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一大早,紫緞又去了錦繡園,去時管事婆子媳婦們正在領對牌,聽夏瑞熙安排一天的家事。
紫緞便駐足在廊下靜候。
酸角兒如今管了府裡的食材分配,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領了對牌出來,見了紫緞,便笑道:“紫緞姑娘,怎麼這麼早?
”
紫緞答非所問:“嫂子,你如今管了府裡的食材,成了管事娘子,還是親自上廚伺候四夫人的一日三餐?
你可真是勤勉,也難怪四夫人格外高看你一眼。
”
酸角兒笑得燦爛:“什麼管事娘子,還不是主子給的體面。
若是哪天主子一不高興,就打回原形了。
”
那邊良兒喊道:“紫緞姐姐,夫人讓你進來。
”
紫緞低頭屈膝給夏瑞熙行禮:“四夫人早安。
”
夏瑞熙端坐在塌上,抱着銅手爐,燦笑着讓紫緞起身:“三爺去了麼?
”
紫緞答道:“回四夫人的話,三爺一早已是出門了。
行李都是奴婢收拾了交給花老虎的。
坐的是驢車,車上放了三床厚褥子。
”
夏瑞熙應了一聲:“知道了。
你做事很認真。
”
紫緞擡起頭來,悄悄打量夏瑞熙。
夏瑞熙今日穿的是新做的蜜色綿襖子和豆青色的皮裙,因在孝中,領口袖口沒有半點裝飾,但做工很好,款式也是最近那些外來的新朝将士家眷帶起來的時興樣式。
發式雖然簡單,插的一隻墜珍珠銀钗卻精緻無比,钗頭墜的那顆珍珠足有拇指頭那麼大,晶瑩圓潤,散發着幽幽的光芒。
這件首飾紫緞也不曾見過,想是應該是四爺新送的。
紫緞的目光放到了夏瑞熙的臉上,隻見她不曾施脂粉,膚色卻很粉嫩白淨,一雙漂亮妩媚的眼睛如今添了些威嚴在裡面,粉粉的菱角嘴,嘴角微微翹着,神情輕松愉快,便知她心情不錯,遂壯了壯膽,屏了呼吸,垂首道:“三爺去了山裡,奴婢閑着也是閑着,還請夫人給奴婢安個差事罷!
”
一般情況下,多做多錯,隻有躲懶的奴才,沒有這麼勤奮肯吃苦的,還自己尋上門來找差事的。
夏瑞熙看了良兒一眼,隻見良兒直沖自己擠眼睛,心知有異,便道:“你是老夫人專指派了伺候三爺的。
這幾日三爺不在,你正好把他屋子裡的鋪蓋被褥拿出來翻翻曬曬,該換的就換了,縫補漿洗,也好過年。
”
紫緞正要開口,良兒便笑着堵住:“四夫人,昨兒紫緞和奴婢說,隻和粗使的張婆子住在菊英院裡,有些孤單呢。
”
夏瑞熙沉吟了一下:“這段日子家裡日子還算過得,我正尋思着是不是再給幾位爺添一個随身的小厮,每個院子裡添兩個小丫頭。
但總還有些時候,你先等着罷,若是夜裡孤單,三爺不在,你可以去尋紅綢作伴。
”
紫緞見夏瑞熙低了頭不再搭理她,意思是她該退下了。
她眼見屋裡沒有其他人,隻有夏瑞熙和良兒二人,正是說事的好時候。
也顧不得其他,猛地跪倒在地,眼裡噙滿了淚:“三爺不要奴婢伺候了,還請四夫人給奴婢一碗飯吃。
若是夫人不管奴婢,奴婢隻有,隻有死路一條了!
”
夏瑞熙皺眉:“紫緞!
你跟着老夫人多年,一直規矩懂禮,怎的今日說話這般不知進退!
”再看良兒,也是一臉詫異的樣子,可見她也不知道昨夜菊英院裡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
紫緞哽咽道:“奴婢無路可走了。
三爺留話說他回來後不願意再看見奴婢。
”
夏瑞為驚訝地道:“這是怎麼回事?
你不是一直伺候得很好的麼?
