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二章 受人指點
任憑是誰都沒有想到還有這一出,自己家壞事做盡到這個份上也好意思問別人要銀子,
「馬九妹,你怕不是心瘋了吧?你說的是什麼鬼話?我家的女兒嫁到你家裡去你還要讓我給你20兩銀子。」
「你要是瘋了就去看大夫,別在我家這裡瞎嚷嚷,你們家的人這兩年是如何對待我家女兒的別以為我不知道,這孩子的脾氣最是能忍的,挨了打挨了罵從來不說,可我卻看得見,她身上一身的傷,到底是哪裡來的你別裝作不知道。」
「你還好意思問我要銀子?你信不信我這就告到縣衙裡去問你們要醫藥費!」
何氏真的是要忍不住自己的脾氣了,她真的想現在就騎在這群不要臉不要皮的人身上狠狠的抽他們幾個大耳巴子,欺負人也不帶這樣的,既要說人家的不好又要人家的錢,連吃帶拿的多噁心呀!
「這事兒你們也不能做的這麼難看吧,咱們鄭家村民風淳樸也沒有誰家做事做的像你們這麼不講道理的,月兒到底是個什麼脾氣?咱們家咱們村子裡的人都知道,她本沒錯被你們強硬的安上一個錯處,如今送回來也就送回來了,你非但要回聘禮,還要多拿20兩銀子回去,實在過分許多。」
鄭氏本來是馬氏的晚輩,說起來還要叫她一聲嬸子,隔了房的上一代是堂兄弟,隻是關係一直都說不上好,當初她並不贊同陳如月和鄭圓這樁親事,說起來兩個人的認識也是因為她先前帶陳如月回過一次娘家這才結了孽緣,如今事情鬧到這個份上她自己也覺得後悔極了。
「你可別在這兒胡說八道的,你一個小孩子家家的懂什麼?我是你嬸子圓兒他是你弟弟,你怎麼能胳膊肘往外拐?」
可鄭氏的話剛剛落下馬氏就瞪了她一眼不客氣的道,
「你說是嬸子,可我也沒見你把我當侄女,我還在娘家時你就對我呼來喝去的,咱們之間還差著輩兒隔著房呢,你要真是個好的長輩我自然尊你敬你,可你要是不做人事我自然不會讓著你。」
鄭氏也不怕她,挺直了腰闆爭回去,她說話時陳麥還站在她身後一副為她坐鎮的樣子,讓本想要過來打人的馬氏停了自己的步子,
「好啊你個不孝順的東西,如今長大了,嫁了人,翅膀硬了,就對我這個嬸子一點也不尊重了是吧?」
「當初我本就是看不上你們家這女兒的,要長相沒長相,要家世沒家世哪裡配得上我的兒子?要不是她死皮賴臉要不是看在你的份上我能同意?」
「好啊,如今可真是好的很啊,你是翻臉不認人了,你不認我這個嬸子不幫你的弟弟,你全當我們都是外人了是吧?我告訴你,今天這事你必須得幫我們辦好,當初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同意讓她進門的,如今她回來了在我們家花的銀子你自然也要想辦法給我們討要回來。」
馬氏說的話難聽且不講道理,任憑誰聽了,估計心裡都不好受的,
鄭氏作為她的親戚,作為鄭家出來的人更覺得臉上無光心裡也難受,
「做人就沒有做到你們這個份上的,說的是什麼鬼話,你們虐待我家女兒如此還好意思來要銀子,別以為我家都是脾氣好的,逼急了我跟你們拚命!」
鄭氏發狠道,她此時此刻也顧不上什麼親戚不親戚的了,她就是陳家人,鄭家那邊的也隻有她爹娘兄弟對她好,算來算去都跟馬氏不沾邊,她今兒就算是跟馬氏對著幹了不尊重了又能如何?
而且她這樣說也是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她不會幫著馬氏幫著鄭圓說一句好話,她現在隻想替自己家的女兒討回公道來。
「好啊,好啊你們一個二個的這是要仗著人多欺負我們是吧?我告訴你們今天的銀子你們是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家裡這些日子做生意賺了不少的錢,既然都賺了這麼多錢了,又何必摳摳搜搜的不給我們,又不是說要你們幾百兩的銀子,不就是20兩的銀子嗎?你們也至於跟我們鬧這麼久。」
「要是你們嫌煩就趕緊的給了銀子,我也不跟你們多要那三兩銀子了,就給20兩,給了銀子,我們拿了錢就走人,絕對不會在這兒多耽誤你們一絲一毫的時間。」
馬氏又道,她一副破皮無賴的架勢,一個人跟陳家所有人爭也一點兒不退縮的,她今天就是打定了主意的要銀子,並且她眼睛還時不時的往李玉身上看去,
她知道這家裡如今的影子就是來自於這個小丫頭的身上,如果李玉同意給銀子點了頭,表情有一絲鬆動的話,那這事兒就好辦了,
隻是她知道她都鬧了這麼大一通這丫頭還是一言不發的她也拿不準,
「你們家的銀子是如何來的咱們十裡八鄉的都知道,賺的那麼輕鬆就算給我們家還回來20兩又能如何?何梨香,給了銀子我就走人,快點兒的!」
馬氏催促完何氏見她不說話才又把目光落在了最好說話的吳氏身上道,
「我知道你們這一家子都是一個鼻孔出氣的,你是二房的媳婦兒是吧,你自己也是過來人,自然知道一個姑娘家的嫁到婆家生不出來兒子就是有錯,如今她犯了錯人回來了總不能在我家白吃白住這麼些時候吧,既然你家的錢都是你兒媳婦賺回來的那你就開個口,把銀子還給我,還給我我馬上就走,咱們兩家還能好聚好散。」
饒是李玉剛才沒往其他的方面想,這會兒也不得不往其他的方面想了,這鄭家的人來了就要銀子還看她的臉色,還抓著吳氏這個全家脾氣最好的人發難,一看就是提前跟知道她家情況的人溝通過的,就是有人告訴她們來自己家要銀子呢,
呵呵,這般行徑她都不用多想也能猜出來到底是誰,
這劉慧也真是不死心,鬧了劉家鬧了趙春梅家又鬧了鄭家去,實在是不消停,
不過經此一事也給她提了個醒,劉氏知道她真實身世,她可得多留一個心眼採取一些什麼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