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對你是什麼意思?
”顧知夏忽然問。
楊瀾一時沒反應過來,随口道:“什麼什麼意思?
”
顧知夏惱了:“你不是喜歡他嗎?
那他是否對你有同樣的心意?
要是沒有,你何必在此浪費時間?
”
“您是說這個啊,”楊瀾邊說邊思忖,“現在還沒有,但我會讓他有的,李亮又不是鐵石心腸,我對他好,他總會知道的,我相信他會喜歡我。
”
“我真不知還說你天真呢,還是蠢。
”顧知夏搖搖頭,“感情的事是強求不來的,他要是不喜歡你,你做再多也沒用,要是對你有那份心,早也該動心了。
”
楊瀾感到心像被插了一刀似的,生疼生疼。
她不是不知道李亮對自己沒男女之情,隻是一直都不肯承認而已,此時被母親無情揭開,又想起答應小皇帝的事,頓時心如死灰。
她跟李亮是注定有緣無分的。
“不論如何,我不能就這麼放棄,總要再努力一次才行,希望娘可以支持我。
”
“你……”顧知夏無奈,心知女兒脾氣倔,很難說動,除了歎氣還是歎氣。
楊志安思索片刻,看了過去,“知夏,孩子也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咱們不能總用自己的想法拘着她,既然她堅持留下,那就由她吧,将來即便撞了南牆,頭破血流,她至少也不會留有遺憾,更不會怪罪其他人。
”
有孩子之前,顧知夏總覺得那些當了父母的人管孩子管的寬,這個不放心,那個也不放心,實際上孩子明明自己有分寸,根本用不着大人多管,如今同樣的情況到了自己身上,她可算是深有體會了。
孩子不論長多大,父母對孩子,總是不放心的。
“好吧,你若執意留在帝都,那便由你,不過,你自己要多注意,處處小心,至于那李亮,也不要過多執着,世上許多事本就無法如願,日子總要過下去,别因一點兒女私情就傷了自己,明白嗎?
”
楊瀾忽然紅了眼眶,眼角噙淚道:“我知道,我知道。
”
顧知夏見狀,越發無奈:“你這孩子,我同意你追李亮了,也不用激動成這樣吧?
怎麼還哭了呢?
”
“我是舍不得爹娘,才不是激動。
”楊瀾冷不防說了句實話。
明天分開後,或許就再也無相見之日,她傷心悲苦,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無法控制地往下掉。
顧知夏道:“既然舍不得,就一起走得了。
”
“那不行,我還要追求幸福呢。
”
“呵,看來還是重色輕爹娘啊,真是白疼你這麼多年了。
”
翌日清晨,天色剛亮,楊志安和顧知夏便帶着兩個孩子和楊張氏離開丞相府,乘坐馬車往南門去。
楊瀾沒有去送,因為怕自己控制不住,露出端倪,叫父母擔心。
倒是李亮大早就等在南門口,給一行人送行。
道别的話說盡之後,李亮才發現楊瀾不在,故詢問道:“怎麼沒見楊小姐,她不跟你們一道回鄉嗎?
”
楊志安總不好把女兒留下來的意圖告訴他,隻敷衍着說了句:“她還有事要辦,過些日子再回去。
”
有事要辦?
李亮心下覺得奇怪,楊瀾在帝都能有什麼事辦,連家人也給撇下了?
“對了,你要是見到她,就照顧一下,她一個人在帝都,多少有些不安全,有你照看的話,我們也放心些。
”顧知夏囑托道。
“您放心,我會看好她的。
”李亮十分爽快地應承道。
“時候不早了,我們該上路了,後會有期。
”
楊志安說着,往回望一眼,轉身上了馬車。
送走楊家人之後,李亮實在惦記楊瀾,于是下午特意去了一趟丞相府,但等他趕到的時候,府邸的大門已經關上,并貼上了封條,楊瀾不知所蹤。
他猜想,楊瀾肯定會住客棧,或者暫時租間院子容身,于是又派人到處打聽,但好幾日過去,都沒有查到她的半點蹤迹,就好像這個人從帝都消失了一般。
李亮不禁懷疑,難不成楊瀾根本沒留在帝都,她跟父母撒了慌?
可那又是為了什麼呢?