”
紫緞哭道:“昨夜奴婢向三爺回話,他問起我林小姐的人品如何,奴婢就照實說了,他勃然大怒,說以後不想再看見奴婢了。
奴婢辦砸了老夫的差事,讨了三爺的厭憎,隻有求四夫人了,不然肯定是要被趕出去的,外面的情形這樣亂,奴婢出去了隻有死路一條而已。
”
夏瑞熙聽了,心裡就有些不高興。
雖然不知道因由,但紫緞這話聽着好像是和她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是為了她,弘揚正義才做錯的事。
可實際上細細一琢磨,就有一種邀功請賞,利用她的同情心,和對林輕梅的憎惡感來激她出手的感覺。
見夏瑞熙半晌沒有說話,紫緞忐忑不安地擡頭,隻見良兒瞪圓了一雙眼睛,惡狠狠地看着她,仿佛想咬她一口。
吓得她縮了縮腳,繼續哀哀地哭着。
夏瑞熙柔聲安慰:“你先起來,别哭了。
你别怕,既是老夫人讓你辦的差,你便當向老夫人回話,聽老夫人示下,老夫人一向寬厚,想來不會苛責你。
”
紫緞一聽,大哭着不起。
夏瑞熙皺了眉頭:“良兒,你扶她起來,大清早的這樣,像什麼體統?
”
良兒上前扶想紫緞:“紫緞姐姐,你一向是個明白人,怎麼今日這般糊塗?
你是老夫人房裡的人,是非曲直,當和老夫人說,老夫人一向寬厚,難道還會委屈了你不成!
”
紫緞聽夏瑞熙語氣堅決,隻得順着良兒起身,卻不肯走,立在角落裡低頭抹淚,隻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這時廖氏抱了達兒進來:“哥兒想娘了,喂的米粉吃了一半就不肯吃。
”達兒已經四個月了,開始添加輔食,吃一些米粉。
夏瑞熙放下手爐,笑着接過達兒:“讓娘來喂可好?
”達兒到了她懷裡,就把小手揪住她衣領,隻把額頭往她臉上擦,衆人俱都笑起來:“果然是想娘了呢。
”
良兒把一方布巾放在夏瑞熙膝蓋上,方便她給達兒喂食,省得污了她的衣物。
達兒果然就是要夏瑞熙喂,見銀勺子遞過去,就乖乖地張開了嘴,一雙烏溜溜地眼睛盯着夏瑞熙讨好地彎成了月亮。
廖氏歎道:“夫人帶哥兒的時候,竟然是比奴婢帶的時間還要多。
哥兒就是服您管呢。
”她下了很多工夫,達兒也喜歡她,可是遠遠趕不上和夏瑞熙這樣親熱,就算是喂米粉,也是夏瑞熙喂的他要多吃些。
夏瑞熙高興地笑起來:“他自小就是我親自喂養的,自然是我更知道他的脾性一些。
你多領些日子,就知道他的習慣了。
”
衆人忙着照顧孩子,仿佛都忘了角落裡站着的紫緞。
玩鬧了一會,正房一個婆子來報:“四夫人,有客來了,此時正在老夫人房裡,四爺請您立刻帶着少爺過去呢。
”
夏瑞熙笑問:“是誰呢?
”
那婆子回道:“是大姑奶奶,帶着幾位表少爺表小姐。
”
原來是尚夫人,尚夫人在她和歐青謹婚前兩個月就拖家攜口搬回了尚家的老家——離此大約幾千裡之遙的賀州,就連歐老太爺去世的時候,也隻是派人送來的書信,不曾回來奔喪。
戰亂一起,更是沒了音訊,此時突然一家子都來了,總是出了狀況。
夏瑞熙還記得這位老實得不像歐二老爺和歐二夫人生的尚夫人。
特别記得當初自己被阿恪用雪團砸暈時,她那種被夏夫人和夏老爺吓得膽戰心驚,哭兮兮,簡直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樣,臉上便帶了幾分笑意,問那婆子:“可見着大姑爺了?
