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中意這個女婿
黎瑾瑜看了一眼魏甜甜,說道:“魏叔,沈姨我已經有喜歡的人了,指不定年前就能定下。”
“啊,是哪家的姑娘?要不要我幫忙撮合撮合?給你們做個媒。”
夫妻倆相互遞了一個顔色。
魏甜甜聽到這話皮瞬間一緊,黎瑾瑜該不會說的是她吧?
難道那天說喜歡她不是調侃的?
不是玩笑話?
還是說他現在是随口胡謅的,就為了敷衍她爸媽,畢竟她爸媽知道了,那麼黎瑾瑜他爸媽也會知道。
魏甜甜喝着小米湯,突然眼前多出一個雞蛋。
她順着雞蛋看去,給她遞雞蛋的正是黎瑾瑜。
“吃啊,你看着我幹什麼?這雞蛋是每天必須要的營養。”
“對啊,瑾瑜給你剝的,你就拿着。”魏國棟也道。
魏甜甜隻得接過。
黎瑾瑜很是殷勤,給在座的每一位都剝了一個。
魏國棟和沈翠芳看黎瑾瑜,那是越看越滿意。
黎瑾瑜一邊兒回答。
“帶回來見家長的事兒不急,不過昨天她已經答應了,估計快了。”
黎瑾瑜一句話讓魏甜甜吃的嗆了,要不是她反應及時,捂住了嘴,絕對會噴的到處都是,她咳嗽個不停。
“這孩子吃個飯吃那麼急做什麼?”
魏國棟在姑娘身上比沈翠芳上心,他連忙站起來給魏甜甜拍背。
魏甜甜看到黎瑾瑜遞來的手帕,咳嗽加劇了。
她連忙站起來往衛生間跑。
收拾好後等她出來。
黎瑾瑜吃好了,等着她一起去上班兒。
其實魏甜甜沒吃飽,但是這副場景她也沒法繼續吃了。
“以後我自己上班兒,你忙你的。”
魏甜甜本來想着出家門兒就自己走的。
但又怕家裡人發現。
因為平常他都是坐黎瑾瑜的車。
今天突然不坐了。
容易讓他媽起疑心。
或許是做賊心虛。
她做事情都要小心翼翼。
一路上她都沒說話。
在路過早餐店的時候,黎瑾瑜停車給她買了一個煎餅。
“早餐吃太少可不行,會影響你一天的工作質量。”
黎瑾瑜理由充足。魏甜甜确實沒吃飽,她便沒說什麼接過拿着。
到了店門口。
黎瑾瑜幫魏甜甜打開車門。
“下班兒了我來接你。”
魏甜甜下車,走上台階回頭說道。
“不用接我了,你去忙你的,我自己回去就好。”
黎瑾瑜一手扶着車,一邊好笑道:
“魏甜甜,你該不會是忘了你昨天說了什麼吧?昨天你是可答應我了,今天怎麼就轉臉不認人了呢?”
“一早上看我就像看敵人似的,這還沒7年之癢呢。”
魏甜甜怕店裡邊兒的人聽到,走出去又返回來。
她壓着聲音說道。:“我我答應你什麼了?我什麼都沒答應。”
一向沉着冷靜的黎瑾瑜急了:“哎,不是……不是你同意的嗎?你不是同意和我在一起了嗎?今天怎麼就翻臉不認人?”
“我什麼時候答應你了?”
魏甜甜可不是裝的,她是真不記得什麼時候答應了黎瑾瑜。
她的腦子本來就沒黎瑾瑜的靈活,昨天喝酒後的後遺症沒退,黎瑾瑜就算是給她下套,她也不知道。
但是她現在怎麼想都想不起來黎瑾瑜有說過直白或者暗示性的喜歡她的話。
“魏甜甜,你可不帶這樣的,咱們可以說錯話,但是絕對不能言而無信。”
“今天我還和你爸媽說了,就打算經過你的同意昭告天下呢,你竟然給我來這一招?是不是平時我對你太好了?”
黎瑾瑜捏住魏甜甜的下巴,故作發怒。
魏甜甜的睫毛很長,水潤的大眼睛因喝酒還沒緩過勁兒來,有些無精打采,但依舊動人。
那張唇抹了唇釉,濕潤的就像是需要人采摘的果實。
黎瑾瑜吞咽了一下,他想到了那晚的那個吻。
濕濕潤潤的,充滿酒香味。
“啪!”
魏甜甜打掉他的手。
“你和一個醉酒的人談什麼言而有信,因為我就根本沒聽着。萬一你騙我怎麼辦?要不你拿出證據來?”
黎瑾瑜指了指魏甜甜,“很好,現在學聰明了。”
“那現在你是否精明,我重新說一遍。”
“不精明,頭疼!”魏甜甜不等黎瑾瑜說完,轉身就跑走了。
因為她不知道要是黎瑾瑜再說一遍表白的話,她該怎麼回應?
還是先逃為妙,她得好好捋捋。
之前她猜測是一回事。
黎瑾瑜說出來又是一回事!
望着魏甜甜匆匆逃離的模樣,黎瑾瑜驚愕之後,唇角邊染上一絲淺淺的笑意。
等他們倆離開。
沈翠芳對魏國棟說道:“看出來了沒有?沒想到黎家瑾瑜居然喜歡我們家姑娘。”
“我們家姑娘好像也對這小子有意思。就是不知道倆人走到哪一步了,怎麼看着怪怪的?還是說怕被我們發現?”
“我是怎麼都沒想到?養了這麼多年養大的姑娘。居然讓人在我眼皮子底下惦記上了。這小子!”
沈翠芳拿起筷子夾了一筷子鹹菜,說道:“這是好事,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怕被我們發現?這兩天注意點兒,看看他們倆什麼情況,要是真的相互喜歡,咱們和黎家商量一下,趕緊定下來,瑾瑜這孩子不錯,咱們家有你和小遠做軍人就夠了。沒必要再找個軍人女婿,做生意挺好。不管怎麼活,我隻希望我們家姑娘以後衣食無憂,不為生計發愁。”
“瑾瑜是我們看着長大的,知根知底,他爸媽對甜甜很好,視如己出。這孩子什麼品性我們也都清清楚楚,這兩家又離得近,既能回婆家又能回娘家。也不用牽挂。”
對黎瑾瑜,沈翠芳是真的滿意。
這孩子情商和智商真的高,腦子來的特别快。
最主要的是他的品行端正,她的生意做的這麼大,到現在報紙上都沒出現過他的绯聞。
哦,倒是有一次,那次是和沈妮,不過那次可不算是绯聞,是有人故意诋毀诽謗沈妮,才出現的那則新聞。
“你嫁姑娘又不是娶兒媳婦。着什麼急呀?要上門兒也是他們黎家,不是我們上趕着。”
“話是這麼說,不過多少年的交情了,沒想到你還計較這個。”
“我呀,就是難受,總感覺姑娘還是孩子,一不留心,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