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帳裡安靜極了,在場的将領們都不敢出聲,隻低着頭保持沉默。
尴尬了一陣後,還是魏昶率先打破沉默:“顧大人不必動氣,李将軍年紀尚輕,血氣方剛,可以體諒,李将軍,你跟顧大人道個歉,出去冷靜一下吧。
”
李亮雖常年見不到顧知夏的好臉色,但也未曾見過她發這麼大的火,馳騁沙場的少年将軍也難免心頭發怵,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要她向一個方才還嘲諷過的女子認錯,他也拉不下這個臉來,咬咬牙便扭頭出了軍帳。
“李将軍……”
“不必管他了。
”顧知夏擺擺手,當即下命令,“我這就寫一封書信,勞煩魏将軍派人送到叛軍手裡去。
”
少時,顧知夏将信寫好,交到魏昶手裡,魏昶一看,臉色變了變。
“顧大人,你要進城去跟三皇子談判?
這萬萬不可啊!
進了城,他豈能再放你出來?
”
顧知夏輕輕一笑:“不放我出來正好,城内還有許多正義之士在,我可暗中與他們聯絡,與你們裡應外合,攻城便不難了。
”
雖說這确實是個辦法,但未免太冒險了,誰知道三皇子會怎麼處置她呢?
魏昶還是覺得不妥。
“不如顧大人在外面主持大局,由末将前去談判?
”
“不成,一來,你多年不在帝都,不清楚現今朝堂的局勢,跟大臣們也都不熟悉,不好行事,二來,我的身份擺在那裡,去跟三皇子談判更有說服力。
”顧知夏語氣堅定,根本不容旁人反對。
而魏昶等人也明白,她說的話有道理。
最終,一切按照顧知夏的計劃進行。
三皇子看到信後,好不得意了一番,逐漸不把城外的那些援軍當回事,大手一揮道:“那女人既有這麼大的膽量,敢獨自來與朕談判,那就放她進來吧,朕倒要看看,到了這個處境,她還能說什麼。
”
進城之前,顧知夏在轅門口碰到李亮,原本沒打算跟他說話,卻被他攔了下來。
“夫人。
”
“你有事?
”
李亮擡頭看了她一眼,複又低下頭去,緩緩道:“夫人若是堅持要進城,便讓我陪您去吧。
”
顧知夏有些意外:“哦?
你不是大言不慚,罵我沒氣節嗎?
怎麼今日又改變想法了?
”
“前日,是我冒犯了夫人,對不住,您此番進城,艱險萬分,沒有人在身邊保護是不行的,還是讓我跟着吧。
”李亮沒有正面回答對方的話。
“不需要,我自己能應付。
”顧知夏瞅着他,心裡還是有火,這小子根本沒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更别想他改正了,若是帶他進城,一言不合又要跟人打起來,誰保護誰還不一定。
況且,城内多是三皇子的人,别說一個李亮了,就是帶十個李亮進去,隻要三皇子是鐵了心要殺她,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你就在城外好好待着吧,記得行事不要沖動,多聽魏将軍他們安排,否則我死了也不會放過你,記住了嗎?
”
李亮一愣,死了也不放過他,不用這麼狠毒吧?
“是,大人放心便是。
”
顧知夏縱馬來到南門外,守城的士兵打開城門,将她放了進去。
剛進門,幾名士兵便沖上來,将她圍住,然後将她五花大綁着,帶進皇宮去。
他們人多勢衆,自己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顧知夏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遂幹脆不反抗,任由處置。
到了皇宮,她又被帶着前往禦書房,在門口跪了将近半個時辰,裡面才有人出來,把她帶進殿内去。
三皇子身穿龍袍,正端坐在書案前,用戲谑的目光看着被綁進來的顧知夏。
“顧大人,好久不見了。
”
顧知夏被摁在地上,壓根動彈不了,隻能擡頭仰視過去,扯出一個笑來:“确實挺久沒見了,三皇子别來無恙啊?
”
旁邊的梁公公呵斥道:“什麼三皇子?
是皇上!
”
顧知夏看也不看他,冷嗤:“呵,如今的狗都這麼嚣張,可以随便狂吠了嗎?
”
“你……”梁公公氣得渾身發抖,恨不得将顧知夏五馬分屍,可當着三皇子的面又不敢動手。
三皇子含笑擺擺手:“梁公公,你們先下去吧,朕要單獨與顧大人說幾句話。
”
“皇上,這女子是個危險人物,奴才擔心……”
“怎麼,難道朕連個女人都制不住,還要勞煩你們來保護?
