不容易了!
”
另一個聲音說:“怪誰?
要不是你自己作怪,我們在去年下雪前就能到京城了!
”
“分明是你們太着急,要我說再遲十幾天也來得及,也不至于一個個的都被凍成……唔唔!
”
第三個聲音咬着牙,“你閉嘴,真是有辱斯文,說出去你是我江南去年的新晉解元公,我都嫌丢人!
”
雲蘿忽然打開了馬車的窗戶,從城門口的人群中掃過,“袁承!
”
城門前,穿着黑儒衫的幾個年輕人頓時齊齊的轉過頭來,袁承更是一把甩開捂着他嘴的同伴颠颠的朝她跑了過來,“哎呀表妹,沒想到竟在這裡遇到了你,我原本還想着先找個客棧休整一下,等明日遞了帖子再去拜訪呢。
”
雲蘿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其他的幾位學子也都走了過來,紛紛行禮。
一共九名學子,有些是相識的,有的則不曾見過面。
雲蘿回禮之後先看向李三郎喊了一聲“姐夫”,然後轉頭跟袁承說道,“城裡稍微好點的客棧都已經爆滿,哪裡還能空出來讓你休整一晚?
”
袁承微微瞪大了眼睛,“這麼早就都爆滿了?
”
雲蘿眼角一耷,“不早了,三月初九開場考試,今天已經二月十九,你以為所有人都跟你似的踩着日子過來嗎?
”
身後同窗好幾個都“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當初在越州城見過幾次面的陳知府家的二公子陳琛悠悠的說道:“若不是山長拿出了戒尺要打他,他怕是還要再拖延個十幾天才肯動身來京城呢。
”
剛才捂了袁承嘴的那個少年皺着眉頭說道:“真想不管他了,讓他獨自一人上京來才好。
”
嘴上說得不好聽,可事實上不還是全都和袁承踩着時間的過來了嗎?
雲蘿便看着那少年說道:“張公子,常甯伯夫人見你遲遲沒有回來很是擔心,前幾日還來拜訪詢問江南那邊的事,擔心你在那邊被什麼事給耽擱了。
”
這少年正是常甯伯的長子張睿,十四歲就中了舉,之後下江南考核進入江南書院,今年十八,是京城裡許多夫人眼中的好女婿人選。
張睿聞言,臉上浮現了一絲慚色,又瞪了袁承一眼,然後拱手說道:“勞煩衛姑娘了,我進城後就馬上回家去向我爹娘報個平安。
”
袁承當做沒看見,伸手在雲蘿的頭頂比劃了一下,驚訝的說道:“不過才半年不見,你竟是長高了這麼多!
”
就算你這樣說,我也是不會高興的!
雲蘿撇開他,與另外的幾位學子說道:“城裡離貢院近的客棧都已經沒了空位,稍遠些的也基本爆滿,各位若是沒有别的安排,不如去我家住宿?
”
張睿卻說:“還是住我家去吧,平時還能相互探讨學問。
”
最後商議了一下,除了有兩人在京城有親眷,其餘的人便分成了兩撥,袁承和李三郎自不必多說,陳琛也一口就答應了雲蘿的邀請,另外三人則随張睿去了常甯伯府。
兩撥人一起進城,然後在一個路口分開,雲蘿坐在車轅上與騎馬的三人說話,“從去年的十月開始,京城裡就陸續的湧進了大批的趕考舉人,到現在,該來的都來得差不多了,比你們更遲的恐怕也不大有了。
”
袁承摸了摸鼻子,不說話。
陳琛則轉頭打量着沿路的景象,說道:“進京前,我爹倒是囑咐了我許多注意事項,隻是他自己也有好幾年沒有踏足京城了,難免有些地方會疏忽,不知衛姑娘可否跟我們說說如今城裡的形勢?
”
“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
”雲蘿回頭看了眼身後的月容。
月容看着小姐坐在外面,她一個丫鬟卻反而坐在馬車裡面,心裡很慌。
眼看小姐終于有用得上她的地方了,她連忙虛着半邊屁股坐在凳上,趴着窗戶跟外面的三位公子說道:“因為大量的趕考學子到達京城,各大茶樓酒館中幾乎每天都有文人彙聚,鬥詩博文,相互讨教,那些有才之人的名聲就逐漸傳揚了開來。
如今,在學子中呼聲最高的是冀北錦州的封炫,他是冀北總督家的二公子,去年秋闱是冀北解元,聽說他寫的文章辭藻華麗,一片錦繡。
”
陳琛、李三郎,還有雲蘿都齊刷刷的将目光轉到了袁承的身上。
他們這邊也有一個解元呢,還是江南地區的解元!
舞文弄墨比文才,江南書院的學子從沒怕過誰!
月容略微停頓了會兒,又接着說道:“年前也有許多江南的學子到了京城,其中有幾位來自江南書院,不過他們并不經常參加文會,似乎偶爾有興緻的時候才會出現,在學子中名聲不顯,但是……”
她迅速的看了自家小姐一眼,說道:“奴婢之前聽長公主說,有幾位學子已經在朝中好幾位大人的心裡挂了号。
”
陳琛愣了下,忙問道:“知道是哪幾位嗎?
”
月容想了想,猶豫的說道:“這個奴婢也不是很清楚,隻模糊聽見一點,有一個叫趙琦的,大理寺的大人對他贊不絕口,說他思維清晰,想法還是什麼的十分新穎,是個斷案的好手。
還有一個叫烏……烏……”
“烏來福?
”
“對,是這個名兒!
”月容恍然道,“長公主說,翰林院的董大人贊他寫了一手好字,說他字字如畫,其餘的奴婢也沒聽請。
”
而聽她這麼說來,雲蘿也想起了一件事,說道:“我之前在宮裡遇到戶部的溫尚書,他也贊了一個叫白黎軒的人,說他算術極好,撥起算盤來不像個讀書人。
我就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耳熟,他可也是你們書院的?
”
陳琛忍俊不禁,袁承也是抽了下嘴角,說道:“确實有這麼一位,白師兄家裡世代都是給人做賬房的,從會爬開始,他的玩具就是算盤,後來才發現,他在讀書上也有些天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