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條條大路通羅馬
“你跟你家長商量過沒有?這件事可大可小,沈莞,不是你一個人能做主的。”朱老師見沈莞油鹽不進,這就提出要找家長。
沈莞絲毫不慌,也沒有被帶跑偏。
“我知道老師您是為了我的将來考慮,但是,升學是我自己的事,我已經成年了,我父母隻能給我提供建議,選擇與決定權,還是在于我。”
朱老師怎麼說她都不聽,就此闆起臉,對她放棄了勸說,改為看向林利緻。
“林同學,你家境不好,可不能任性随便選擇大學,省理工學院是重點,隻要你成績跟得上,光是獎學金,就足夠支撐你讀完大學。”
“呃……”林利緻偷偷的瞄了沈莞一眼。
過了好一會兒,才在朱老師期盼的眼神中開口:“老師,我也打算報考中醫學院。”
一個不聽話,兩個也不聽話,而且還都跟中醫學院杠上了,朱老師直接就自閉,氣得胸口喘氣都不勻。
“林利緻,你知不知道你在做蠢事?給我一個理由,說服我。”
“我一直努力學習的原因很簡單,取得好成績,能讓我母親高興,但是這兩年我媽身體一直不好,哪怕我考再好的成績,也改變不了什麼。直到,我親眼看見一位老中醫給她治病,我看着媽媽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從那時候,我突然找到了方向,我想做一名醫生,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恢複健康。”
一向不擅長言辭的林利緻說了這麼多話,可見他要報考中醫學院的決心。
而他這個想法也簡直與沈莞不謀而合,沈莞也沒想到,他也要報考跟自己一樣的志願。
“我作為老師,該說的都跟你們說了,既然你們非不聽話,那我也幫不了你們了,隻希望你們以後不要哭着回來找我。”朱老師說完就氣呼呼的走了,留下教學主任看了他倆一會兒,緊跟着也出了辦公室。
“給他們規劃好的路線不肯走,偏要去走他們自己的路,像這樣執拗的學生我見得多了,我看,也不必對他們倆報太多希望。”朱老師等在走廊,見了主任就開始吐槽。
主任也是禁不住搖頭,“算了,就這樣吧。”
每一年從他們學校走出去的學生太多了,成績好并不能代表一切,也有很多因為選擇失誤,導緻工作上表現平平,當然,也有個别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卻因為即使抓住了機會,做出了非凡的成績。
這種事,都是說不準的。
……
沈莞在兩位老師離開後,跟林利緻大眼瞪小眼了一會兒,而後,便不約而同的笑了。
“看來老師對我們真的很失望。”
“那沒有辦法,報考專業是人生大事,關乎着未來的工作發展,不能光聽别人擺布,要有自己的思想跟見地,你真的決定了,報考中醫大學?”
“當然,我想做一名醫生。”林利緻滿懷憧憬的說,不過很快又皺了皺眉:“西醫要動刀子,給人做手術,想想都吓人,還是中醫好,通過望聞問切就能斷定病症,對症給藥,最多也就是給病人針灸,這樣的工作我能做得來。”
沈莞倒是能接受動刀手術,不過相較于西醫,她對中醫更有興趣。
而且她是從後世過來的人,她曾經親眼見證過,在瘟疫盛行的時候,中醫所發揮的作用。
于是,她做出這樣的總結:“總歸條條大路通羅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治病救人,隻要我們有了目标,接下來幹就完了。”
“對,幹就完了。”林利緻深感認同。
……
沈莞接下來兩天在參加考試,和林利緻就成了被孤立的對象。
朱老師連半個眼神都沒給他們,對學習委員王彤,和另外幾個學習成績排的上名次的同學更上心。
沈莞也不介意,反正她跟林利緻又都不用在學校跟讀,考完試走人,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等待成績下發。
三天後,沈莞在月考名次欄看見了成績。
全年組第二名,林利緻依舊是第一,霸占榜首的兩個人把第三名的分數落得很遠,而沈莞這段時間有林利志輔導,帶她刷題,讓她在數學分數上,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不錯不錯,争取高考的時候,咱們倆也能名列前茅。”沈莞跟林利緻一邊走出校園一邊說。
林利緻卻不像她這麼輕松,“這次月考的題目都很簡單,高考肯定比現在難,回去還是要多刷題,不能松懈。”
“嗯,是……”學霸都這麼說了,沈莞也隻好回去埋頭回去刷題。
偶爾她會去店裡看一看,對對賬目,然後将收入都存起來。
文曉華經過兩個月的鍛煉,廚藝精進了不少,如今也是做飯的一把好手了,沈莞給她這麼多工作,在工資上自然也要彌補一些,從原先九十塊錢的基本工資,漲到了一百二,另外算上獎金,她每個月也能領上二百多塊錢。
至于林利緻,馬上就要高考了,飯店的活他已經沒時間做,他母親停藥後,身體康複,正好過來接替他的班,考慮到趙豔春年紀大了騎不動三輪車,于是她又将送飯的活交給了惦記許久的陳小琴。
陳小琴比趙豔春年輕,手腳麻利做的活自然也多,兩個人的工資也是不一樣的,沈莞每個月給她開八十塊錢。
沈莞給她們都發了工資,将這個月的收入存入銀行,屆時,她的存折上就有了五千塊錢。
這筆錢就是她的底氣,留在存折裡不去動,至于以後的開銷和學費,飯店日常的收益怎麼也夠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距離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
沈莞除了每天學習文化課,也要更積極的跟陳大夫學習,提前打好中醫基礎。
陳大夫教給她的把脈口訣她早就已經記熟,就是在實踐上,需要找更多的人鍛煉。于是她就想了個主意,過完四月份天越來越暖和,她給村衛生所的醫生送了兩條煙,就待在衛生室裡,但凡有病人上門,由她先診脈,斷定病症後,再給醫生看,最後核對結果,就知道她把脈判斷的準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