”
梁公公連忙搖頭:“奴才不是這個意思。
”
“那就出去。
”三皇子面上未露怒色,但語氣已是不善,梁公公不敢耽擱,連忙将顧知夏身上的繩子解了,領着人出了大殿。
顧知夏被捆得太久,四肢都僵硬了,緩了好一會兒,才逐漸恢複過來,艱難地從地上爬起,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看見旁邊有張座椅,便好不客氣地自行過去坐了。
三皇子注視着她,似笑非笑道:“顧大人不是來跟朕談判的嗎?
有什麼話,就快說吧,朕忙得很,可沒有太多的閑工夫。
”
“眼下皇城被圍,城門緊閉,四方的消息都通不進來,三皇子還能有什麼好忙的?
不過就是想辦法退兵這一件事罷了。
”顧知夏毫不留情地拆穿他。
“你……”三皇子頓時臉上有些挂不住,強行鎮定下來,說:“你究竟要跟朕談什麼?
”
顧知夏整好身前的衣襟,笑道:“我是來給殿下提個醒,盡快打開城門,放了太子和皇後,并束手就擒,否則待到城破之日,你就是想投降也晚了。
”
三皇子瞠大眼睛,嘲諷一笑:“破城?
你們有這個能力嗎?
要是有,你今日又豈會出現在這裡?
顧大人,你以為朕是被吓大的不成?
”
“我軍這幾日攻城并未拿出真正的實力,所以讓叛軍占了便宜,過幾日還會有援兵到來,到那時十幾萬人一起進攻,你城内隻有不到十萬人,如何能抵擋得住?
”顧知夏編着胡話道。
“少來了,齊州和勻州的兵馬都被你調來了,你還能去哪裡調兵?
南方嗎?
你手上可沒有兵符呢,能調得動嗎?
”
三皇子之所以能這麼确信,是因為南方兩地駐軍的兵符還在他手裡,而顧知夏卻又笑了:“沒有兵符,也一樣可以調兵來,特殊時期,哪能顧得了這麼多?
目前首要的,難道不是擒拿叛賊,平定叛亂嗎?
”
“你也未免太天真了些,這沒有兵符,又沒有獲利的事,誰願意幹?
”三皇子胸有成竹道,“要朕是他們,必定會選擇旁觀,絕不摻和進去。
”
“那是你,”顧知夏冷笑,“并非每個人都像你這般,無君無父,大逆不道的。
”
三皇子又遭了一次人身攻擊,心裡窩火得緊,眸子仿佛要噴出火來。
“你竟敢罵朕?
”
“我罵你又怎麼了?
”顧知夏無畏無懼,直接與他對視,“難道我罵錯了嗎?
你囚禁儲君與皇後,謀權篡位,無視先帝遺命,擅自篡改遺诏,難道不是無君無父,大逆不道?
”
三皇子猛地拍案而起,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大,眼珠赤紅如血,像極了一隻要吃人的豹子。
顧知夏實際是有點怵的,隻是強忍着,不能表現出來。
“看來,是我戳到殿下的痛處了,也是啊,一個名不正言不順,靠篡位得來皇位的皇帝,怎麼可能不心虛?
我要是你,一定日夜難安,生怕這來之不易的一切,被人搶了去。
”
這說的,可不正就是三皇子現階段的心境麼?
然而,三皇子是絕無可能承認這一點的,他必須保持自己作為皇帝的九五之尊姿态,不能有一點點露怯。
“朕已然登基,是大榮的皇帝,朝中大臣盡皆臣服于朕,天下三分之二的兵力都在朕手裡,還有誰能撼動朕的地位?
”
“哦?
”顧知夏挑眉,“殿下就這麼自信嗎?
那李太傅呢?
他助你奪下皇位,難道就沒有半點私心?
”
三皇子道:“私心自然有,權力官位,榮華富貴,朕當了皇帝,都可以給他,還可以讓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是啊,李太傅現如今已經是萬人之上了,”顧知夏搖了搖頭,歎息道:“隻可惜,這恐怕不是他的最終目标呢。
”
“你究竟想說什麼?
”
“我想說什麼,難道殿下不知道嗎?
你就不覺得奇怪,我當初是怎麼從守衛森嚴的皇城逃出去的?
”
顧知夏心知肚明,三皇子早就與李太傅有隔閡,根本無需多言,不說得太明顯,反而會令他早就藏在内心深處的懷疑發酵得更加厲害。
果不其然,三皇子當下便攥緊了拳頭,眸中燃起一簇火焰,殺氣凜然。
難道是李太傅故意把人放走的?
可是這麼做,對他自己有什麼好處?
莫不是他想借刀殺人,坐收漁利?
雖心裡産生了懷疑,但不能讓顧知夏看出來,于是乎,他正色道:“别以為朕會受你挑撥,太傅乃是朕的外祖父,朕對他深信不疑,敬重有加,不可能聽信你的胡話!
”
顧知夏攤手歎氣:“既然殿下不信我,那就算了吧,我也省得浪費口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