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什麼,就是想到當時皇宮染疫的情形,哀家有些心驚。
”捉摸不透皇帝的意思,太後也不敢多加試探,隻能含糊帶過。
皇帝卻似乎沒有看到,起身道:“這也難免,畢竟天花是疫症,的确讓人憂心。
既然如此,朕也不好耽擱,這就先去處理天花的事情,也好讓母後早日安心。
”說到最後四個字時,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似乎咬重了字音,透出無限的意味深長。
太後聽得心驚肉跳。
等到皇帝離開,殿内其餘的下人退下,太後終于無法再掩飾心中的驚慌失措,想要起身,卻失手将桌上的盤碟揮落在地,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響。
張嬷嬷吓了一跳,急忙過來扶住太後的手。
太後仿佛溺水中抓住了一塊救命的浮木似的,緊緊地抓住了她的手,慌亂地道:“張嬷嬷,你聽到了嗎?
你聽到了嗎?
他說阿芫!
他還記得那個女人,還記得天花!
張嬷嬷!
他知道了,他一定是知道了!
”
太後的手冰冷冰冷的,卻又有着涔涔的汗意。
張嬷嬷何嘗不是心慌意亂,但看到太後這樣,卻不好再讓太後更加憂心,忙勸慰道:“太後娘娘,咱們不能自己亂了方寸,皇上隻是提起那個女人而已,這并沒有什麼。
她是染了天花過世的,皇上也知道,想必是因為這次又出了天花,皇上偶然想到,也是正常的,皇上自己不也說了嗎?
如果皇上真的在懷疑什麼,剛才就沒有輕輕放過的道理。
娘娘别慌,奴婢看這隻是巧合而已。
”
“可是……”聽了張嬷嬷的勸慰,太後稍微鎮靜了下,随即卻又慌亂了起來,“不對!
不對!
如果皇上會提起那個女人,說明他沒有忘記她,那為什麼過去那麼多年,他從來都不提那個女人的名字?
為什麼偏偏在這時候說起?
還特意提到天花……張嬷嬷,剛才你在旁邊的,皇上他每句話裡都有别的意思,分明……分明就是在敲打哀家!
”
“太後娘娘,您想太多了,奴婢在旁邊聽着,皇上的話語并沒有别的意思,您别太心慌,自己先亂了陣腳。
剛才,皇上不還說,提到那個女人驚擾了太後娘娘,還跟太後娘娘您賠不是?
可見皇上并沒有别的心思!
”張嬷嬷竭力安撫她,道,“再說,太後娘娘,為了預防這種情況,您不是早就做了準備了嗎?
那位裴四小姐……”
“對!
裴元歌!
裴元歌!
”
被張嬷嬷提醒後,太後立刻反應過來,連聲命人去宣裴元歌入宮,聽到伺候的太監應聲遠去的聲響,太後才稍稍安定下來,喃喃道:“還好……還好還有個裴元歌,她跟那個女人那麼相像,要是皇上還記着那個女人,看在裴元歌的面上,應該也能平息吧……”
第一次看到太後這般無措的面容,張嬷嬷心中卻莫名湧起了一股深深的陰霾,總覺得事情定然不會像太後所想的那樣順利。
但是,看着這樣的太後,她卻絲毫也不敢說出心中的憂慮,隻能柔聲勸慰。
在張嬷嬷的柔聲勸慰下,太後終于慢慢地安靜下來。
接到太後派人宣她入宮的懿旨,裴元歌半點都沒覺得驚訝。
如她所料,父親果然顧忌裴元容和裴府的聲譽,沒有将那件事鬧大,隻将裴元容禁足起來,但是,這些天臉色一直都是陰沉沉的,顯而易見的惱怒,正巧又趕上皇帝授意他與葉氏為難,便揪起了葉氏涉足頗深的案件,這些天雙方沒少在朝堂上起沖突,雖然父親占着道理,但那些事情牽涉非小,要真的鬧将起來,葉氏少說也要扒一層皮,太後絕不會坐視,自然是要召自己入宮的。
早知道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裴元歌自然也早就做好準備,想好了說辭。
然而,到了萱晖宮後,太後對她卻并沒有絲毫惱怒不滿的模樣,反而一見面就緊緊抓住了她的手,将她拉扯到身邊坐下,卻猶自不肯放手,仿佛一個重病垂危之人,看到靈丹妙藥的模樣,嘴裡随意問些家常的問題,但眼神飄忽,心思顯然并不在眼前。
太後這個樣子……裴元歌不禁暗暗生疑。
但是,她并沒有将自己的疑心表現出來,而是神色沉靜地回答着太後的問話,最近在家裡很好,常常看書,偶爾繡花,或者畫新的花樣等等……
随着裴元歌溫和清朗,如林間小溪的聲音緩緩流淌着,太後終于徹底地安靜下來,仔細地打量着眼前的少女,淡若塵煙的細眉,盈盈如水的眼眸,嫣紅如點的櫻唇,還有那欺霜賽雪,吹彈可破的肌膚……記憶裡那個女人的容貌已經有些模糊,隻剩下大概的輪廓,隻是似乎也不及眼前的少女美貌可人……太後終于徹底地安心了。
哪個男人能夠拒絕眼前這般美貌溫柔的少女?
尤其,她與那個女人的容貌還這般相似。
就算皇帝知道了當年的真相又如何?
畢竟事情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即使皇帝念着年少夫妻的恩情,心中有怨恨,但她現在是太後,她的背後還有葉氏撐腰,皇帝畢竟是皇帝,總要顧全大局,不能肆意而為。
再者,還有裴元歌……就算她害死了他的景芫,卻也補償給他一個更加美貌可人的裴元歌。
隻要等到裴元歌一及笄,就将她送入宮中,侍奉在皇帝左右,有裴元歌朝夕相伴,再伺機為她說些話,即便皇帝真對她有怨怒,也會慢慢地消磨掉吧!
這樣一來,她就得更加花心思籠絡裴元歌。
“到底哀家是跟元歌丫頭有緣法,原本還覺得有些小恙,一看到元歌丫頭你就開懷起來,身上的毛病好像也沒了!
”太後笑語溫然,眉目慈愛比往常更甚,親熱地道,“哀家記得,你刺繡手藝高超,正巧哀家這裡有些難得的繡線和布料,還有些稀罕的花樣子,放在哀家這裡也是浪費,不如給了元歌你,也算物得其主。
”