”
那婆子回道:“不曾,具體的老奴不知,但老奴瞅着,一家子都帶着孝呢,衣服也是極破舊,也不知道不遭了什麼難。
此時都坐在老夫人房裡,好像是流淚了。
”
夏瑞熙心裡一沉,冒着戰亂,千裡迢迢的來,又是這樣的打扮,隻怕是尚家姑父沒了,賀州呆不下去,來投靠娘家的。
這事兒耽擱不得,忙起身讓良兒幫着打整一番衣飾,讓廖氏給達兒裹了小兔毛披風,要往上房去。
臨出去之前,夏瑞熙看了紫緞一眼,對良兒道:“你就不必去了,勸勸她,讓人看着她從這裡哭着出去,總歸不好。
然後帶人去把東邊空着的綠蔭院收拾出來,那地方很久沒人住,隻怕是有些濕寒冷清,要多準備幾床厚被褥,熱水要準備好,随到随用,炭火也要提前燒起。
再讓人去廚下通知酸角兒一聲,馬上準備飯食,用好米,多上幾個菜,再做幾個清淡補人的湯。
”
走了幾步,夏瑞熙又道:“去庫房裡取幾匹上好的尺頭,并絲綿備着,準備給姑奶奶一家人裁衣裳。
再打聽跟來的下人有幾個,和咱們家下人一樣的份例。
把我屋子裡那幾盆水仙花,臘梅都端過去,看着也熱鬧些。
”
遠來之人,又是迫不得已才來依附母家,隻怕心頭寒涼,敏感多疑,自是得小心招呼着。
良兒追出去小聲道:“夫人,那花是四爺特意尋來給您的,外面買不到,好歹留兩盆兒罷。
否則讓四爺白白忙了一場,下次就不肯送了。
再說了,老夫人和大夫人房裡都是有的,您要全都送去綠蔭院,隻怕也不好呢。
”
也是,其他人都留着,自己眼巴巴地全送去了,隻怕吳氏會嫌自己太過賢良。
夏瑞熙笑道:“倒是我思慮不周了,小鬼頭,依你了。
你瞧着哪兩盆好,就留哪兩盆。
”
良兒笑着應了,瞧着時間差不多,先讓一個婆子去廚房,又讓一個媳婦領着人先去打掃綠蔭院的衛生,隻等自己打發走紫緞,再去領了被褥用品送過去親自布置,燒起炭火來烘着,備上熱水,就萬事大吉。
良兒想着,紫緞一向是聰明伶俐的,慣會看人臉色行事,哪裡會突然之間就讨了歐青英的厭憎?
分明就是故意的。
她先斷了那邊的退路,又來把因林輕梅得罪歐青英的話和不明真相的四夫人說,四夫人隻要一答應幫她說情,就算是栽進去了。
這般的會弄機巧,實在是讓人不喜歡,但也不能得罪。
四夫人把自己留下來,隻怕也是考慮到這個,要自己安撫一下她。
良兒心頭雖然恨紫緞的行事,到底又有些可憐她,覺得她不願意給人做妾,卻也是個硬氣的,嘴裡卻不肯饒她:“你拿那些好聽的話蒙騙我們夫人,莫非就是欺負我們夫人心軟?
算着她一定會幫你?
”
紫緞便知自己的小九九都被人看破,她雖然是弄了些機巧,實際上也是看着歐二夫人年老病弱,想投靠到夏瑞熙這裡來,尋個穩妥些的出路。
當下哭道:“是我人笨,不會說話,讨不了夫人的好。
我但凡有點辦法,哪裡會這樣?
良兒妹妹,咱們都是一樣的命,你不可憐我,還有誰會可憐我?
如果不是四夫人心善,我原也不敢冒這個險。
我瞧着四夫人待你們極好,就是死了的純兒,四夫人也是回來就給她立了衣冠冢,給她燒紙錢念往生咒,有幾個奴才有這種體面的?
我少不得心生妄想。
事已至此,隻求妹妹給我指條活路走,一輩子都不忘你的大恩大德。
”
良兒聽紫緞誇夏瑞熙,心頭的氣要消了些,笑道:“你是沒有看錯,我們夫人的确對下人極好的。
姐姐也不笨,是太聰明了,是咱們院子裡的人笨,不知道該怎麼幫你。
”
紫緞聽她的話,好像有點意思在裡面,當下擦了淚,誠心誠意地給良兒行了禮:“好妹妹,姐姐我才是笨人,求你給我指條路罷。
”不敢再有所隐瞞,把王婆子昨夜和她說的話一五一十地說了,又道:“我甯願配小子也是不想做妾的,進了那院子,不要說兒女,保得住命就是好的。
”
良兒眼珠子一轉,笑道:“昨夜我們真是一點動靜都沒聽見,若非姐姐自己說出來,否則大家都不知道有這回事。
你一向謹慎,又是老夫人身邊得力的,誰不多給你幾分面子?
這話傳出去,大家必然都不肯相信三爺會厭棄你,還要道是哪個造的謠。
依我想,若是三爺真的厭棄你,老夫人也不會硬讓你伺候,否則就違背了要照顧好三爺的初衷了。
”
紫緞立着想了一會,給她行了個禮:“如此,謝過妹妹。
我先回去了。
”
良兒見她去了,輕聲道:“什麼話都是你自己說的,我就不信你真的敢得罪了三爺,一點退路都不給自己留。
你若是真的這樣決絕,到時候伸手拉你一把,也不是不可以。
”
她已是暗示紫緞要想脫身,就要再把歐青英狠狠得罪一番,把這事鬧大,鬧得上下都知道,讓紫緞在菊英院再也呆不下去。
看紫緞的模樣,應該是領會了,隻是不知道紫緞會怎麼做,既達到目的,受的懲罰又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