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浪漫青春 重生七零白富美

第24章 王偉找上門

重生七零白富美 豆豆匠 4170 2025-03-18 14:32

  輪到蘇昕棠時,看在張萬民的份上,張大媽特意挑了一塊肥肉給她,約莫有半斤重。

  “真好,今天居然分肉,太難得了。

  王敏也分到一塊肉,卻瘦多肥少,即便這樣,依然讓王敏很興奮。

  “上一次吃肉,還是過元宵那時。
這次因為你們來,村支書特意辦了這個歡迎會,還分肉吃。
到中午都不見動靜,我還以為沒戲了。
不想今晚居然真的分肉了。

  直到回到了住處,王敏依然興奮得停不下來。

  “你喜歡吃?
要不,我這塊也給你吧。

  阮蜜兒無所謂的取出自己那塊肉,遞給了王敏。

  王敏傻眼了:“真的嗎?
你真的要把這塊肉給我?
這可是肉啊,這是肉!

  阮蜜兒笑得很甜:“不就一塊肉嗎?
這東西我家不缺,你留着吧。

  劉招娣比她們先回來,似乎受不了二人的親熱勁兒,幹脆拿起洗漱用品出了房間。

  蘇昕棠趕忙跟上,把房門留給熱乎得恨不能穿一條褲子的兩人。

  保管室靠近山壁稻田一側有口井,來下鄉的知青們都從井裡取水洗漱,就着井沿洗衣服。

  “小蘇來了,是打洗臉水嗎?

  一位皮膚白淨,身材高挑的青年一幅自來熟的和她打招呼:“小蘇可能不認識我,我是也從S市來的知青,叫周仁達,到這裡兩年多了,咱們是同一個城市長大的革命戰友,你要是有不懂的地方,盡管來找我。

  這位從S市來的小姑娘,膚白貌美,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生的姑娘。
讓人一看就心生好感。
周仁達熱情地靠了過來,試圖套近乎。

  蘇昕棠笑:“原來是周同志,都是革命戰友嘛,一定會的。

  她無意多說,打了洗臉水便快速離開。

  一轉過牆角處,才發現劉招娣就站在轉角處的屋檐下,似乎在等人。

  看見她走來,她轉身走來:“看在你人不錯的份上,我好意提醒你兩句,小心王敏和周仁達。

  什麼?

  蘇昕棠一愣,正要詢問,可劉招娣已經端着洗臉盆和毛巾走了。

  真是個怪人!

  蘇昕棠搖搖頭,隻得回轉。

  其實,蘇昕棠堅持跟張萬裡來騎龍坡是有原因的。
她記得清楚,前世時,阿飛就經常提及他在騎龍坡上的點點滴滴。

  她知道,阿飛很快就會來到騎龍坡上,修建一個秘密的部隊通信站。

  就是在這個通信站裡,他和他的戰友們,協助并參與完成了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
而他,也因為那場戰役立下了不少軍功,為今後的晉升之路,打下了堅實基礎。

  算算時間,按照上輩子的軌迹,距離阿飛來騎龍坡的時間已經很近了。

  蘇昕棠内心洶湧澎湃,恨不能立刻見到阿飛。

  可眼下時機還沒有成熟,她隻得強行按捺心頭的激動等待。

  這輩子和阿飛提早幾年認識,應該是個好的開始。

  懷着激動的心情,蘇昕棠睡了個好覺。

  天還沒亮,村裡的鐘聲響了,衆人趕忙收拾好自己,排隊準備出工。

  眼下還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年頭,村子裡的人來得到整齊,老女老少密密麻麻站成了好幾個縱隊,排隊等着訓話,聆聽《***語錄》的教誨。

  上面訓話的村支書說得口沫橫飛,台下的衆人偷偷揉着眼睛,打着呵欠。

  一個個面黃肌瘦,衣着陳舊。

  好在訓話時間并不長,結束後,村支書便安排分配了工作。

  考慮到蘇昕棠和幾名知青第一天上工,村支書特意安排了蘇昕棠輕聲的活兒——下種花生。

  簡單點說,就是往翻好的地垅裡丢花生種。
地垅事先有人翻好,他們剛剛下鄉的知青就負責丢花生種,後面埋土,施肥,蓋稻草的活兒,有另外的人做。

  蘇昕棠知道要上工,特意換了身樸素的衣服,軍綠色的襯衣,還是當初阿飛留下來的,頭上還帶着草帽,另外還準備了一條汗巾,學着大家的做派搭在肩膀上方便擦汗。

  一開始時,大家幹勁大,勞動積極性很高。

  可随着日頭漸漸升高,火辣辣地陽光照在人身上,曬得人臉上火辣辣地疼。

  幾名剛下鄉的知青就逐漸拉開了距離。

  趁着機會,蘇昕棠也打聽到了騎龍坡的情況。

  如今上工一天男的10個公分,到了年底能分得兩三百斤糧食,女的做一天工算7個公分,小孩就吃基本糧,算6個公分,就是說,成年男子分300斤糧食的話,女的就分210斤糧食,小孩和沒有勞動力的老人就分180斤糧食。
這糧食是混合糧,大米、玉米、小麥等都算在内。

  肉在鄉下是奢侈品,由于糧食緊缺,即便大家想方設法割了豬草喂豬,那豬不吃糧食也不長個,更有不少養着養着就死掉了。
而豬要喂養到120斤(活的)才算達标,國家才會收購。

  尋常時候吃不上肉,唯有逢年過節常年嘗到一點肉沫。
更有不少婦女,為了能吃到坐月子分得的4斤肉,積極造人生産。

  聽到這些,蘇昕棠狂汗。

  她早知道騎龍坡上的條件艱苦,卻沒料到艱苦成這樣。

  長長的坡地一眼望不到盡頭,連續在地裡來回走動了一上午,蘇昕棠咬牙苦撐,等村裡收工的鐘聲敲響時,她長長松了口氣。

  因為早上着急出門,蘇昕棠沒來得及吃早飯。

  等中午一收工,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一回到住處,就迫不及待的紮進廚房燒了熱水,從口袋裡找出一紮挂面準備煮面條。

  蘇昕棠父母都身居要職,從小她就在兄長的關懷下長大,還真沒為吃穿發愁過。
隻是她忘了,這年頭的挂面難得。
僅僅有錢,有糧票也不一定能買到糧食,還得有關系。

  清水煮挂面,怎麼少得了碧綠的蔬菜和蔥?

  蘇昕棠記得水井邊有一叢水芹菜,看着鍋裡的水還沒開,她加了柴火,急匆匆去了水井邊。

  前後不過片刻功夫,等她回到廚房時,卻發現鍋邊放着的面條明顯少了許多。

  這時候的面條都是一斤,兩斤裝,用紙折疊封裝。
蘇昕棠剛剛下了一碗的份量進鍋裡,可如今,明顯又少了一碗面的份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