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夫人見綏甯伯唬着臉,氣焰矮下去幾分,不敢與伯爺正面硬碰硬。
站起身來,闆着臉往外走。
準備吩咐人去收拾東西。
綏甯伯見江老夫人一聲不吭往外走,揚聲問道:“你要去哪裡?
老夫與你說話,你當耳旁風是不是?
”
綏甯伯像訓小孩兒一般訓斥江老夫人,把江老夫人壓下去的怒氣再次激起。
江老夫人停下腳步,轉身對綏甯伯說道:“涵雙是江府的女兒,你當江家人死絕了!
你想将涵雙她們攆走就攆走?
你休想。
昨兒的事,梁王都不追究了,你偏要将涵雙娘兒倆趕出京城。
我給你說,你若真這麼做,江府上下百來口人立馬尋上門來,讓你給他們個交待。
”
江老夫人氣得朝綏甯伯大聲嚷嚷。
綏甯伯想跟着站起身來,他動一下,腰腿酸痛得難受,隻好坐着瞪着江老夫人。
江老夫人朝綏甯伯吼完,揚聲叫道:“來人,備車,回江府。
”
綏甯伯見江老夫人真要回江府,出言阻止道:“江淩柏,你别胡來。
”
江老夫人原本隻是話趕話的說氣話,話出口,卻将自己吼明白了。
這事兒,她不能任綏甯伯做決定,她得想辦法阻攔。
綏甯伯将江涵雙與敏姐兒攆去秦鳳路這事,她得回江府去交待一聲,就算阻攔不成,也省得日後涵雙的爹娘埋怨自己。
綏甯伯眼睜睜的看着江老夫人離開,氣得吹胡子瞪眼。
片刻後,手扶着桌幾站起身來,艱難地移步到外院。
綏甯伯讓管事的安排人,将江氏母女接出來,直接送去秦鳳路的老宅。
管事面露難色的說道:“伯爺,這都年關了,這會兒去秦鳳路老宅,若遇到大雪天,過年都得在路上。
要不,等過了年,再送二夫人與五小姐過去。
”
綏甯伯搖搖頭,“不用,今兒就出發,給她們多帶些盤纏。
對了,讓江氏與敏姐兒的丫頭婆子跟着過去伺候。
還有,江氏與敏姐兒知道了,難免會鬧,你接到她們後,先給她們吃些蒙汗藥,讓她們安靜的離開京城。
”
管事聽了,心裡一陣惡寒,垂手應下,轉身去做安排。
當日,江夫人與鄭爾敏從衙門出來。
下人将二人扶上車,趕緊倒上茶水遞過來,江氏與鄭爾敏毫無戒備的将水喝下,二人很快便暈了過去,下人趕着車出了城。
鄭弘清從衙門風風火火的趕回來,得知江氏與女兒被直接送回秦鳳路,氣得手指着綏甯伯說不出話來。
好一會,鄭弘清放下手,一言不發的轉身離開。
綏甯伯以為老二認命了,心裡重重的松一口氣。
當晚,綏甯伯歇在姨娘的屋裡。
他的腰腿酸痛,夜裡覺淺,三更天時,聽到屋外有響動聲,便将姨娘推醒。
姨娘問道:“伯爺,怎麼了?
”
“外面很吵,你起來看看,發生什麼事了?
”伯爺吩咐道。
姨娘坐起身來,伸手取衣裳時,門外的下人急急的禀道:“伯爺,姨娘,不好,府裡走水了。
”
綏甯伯聽後,立馬翻身起來,顧不得身子不适,邊套衣裳邊一瘸一拐的從屋裡出來邊問道:“哪處院子走水了?
”
府裡的管事跑過來,邊擡手抹額頭上的汗邊回道:“回伯爺,最先發現是老夫人的院子,然後是大夫人的院子。
再有就是府裡的庫房,伯爺的、老夫人、大夫人的庫房都走水。
府裡起火的地方多,咱們人手不夠,顧得了一處顧不了第二處。
”
綏甯伯一手扶住腰,一手扶着額,顫聲問道:“老夫人,大夫人的院子裡有人傷着嗎?
”
管事回道:“沒有,老夫人今兒回江府沒有回來,大夫人一早就去了大相國寺,說是府裡犯災星,大夫人帶着人去做法會。
”
綏甯伯聽說沒有傷着人,心裡松了口氣。
“伯爺,大老爺被房梁砸到了,站不起身。
”
綏甯伯剛放下來的心又懸了起來。
急忙問道:“老大現在哪裡?
怎麼會被房梁砸到?
”
下人回道:“回伯爺,大老爺現在被擡到外院的書房,起初在大夫人的院子裡,被屋頂掉下的房梁砸到的。
”
綏甯伯氣惱的問道:“齊氏都不在府裡,他在齊氏的院子裡做什麼?
”
下人吞吞吐吐的說道:“大老爺與香、香芹在一起。
”
綏甯伯脫口問道:“香芹是誰?
”
管事的接過話來,“回伯爺,香芹是大夫人身邊的丫頭。
”
管事的話落音,綏甯伯立即回過味來,心裡暗罵老大亂七八糟的胡來,嘴上揚聲對下人吼道:“忤在這裡做什麼?
去請大夫了嗎”
下人垂手應道:“回伯爺,已經打發人去請大夫了。
”
綏甯伯開口問道:“二老爺呢?
人在何處?
”
“二老爺早上從府裡離開後,便沒有回府。
未時,二老爺的随從長興回來取過銀子。
說是二老爺心情不好,到一品香去喝酒,叫了一品香的頭牌媚兒作陪。
長興擔心自己所帶的銀錢不夠,回來到賬房支了五百兩銀票過去。
”管事将知道的向伯爺細說一遍。
“父親,這可怎麼辦才好?
錢氏的庫房着火了,錢氏為珂姐兒備的嫁妝全沒了,全沒了呀,咱們積攢了十多年的東西,現在什麼也沒有了。
”三老爺痛心疾首的嚎哭道。
綏甯伯還沒來得及細問老三,下人急急忙忙的奔過來禀道“伯爺,京兆府的吳推官事着差役來了。
”
綏甯伯轉頭往外走,邊走邊說道:“官府來人了,老夫得去迎迎,你們也别站在這兒,趕緊去幫着撲火。
三老爺哭喊着,“父親,庫房裡的東西全沒了,全沒了呀!
”
綏甯伯頭部突突發痛,他極力的忍着,拖着一瘸一拐身軀往外走,像是沒有聽到老三的叫喊聲。
此時,他心亂如麻,腦子裡閃過許多念頭。
這一夜,綏甯伯府忙得人仰馬翻,加上吳推官帶來的差役,直到天明,衆人才将明火撲滅。
吳推官見火已撲滅,疲憊不堪的對綏甯伯拱手道:“伯爺,在下先帶他們們回去休整,一會兒有官差請府裡的人進行問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