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不哭了
「就是那個樂崽我見過一面,長得倒是好看,白白凈凈的,跟著小娃娃似的,看那樣子不好生養,你不會幹活的——」
」砰!」
屋內傳開一聲刺耳的響聲,一個玻璃瓶在王老太腳下炸裂,玻璃碴子四濺。
王老太嚇得四處亂跳,看到江銘黑著一張臉:「江銘你傻了,我是你娘!」
江銘平時是個笑哈哈的人,等閑不與人生氣,就連王鳳霞也是第一次看到他如此生氣。
江銘沉聲:「你倆,收拾東西,現在給我滾出去。」
「我們家不歡迎,拿著我們家的錢,還在後面盯著我們家的人,也不照照鏡子,你那個孫子好吃懶做,哪裡配得上甜妞樂崽,這話讓我哥聽到,腿不給你打瘸了,趕緊收拾東西出去。」
江銘的臉色太過於駭人,說話之間還拿出王老太的包袱。
嘩啦一聲丟在外面。
頓時,包裹四散開。
露出來裡面的奶粉,餅乾,糖果,還有麥乳精……
那些都是王鳳霞買給幾個孩子喝的。
「娘,這些怎麼都在你屋裡,不是說,孩子喝完了嗎?」
王鳳霞盯著王老太。
王老太剛剛腳下炸裂個酒瓶子,四分五裂,嚇得驚魂未定,包裹又被甩出去,還沒來得及阻攔,自己藏的東西都暴露在空氣中了。
面對女兒的質問,一時間她竟然答不上來。
「放的時間長了,不好了,我想著拿回家給小軍喝,他大了點,不怕。」
老太太的聲音唯唯諾諾的,看著王鳳霞沉著臉:「你要不願意就算了,我是想著她也是你侄子,咱們家就那一個孫子……」
「沒想到你這個當姑姑的,什麼也不願意出,哪有你這樣當姑姑的啊,鳳霞。」
王鳳霞腦子崩崩的疼。
「江銘,把她們送回火車站。」
「孩子以後咱倆帶。」
江銘手長腳長,把屋裡的東西很快都丟在了大雜院外面,一時間,王老太坐在地上拍著地喊著王鳳霞不孝順。
大雜院出來不少看熱鬧的。
上次唐琳婆婆在阮念念手上賺了錢,現在一家也因為阮念念過上了好日子,再也不背後念叨阮念念了。
就連王鳳霞,她也願意為她說句話。
不為別的,她就是看不上這倆人。
「也不嫌丟人,一把年紀了,不跟著兒子,跟著女兒心裡惦記著兒子,天天作妖。」
「我就沒見過,一老一少拿著工資天天跑的哪裡都是,就是在家裡看不到人。」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你們再不走,一會就露宿街頭了。」
……
大雜院裡的人出來指指點點的,也有一些說王鳳霞不對的,再怎麼樣,她也是當娘的,不能這樣對待,不孝。
外人怎麼說,王鳳霞也聽不到,她關上門,坐在屋裡,手都是顫抖的。
她們是怎麼敢的!
惦記個狗蛋還不夠,還惦記上甜妞和樂崽。
要是讓江娟和阮念念聽到了,這親戚還做不做了!
她的工作,還有沒有了?
不管是江家老人還是江娟阮念念,對她都很好,是真的把自己當親人的,倒是自己娘,自己兄弟……
王鳳霞閉上眼,硬是沒想到任何好處。
她早就知道了,自己早被捨棄了,要不是阮念念拉她一把,日子過的好了,她娘不會來找她,更不會給她說軟話。
隻是,她心底隱隱約約還是有點幻想的,或許就是,當年她家裡也是沒辦法……
她總是不自覺地為她找理由。
半晌,江銘推門進來。
「我把人趕走了。」
江銘沉默的坐在王鳳霞身邊,握住她的手。
「還是咱們上次說的,我在家帶孩子,你工作,你娘和你侄女,不能在雇下去了,不然,把咱們身邊的人都得罪完了。」
「我們兩個日子過得也不順暢。」
這些日子,王鳳霞和江銘也難免會拌嘴,倆人窮日子都過來了,現在日子好了,反倒是過的沒那麼愉快了。
王鳳霞擡頭看一眼江銘,眼淚啪嗒掉下來。
突然抱著江銘哭出聲。
江銘輕輕拍著她的,輕哄著:「不哭了。」
「咱們有自己的小家,有孩子,以後日子好著呢。」
……
隨著江銘安慰的聲音落下,王鳳霞的哭聲越來越大,似乎要把這些年的委屈都哭出來。
江銘提出來辭職的時候,阮念念懵逼了。
他簡單的把家裡的事情說了一遍。
「你辭職了,我這邊臨時也找不到人盯著批發市場,要不然你等我找找人?」
「這些天把鐵蛋鋼蛋送到我家來,爹娘也都在家,幫幫著看著,我家裡孩子多,他倆也有玩伴。」
江銘也知道自己提的太突然,想了想答應了。
「我清早出門的時候,看在她倆又在大雜院外面轉悠,還沒回去老家呢,我想找個房子,我和鳳霞也攢了些錢,買個單獨的小院。」
「到時候買的靠你們這邊近一點,爹娘接孩子也方便一些。」
阮念念覺得這樣也挺好的:「等過年回來,他倆也可以送託兒所了,託兒所有比他倆還小的孩子,我那房子是讓唐琳她婆婆幾個老太太找的,你一個人許她找到房子給十塊錢,她們找起來比你盡心,還幫你砍價。」
江銘把鋼蛋和鐵蛋留下。
等江銘一走,徐嵐就給兩個娃洗了臉,看著這天一冷,孩子臉上被風吹的通紅,有的地方已經皴裂了。
她給擦了護臉霜。
把倆孩子打發好,才和阮念念說道:「我就知道她娘不是個好玩意。」
「隻是到底是親家,看在鳳霞的面子上,我也不能說。」
「趕走了我心裡也舒坦了。」
……
把倆孩子都給徐嵐帶,她也覺得心裡高興。
北城的天已經冷了,進入冬天,陸行雲廠子裡先把羽絨服給搞出來了。
阮念念對這批貨很重視,江銘這邊能不辭職還是不辭職的好。
北城往年也有人穿羽絨服,不過那是少數人,有的還是國外的親戚拿的。
本土的羽絨服品牌很少,款式也單一,充絨量也少,有的還飛毛,有鴨臭味,這些陸行雲都改了許多。
以阮念念想象中,北方冬天賣羽絨服肯定快,所以第一批貨她讓寄過來不少,三個店不同款不同顏色的有六百多件,批發市場更是有三四千件。
這些原本是面對北方附近的市場的,阮念念沒覺得這大冷天的羽絨服會積壓。
但現實教她做人,這批貨要積壓了,不是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