事實上,那天早上,楊瀾在南門,偷偷目送走家人後,就立刻進宮去了,之後再沒出來。
因為小皇帝給她在宮裡安排了寝殿居住,不準她再離開,連日來她都待在寝殿裡,出不了門,也沒那心情。
半個多月過去,估摸着家人應該已經到了鄉下,楊瀾這才開始為自己打算。
這天晚上,小皇帝處理要政事,特意過來看望她,兩人一起用了晚膳,之後又坐着喝茶,聊着聊着,突然談到婚事上。
“朕已經吩咐禮部和戶部的人了,把婚事定在六月初六,讓他們加緊準備,到時婚典與封後大典同一天舉行,普天同慶。
”
雖然他派出去追殺楊志安夫婦的人又沒成功,但日後還有的是機會,不必急于一時,橫豎他們已經抵達楊家村,那裡荒山野嶺的,他立後的消息怎麼說也要一年半載才能傳過去。
而且,為确保不出岔子,他還為楊瀾另外捏造了一個身份,并改了名姓,即便傳出去,别人也不會知道他的皇後就是楊志安的女兒。
現在他隻想盡快完婚,免得節外生枝。
楊瀾一聽他連婚期都定下了,心頭一沉,暗暗苦惱起來,她連皇宮都逃不出去,和談逃婚?
這可怎麼辦是好?
“六月初六?
會不會太急了些?
這太後才薨逝不到半年,咱們就辦喜事,未免不妥吧?
”
小皇帝就知道她會找借口,因此也早就想好了話反駁她。
“不算急了,畢竟離現在還有三四個月,這是立後,與尋常婚典不同,乃國家大事,不能馬虎,挑個好日子非常重要,六月初六乃是這一年中最宜婚娶典儀的日子,那天是最好的,我相信母後在天之靈,也會體諒咱們的。
”
這理由還一套一套的,不好反駁,楊瀾隻好閉嘴。
想了很久,她決定先答應下來,降低對方的警惕。
“我想先搬出宮去住,畢竟你我現在還沒拜堂成親,來往過于密切,未免招人閑話,還是等以後成了婚,我再住進皇宮的好,皇上以為如何?
”
“你想搬出去,真隻是覺得婚前住一起不妥,而不是另有所圖?
”小皇帝狐疑地看着她。
楊瀾兀自維持鎮定,點頭道:“當然,我都已經答應跟你成親了,還能有什麼别的所圖?
你要是放心不下,大可以派人跟着我,我跑不了的。
”
小皇帝看得出來,這段時間她在皇宮并不開心,臉色都比以前差多了,心想,如果出去住能讓她開心一些,倒也不是不可。
不過,這丫頭主意多的很,要是離開了皇宮,也不知會鬧出什麼事來,他多少有些不放心。
“怎麼,你不願意答應啊?
”楊瀾做出不悅的神情,撇嘴道:“那算了吧,我也不想強人所難,這件事就當我沒提吧,皇上請回。
”
說罷,就要起身往内室而去。
小皇帝連忙将她拉住,好聲好氣道:“朕也沒說不答應啊,你瞧你,這麼急做什麼?
朕隻是在想,如今丞相府已被封,你出宮的話,該住哪裡去。
”
楊瀾坐回去,乖順道:“我住哪裡都行,一切憑皇上安排。
”
“那朕就派人在城内找一座僻靜雅緻點兒的宅院,讓你住得舒心些,過幾個月也好保持好一些的狀态與我成親。
”
“多謝皇上。
”
幾日後,小皇帝果然命人在城西購置了一座宅院,并親自送她過去。
院子并不算大,但确實足夠雅緻,裡面布置得古香古色,一切都是按照楊瀾的喜好來的。
兩人裡裡外外逛了一圈,小皇帝邀功似的問道:“怎麼樣,這地方還算不錯吧?
瀾兒,你可喜歡?
”
但說這座院子的話,楊瀾自然是很中意的,但一想到這是小皇帝給自己準備的,再過幾個月自己便要被迫嫁給他,就心裡不爽,全然沒了心情。
“喜歡,當然喜歡,謝皇上為我費心。
”
小皇帝輕握住她的手,柔聲道:“隻要你喜歡,朕多費心一些也是值得的。
”
楊瀾很想推開他的手,但最終還是忍住了,扯開嘴角笑了笑,沒有多言。
天色擦黑時,小皇帝離開宅院,擺駕回宮去了,留下二十個護衛在周圍保護她。
當然,與其說是保護,還不如說是監視。
小皇帝疑心重,一直在防備她逃跑,此次出宮居住,他自然會讓人十二個時辰都看着她,不給她一絲逃的機會。
楊瀾雖然會武功,也會些輕功,翻牆爬樓并不成問題,但這守衛太過森嚴了,她不可能逃得出去,一不小心還會打草驚蛇,所以她直接打消了這個念頭。
既然逃跑不成,那就得另想法子,思來想去,最後她想到一個金蟬脫殼的計策。
幾日後的晚上,楊瀾用過晚飯後,便進房間睡覺了。
護衛們見她房裡的燈熄滅,也就退出了院子,退到外面守着。
本來一切無恙,但不料到了後半夜,幾人正要打瞌睡的時候,忽然見院子裡火光打起,幾個人連忙跑進去,卻看見房間已經被燒得冒出濃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